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漂洋过海的这骗局 正令无数中国家庭妻离子散(组图)
权健老板被刑拘!
就在7日凌晨,备受关注的权健案有了重大进展。
据微信公众号“天津日报”1月7日消息,
权健自然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束某某(男,51岁,权健公司实际控制人)等18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这是自今年1月1日,天津市公安机关对权健自然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和虚假广告罪立案侦查之后的最新情况。目前,相关工作还在持续开展中。
“我现在激动万分!不能言表!”
权健案受害人之一、患癌去世女童周洋的父亲周二力在得知这一消息后,难掩激动之情。
要知道,正因为周洋和周家三年前的遭遇被媒体曝光,才让权健案及其背后的罪恶真正暴露在阳光下。
在引发国内舆论震动的同时,权健案也正在被境外媒体关注。事实上,由一个病故女童牵扯出的案情,对中外媒体的牵动和触及程度,及其引发的审视和反思,都超乎想象的强烈。
中外媒体关注4岁女童之死
“善恶到头终有报!”
7日,周二力在朋友圈中这样写道。这距离2015年12月12日年仅4岁的周洋不幸去世,已有三年之久。
如果没有去年12月末,自媒体账号“丁香医生”那篇“刷屏”朋友圈的文章,周洋一家可能还要继续在煎熬中等待。
▲公众号“丁香医生”发布的文章截图
这是一个令无数人心痛和悲愤的真实故事。2012年,权健公司劝说周二力放弃女儿的化疗,转而服用该公司的“抗癌产品”。不料服药后,小周洋病情反而恶化。
但就在孩子深受病情折磨的同时,她的照片、头像却出现在了网络上,成为权健集团“让病童重获新生”的宣传广告。
虽然周二力将权健公司告上法庭,却未获支持。后来,孩子在病痛中因不治而离世,周二力悔恨交加……
惨剧发生后,权健方面不仅连一句道歉都没有,其业务更是丝毫不受影响。
▲权健将小周洋用作虚假宣传广告
“丁香医生”的文章甫一发布,“权健”二字,一夜之间在各大社交媒体上蔓延开来,并受到境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路透社第一时间跟进了权健案,并援引天津官员的话称,权健集团正在接受调查,包括虚假营销手段。
“‘奇迹疗法’等误导性的广告长期让患者感到愤怒。”文章称。
接下来,一个个关于权健的负面消息接连浮出水面:藏在服装店内的工作室、子公司高管发展下线被控传销、亲身经历者控诉亲友被骗……
权健,昔日的百亿保健帝国迎来了“大震荡”,其背后暴露出的问题,是急迫的,更是深切的。
从西方“漂洋过海”的骗局,在中国愈演愈烈
在外界对权健案的关注当中,对权健集团涉嫌传销的诟病尤为突出。
“女性使用的‘负离子’卫生巾,改善睡眠的高科技鞋垫,治疗癌症的大枣茶……”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报道说,2015年以来,中国的权健集团通过兜售像其迅速崛起一样不可思议的产品,从默默无闻的公司发展成一个年销售额达30亿美元的“替代医疗帝国”。
▲《华盛顿邮报》网站报道截图
多年来,医学界专业人士一直对此提出质疑——就连中国主流媒体都进行了调查,却没能使该公司的增长速度放缓。
2018年12月底,《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详细披露了权健背后的“北派传销”身影。包括权健在内的多家天津保健品企业,常常以“直销”的名义进行销售活动,但事实上,他们所谓的直销,与传销的界线时常模糊不清。
2005年,国务院年颁发的《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早有规定,若企业确有以拉人头、多层次计酬的方式牟利,则均有传销之嫌。
传销作为源自美国“庞氏骗局”的变种,在美国和日本等国亦存在已久。
旅加华人陶短房告诉小锐,目前这种激进的、以“快速致富”相号召的“塔式营销”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这种方式完全不在意卖的是什么东西,或卖不卖东西,而是拼命发展下线并“洗脑”、诱使“下线”缴纳“加盟费”升级并换取发展“下线”的权利,整个营销体系完全仰赖层层盘剥的“加盟费”牟取利益。
这种疯狂的方式由于近乎“空手套白狼”,很快引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警惕,并在上世纪90年代将之明定为“违反金融监管法规”的行为,在此之后这类“塔式营销”在北美转入地下,部分分支则转入其他国家发展。
可悲的是,此种行销骗术“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后,不仅继续荼毒民众,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近年来,中国的传销乱象一直备受外媒关注。英国《经济学人》曾报道说,“中国式传销”将“金字塔”式操作与邪教般的洗脑结合起来,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危害。
不得不说,此次权健案的曝光,正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例证。
随着权健案的发酵,中国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痛斥传销的发声不绝于耳,不少网友还讲述了自己和身边人的亲身经历。
为什么中国人会拿“救命钱”买保健品?
在海外媒体看来,权健事件所引发的舆论关注和政府调查,触及了中国保健品行业的一个“痛点”。
该“痛点”,即是假冒伪劣保健品和误导性广告的泛滥。
香港《南华早报》6日将目光对准了中国繁荣的保健品市场。报道说,据中国食药监局(现已并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此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仅2017年就有2300余家公司获准生产此类产品。
但问题也随之涌现。
据统计,2016年,食药监局接到两万多宗有关医疗保健产品的投诉,老年人将积攒的“救命钱”用于购买医疗保健产品的现象,也时常见诸报端。
夸大功效的医疗广告之所以猖獗,除了因为监管不严,也因为社会缺乏科学素养,容易被奇谈怪论牵着走,民众常常不谨慎判断广告的真实性。
《华盛顿邮报》网站亦指出,相关知识匮乏的人群被一些保健品商家所利用,其中老年人和穷困人口则是“重灾区”。
这背后,无疑暴露出对保健品公司的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不过,外媒同时关注到了中国打击此类乱象的坚定决心和有力行动。
“权健集团正面临着官方对其各个方面的审查,这也是中国官方对公众愤怒情绪作出的回应。”
《南华早报》报道说,中国在事发后不仅迅速采取调查,同时,权健的产品也开始在电商网站下架。
▲在某电商网站中已搜索不到权健产品
此外,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还关注了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8年12月底针对权健事件召开的专题会议。会议要求,各级中医药主管部门针对发布中医医疗广告、培训、保健服务及产品等开展全面排查和梳理,会同相关部门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从严从速处理。
面对乱象,不破,则不立。
日前,有国内媒体在评论权健事件时,一针见血地指出:打着保健品旗号,涉嫌进行传销的行为,已经发展到严重侵害消费者健康乃至生命安全、严重破坏市场秩序、严重扰乱社会环境的地步,到了必须正视、必须解决的时候了。
“我们希望借调查整顿之机,能查查林林总总涉嫌传销背后的成因和背后的人,更希望从源头上、从监管上、从制度上下功夫,真正革除传销等不法经营行为产生的根基。”评论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