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台湾选举:同性婚姻公投的三大亮点(组图)
图片版权AFPImage caption2018年10月同志骄傲游行中象征同志平权的彩虹旗
本周六登场的台湾选举,除了万众瞩目的县市首长选举之外,此次亦是台湾首次在公民投票法降低投票年纪门坎之后,首次举行的大型公民投票。
其中,由宗教团体提案,同志团体反击的同志婚姻公投以及同志教育在经过双方动员以及游说,成为台湾社会今年最激烈的公民动员活动。
就此议题许多候选人相继表态,比如今年崛起的政治明星,高雄市长候选人韩国瑜便表态反对同志婚姻平权公投,而新北市候选人侯友宜以及台北市长柯文哲便选择不就此议题公开表态。
BBC中文网根据此次同志婚姻在公投议题上为您搜集了三大议题及发展趋势,估计台湾社会在公投后仍会在这三大议题中有激烈辩论。
文化战争:保守基督教会与同志团体激烈对峙
2017年5月,台湾大法官会议,依据宪法就与同性婚姻与否宣示了革命意义上的阐释,宣告现行台湾法律规定同性别侣无法结婚,为违宪行为。大法官释宪后遂要求台湾政府相关机构需在释宪后两年内,修改或制定相关法令,否则,同性伴侣在两年后,便可以结婚。
图片版权GETTY IMAGESImage caption2016年12月台北反同性婚姻游行
“此次释宪十分重要,但是以保守基督教会为首,反同势力的集结,从来没有减弱过,而且持着财力以及人力的优势,一直让婚姻平权运动疲于奔命”,性别平权团体妇女新知基金会资深研究员曾昭媛接受BBC中文网访问表示。
曾昭媛回忆,在她前几年担任同婚立法推动者,尤美女立法委员办公室副主任时,立法院就开始有宗教背景的学者游说具有相关信仰的立委譬如杨玉欣,介入性别议题或法案,这也是后来有宗教背景的学者被推荐入教育部担任评议委员。
“大法官的释宪结果确实是对婚姻平权运动,实在是至为关键,没有这个修宪结果,我们日后的立法运动,会十分难打”。曾昭媛强调。
事实上,反同的宗教团体多年来学习与美国右派教会合作,学习他们的论述及策略,动员家长介入中小学家长会,或大专院校中的性别平等教育委员会,影响教学或性别评议,举办大型集会或游说民意代表等等。
右派基督教团体对同志运动的反制力道,也有财团支持。根据台湾媒体近期的调查指出,反同势力背后的资源,主要由台湾首富家庭出身,国际手机品牌(HTC)董事长王雪红所捐助的数亿台币,向社会游说宣扬其教会灵粮堂的教义,并反对同志婚姻,捐助奖学金给教会研究者,研拟保守专法排除同志婚姻于民法之外。相关报导解释,这也说明为何反同团体的可以制作并购买昂贵的电视或报纸广告。
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助理教授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高颖超(Ying-Chao Kao)撰文指出,无论反对或支持与否,在台湾,一场反同与拥同的文化战争(cultural war)已经揭幕。
图片版权AFPImage caption支持者十一月中聚集在台湾总统府附近声援同性婚姻
高颖超接受BBC中文网访问提到,自2014年以来,保守教会的结盟,就同志婚姻以及相关权益,开始制度化,并汲取国外经验,成立政党“信心希望联盟”向社会推广反同政治。
但是,因为释宪后,反同团体在法律上似乎无法挑战未来政府因为释宪后,需恪守宪法,给予同性伴侣婚姻权益,“因此他们找到了另一重要战场:反同志教育”,高颖超强调。而同志教育之法源依据,是台湾性别平等教育法中的细则,与宪法的位阶程度相去甚远。不过,本周公投前后,同志教育都会是反同团体社会宣传的新破口,高颖超向BBC中文网解释。
同志教育争议
所谓同志教育,是指国中以及小学,教师应根据2004年立法院通过的“性别平等教育法”及其细则,在课堂若提有教材提及关于性少数权益或亲密关系等议题,教育学生正确的性别观念以避免歧视。
许多课本因此会根据性别平等教育法,在某些科目上,提到关于同志权益,性教育或健康卫生教育等议题。这也引起保守团体抗议,认为这是提早混淆学生性别或性观念,让学生与家长无所适从,并强调此教育应该是由父母决定。
当下网络流传的许多反同文章便直截的说“拒绝小孩被教导成同性恋”或“拒绝同志教育”等。
早前,高雄市一小学教师刘育豪在与家长级学校沟通后,在小学课堂讲授性教育,并接受媒体采访,引起他校保守家长团体抗议,并状告法院,成为全国话题。
虽然后来高雄市政府教育局表示支持全力支持刘老师专业,但是刘老师接受BBC中文网访问提到,被家长团体控告之后,他的学生以及学校都支持他,日后教学没有受到干扰,但是其他学校请他讲授性别教育的讲课确有减少。
不过刘育豪也同时告诉BBC中文网,台湾小学课本其实几乎没有同志或性教育的篇幅,提及的多半一些性侵害或性骚扰等课题。 “所以反同志教育在小学课堂上实是个假议题”,刘育豪说。
因此,刘育豪强调,正因课本几乎没提到性少数权益议题,所以具有性别意识的老师,便能适时的在课堂上,传授性别平等意识,将性别意识融入每个科目。刘育豪亦于其他访问时候阐释,他讲授性别教育的主因是为学生求知的需求。另外,许多家长对其表示他们难以启齿的性议题,透过老师专业的教导,更为有效。
图片版权AFPImage caption支持同性婚姻集会。
一夫一妻或择“爱”成家?
在这场文化战争中,两方几乎没有交集。然而,据高颖超了解,许多挺同志权益或身为同志的基督徒在信仰与社会的冲突中身心俱疲。另一方面,反对同志婚姻的团体,也反复游说社会大众,表示“一夫一妻,一父一母与一生一世”才是社会的主流价值,不能被取代。其又提到,同志婚姻通过后,将冲击到异性恋权益,而同志领养小孩也会让孩童失去选择有父母的权益。因为,没有“血缘关系”组成的家庭,会造成亲子问题,反同团体大代表游信义在台湾媒体强调。
另外,香港大学社会工作系助理教授黄育得博士接受BBC中文网访问表示,据其研究,华人社会中,“成家”才是父母对子女的盼望,希望后者在父母身后不要孤家寡人。因此,用何种性别组合成家,就黄教授表示,已是次要问题。黄育得并强调,根据国内外数十年来的研究成果指出,若让人成家,有稳定的关系,对个人心理健康上及社会和谐都有益处。
总之,台湾首次就同志相关议题的公民投票,已经高度白热化。光这几天,文化界如白先勇、龙应台以及林怀民和影星刘若英、舒淇等人都表示支持同婚。而在这场才刚的启幕文化战争中,可以预见,日后不只是同志家庭,在台湾离婚率高居亚洲各国之冠的前提下,各种多样的家庭,譬如单亲家庭或隔代教养以及再婚的家庭孩子会是双方激烈辩论的焦点。“这场文化战争其实这场仗虽然一开始是以女同志为骨干,但后来,许多对婚姻没兴趣的男女同志,或异性恋都出来支持我们,因此这场运动,除了婚姻权之外,更是反对歧视,争取平等的运动”,曾昭媛说。
公投议题带出来的众多辩论在台湾社会才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