华人买房案例:34万公寓到280万独立屋!首次置业的选择,决定将来房子的样子!
在我看来,首次置业者的目的基本上就是“两类”,一类是“自住“,一类是做”投资”,相信这两种目的身后都有很多的支持者。人生是一个不断选择取舍的过程,有些时候在当初一刹那的“选择”后,人生的轨迹也许就不尽相同。对于首次置业者也是同一个道理,需要做的就是“选择”与“放弃”。
我无法评论这两种选择那一个更好,但是我想讲一个我身边朋友的故事,来分享一个成功的首次置业者的心得。
林斌(化名)我在澳洲读书时的球友,也是我贷款入行的第一个客户。他第一次买房子是在2009年,虽然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整个市场都显得信心不足,可是他觉得,既然已经工作而且有了稳定的收入,那么就一定要尽快开始房产投资这件事。
由于当时他刚刚工作,预算非常有限,他在悉尼北部Crow Nest以34万左右的价格买了一套1室1卫的二手公寓楼。本来以为他买房就是打算自己住进去,然而,他竟然继续在外面与别人合租。
朋友们当时都不太理解他的决定,既然买房了为什么不去自己住?他总是笑笑说:我要把最好的留给未来。
就这样过了四年,随着租赁市场的发展,林斌的第一套公寓的租金收入已经完全可以支付每月的还款,而且他又有了一些积蓄。2013年,他以58万的价格在悉尼Putney地区买了一套楼花。在2015年公寓成交的时候,果不其然,他再一次将新房出租,带着女朋友继续与别人合租。
为了这件事,女朋友差点要与他分手,而他还是继续给女友洗脑“我将来一定给你最好的”。
又是两年过去了,他们在2017年迎来了第一个宝宝。这时候,林斌将自己的两套房产全部卖出,Crows Nest的公寓成交价是75.5万澳币,Putney那套则卖了86万澳币。在还清两套共计73.6万的银行贷款后,他手里拿到了87万的现金。
几个月前,他以280万澳元在Killara买下了一套别墅,首付款就是两套公寓的投资回报。他兑现了自己当年的诺言。
上个星期我给他打了一个电话,请他分享一下投资心得,他只给了一个简单的概念:首次置业时一定是先“战略”然后是“战术”。
他是这么说的:年轻时,你的选择要对自己的将来负责,什么都可以忍,即使要放弃一时的享受。所以,在房产投资的“战略”上,特别是第一次的置业行为,一定要最大化的利用资源,把投资布局先规划好了,借助时间与市场来积累能量;而在“战术”上,不管是买入还是卖出,则是该出手时一定要尽快出手。
虽然林斌不是一个“业内”人士,但是他的故事足以给首次置业者上了一堂生动的房产投资课。我把他的首次置业的成功总结为以下6点:
1.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规划投资组合方案,并为此做到了忍耐和放弃
2.当预算达标时果断出手
3.在好的区域买下适合自己的房产
4.时刻控制自己的现金流,为投资组合积蓄实力
5.善于利用地产的属性(时间杠杆)
6.目标+行动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