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C Markets:港股、美元三四季度分析(下)深谋远虑
香港股票市场自年内6月以来,一改先前“跟随美股”的上升行情,步入调整浪中,以西方金融定义15%的指数调整步入熊市的技术走势看:
从6月6日的31530点起至8月15日的26700点,恒指下跌超15%,若从1月29日的33530点至8月15日的26700点,则恒指的跌幅超20%,因此技术上来看,恒指似乎已经进入熊市。
从全球联动性来看,今年2月以来,港股与A股联动性加大,与美股联动性缩小。
(Source:WIND)
(Source:Bloomberg)
调取恒生指数,当前PE(市盈率)水平在10倍左右,对比自2014年开始的周期看,目前PE水平处于近4年的低点水平;PB(市净率)水平为1.28,利润率(Profit Margin)水平为18,高于2015 — 2017年水平。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剔除主要的中资金融股(占比恒指权重)位居前列的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平安、工商银行、中国人寿以及交通银行,恒指的PE水平则上升为13.3倍左右;
(Source:Bloomberg)
剔除恒指权重股(含港外资金融股、地产股),恒指PE上升为17.22倍左右。由此可见,中资金融股的业绩处于港股蓝筹股前列,在当前股票市场环境下,估值安全边际较高。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A+H的中资金融股普遍估值偏保守,基本注意其PB的变化,内地大行的PB估值普遍在1 — 1.2水平。
关于投资者关注的底部要素问题,我们认为大致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弱势下跌反弹不能放量;
2、先有“政策底部”,才有“市场底”;
3、市场无坚挺板块,最后时刻有补跌需求;
4、长线资金开始逐步买入,普通散户开始离场;
5、熊市中标杆个股不再下跌,开始筑底;
简单做出如下解释,供思考:
1、弱势下跌反弹不能放量
成交量的放大即代表着多空分歧依旧很大,下降通道中的反弹走势放量,往往代表有投资者借助反弹离场,这对于底部铸造不利;
2、先有“政策底”,才有“市场底”
市场底可以和政策底同期出现,但是也需要周期来验证,根据经验来看,往往是先出政策底,再出市场底;
3、市场无坚挺板块,最后时刻有补跌需求
一波行情熊市“尾声”中,市场将出现普跌态势,即使熊市初期、中期表现抗跌的防御性板块或者“业绩优良”股票也都会出现下跌。
4、长线资金开始逐步买入,普通散户开始离场
5、熊市中标杆个股已经不再下跌,开始筑底
举出三个案列个股,作为对上述几个要点的例证:
1、腾讯控股(00700HK)
2017年腾讯的股价上涨了166%,技术上的走势是维持在M21水平上方,今年8月12日腾讯控股的日线图上,M21死叉了M55,均线系统目前陷入一个调整走势中,而恒指的均线死叉是出现在6月。
对应上述3,市场无坚挺板块,都有补跌需求
2、中兴通讯(000063HK)
中美“贸易冲突”以来的市场直接反应标杆股之一,股价在利好、利空消息的互换下,逐步出现了“价格不断抬高”的趋势,并且美方已经取消了对于中兴的制裁,公司基本面上最大的利空在7月获得了改变。
图中,叠加了A股中兴通讯的走势,投资者会发现,6—7月的筑底周期是H股引领A股,相反8—9月的周期中,A股表现更强于H股,或者说,A股已经形成了量价齐升的炒作风。
对应上述条件5,熊市标杆个股不再下跌,开始筑底
3、中国铁建(01186HK)
中铁建这类的基建股,往往在经济周期的变化中,成为政策的受益者。此前2008年金融危机中,国务院4万亿政策中,对于高铁的建设力度颇大,当时的行情中,对于A股中一批铁路基建个股形成颇有力度的炒作。
此次,7月23日国务院常委委员会提出积极财政政策之后,有媒体报道“2018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额将重返8000亿元以上”,该消息已经获得中国铁总确认。
该股在我们近期的港股分析中,包括讲座中,已经成为政策标杆、机构资金的参考品种之一。
对应上述4,长线资金(机构资金)买入;以及条件2,政策底的“利好”
风险提示:
1、宏观经济下行超预期。
倘若经济数据走弱或经济复苏趋缓,可能制约股市上涨空间。
2、全球政治经济冲突恶化。
3、美国加息进程加快。
如果美国经济复苏加热,或出现通胀超预期的情况,可能使得美联储加快加息进程,影响美股市场表现。
相关参考回顾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