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资百万海外选精生子 中国单身女性冒犯了谁(图)
一则中国单身女性远赴海外“选精生子”的报道引起了舆论关注。这些女性主要是高龄、高学历、高收入群体,她们为了获得常春藤名校毕业生捐献的精子,不惜花费近百万元人民币(1元人民币约合0.15美元),引发中国网友热议。
不少人批评这些女性崇洋媚外:“难道中国男性配不上她们?”也有人提出,“选精生子”给社会带来法律和伦理层面的巨大冲击,不应该提倡。中国女性到海外“选精生子”,真如舆论中批评的那样是“洪水猛兽”吗?
海外选精生子挑战伦理
所谓“崇洋媚外”的说法,虽然在网络上有不少人附和,却是一个误会。这些女性之所以选择到海外选精生子,原因是中国禁止向未婚女性提供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同时,代孕目前在中国也不受法律保护。对于那些不想结婚却想要生养孩子的女性来说,除了去海外别无选择。
那么,这些女性为什么宁愿选精生子,也不想结婚呢?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中国成年单身人群已达2.22亿人,占到总人口的15%。如此多单身人士,为何女性还会选择非婚生育?答案其实并不复杂,许多调查都证实:这些单身女性未必不想结婚,而是因为种种原因未能结婚——比如专注于事业,未能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或者纯粹不想结束自由的单身生活。
这些“选精生子”的女性大多属于社会精英,我们有理由相信她们的决定是经过理性考虑的。事实上,许多没有婚姻生活的女性,都希望拥有自己的孩子,而这两者并不必然冲突。有的人把生养孩子视为生命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的是纯粹出于生活陪伴的需要。不管怎样,在女性生育自主权得到普遍承认的今天,这些选择是她们的合法权利。
但是,有此权利并不意味就能得到他人的理解。许多中国网友激烈地批评这种做法,认为它挑战了家庭伦理,不利于社会“正常发展”。这种观点看似有理,其实未必正确。就其看重的“家庭伦理”而言,那些非婚生育的女性其实早就意识到,而且是她们首先需要突破的障碍。获得家人的理解是她们做出生育决定的重要前提,尽管这并不容易。如果家人能够接受,社会舆论的担忧对她们来说就是次要的。
可惜的是,网上许多批评者似乎并未认识到这一点。他们仍然站在捍卫传统家庭形式和伦理秩序的立场,拒绝认可这些女性和她们家人的选择。对于习惯了从历史传统和社会稳定角度看问题的人,这并不意外。只是当时代背景转换,新的情况出现时,他们也应该尝试在不同的语境下审视自己的观念。
法律和社会保障的缺陷 相比传统观念带来的困扰,这些单身女性真正担忧的是法律保障。就中国目前的情况而言,法律还没有为这些非婚生育者的出现做好准备。中国大龄女性几乎没有可能通过冻卵给自己留下更多生育选择的机会,也不能通过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生育自己的孩子,生育权的享有者仅限于已婚夫妇人群。
不过,随着中国人口形势的变化,少子化问题日渐突出,相应的政策也在松动。中国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鼓励生育,对于非婚生育儿童也开放了落户政策,允许非婚生子女随母亲报户口,并依法享有和其他孩子同等的权利。但是,这一政策在不同地区的落实程度不同,惠及面仍然有限。
除此之外,选择非婚生育的中国女性还有许多困境需要面对。比如在职业方面,中国企业长期以来并不愿意批准女性员工的产假,导致许多面临生育的女性也同时面临失业。甚至为了避免这类尴尬,一些公司在招聘时直接标明“不招未婚女性”。直到最近,这种情况才有了改善的迹象,中国政府专门出台规定,严禁企业在招聘时询问女性婚育情况。不过从反面来看,这也说明类似问题是如何长期而普遍地存在于中国社会。
有形的条款之外还有无形的约束。中国社会对非婚生育现象的不包容态度,深植于许多人内心,也在社区和学校等日常生活场景中表现出来。未婚有子通常被视为“不光彩”的事,甚至作为“耻辱”的象征,加剧了这些母亲和孩子遭受歧视的风险。而要扭转这些偏见和缺乏包容的社会习俗,需要普法和教育工作者一同努力。在这个意义上,此次舆论对海外选精生子现象的关注,虽然有不少争议,但也可能正是开展公共教育的难得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