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深圳加速腾飞,香港还有什么任性的资本?(图)
很多人现在还谈论香港,但也有不少人觉得,这个话题已经开始变得不那么重要。
尤其是北京“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出炉,其中给深圳的定位,对香港来说意味着什么,大家心里都很清楚。
香港目前群情激昂,对融入内地呈现出集体性心理抗拒,除了极少数有视野、有危机感的本地媒体(如HK01)或个人会关注这个议题,对大部分港人来说,无论是对大湾区规划,还是对深圳的未来发展与定位,都严重缺乏兴趣。
这是这个城市的悲剧,也是其因为被“反中”情绪裹挟产生的集体性失明与堕落。
香港已经回归中国,是处在中央完全掌控之下的一个地方政府,它本可借助国家崛起契机,善用国家资源和自身优势发展自己,中央政府也愿意全力帮扶,但它却自愿走上另一条“不合作”的对抗性道路。
现在好了,香港可以继续在它的自由资本主义市场里游泳,而和毗邻而居的深圳,则集国家之力和执政党意志,要建成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一个“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两种制度和模式的竞赛,已经在一河之隔的两岸展开。
过去一百多年香港能成为一个全球标杆城市,是自由资本主义成功的集中体现,它反衬出中国在封建时代晚期的昏聩与傲慢、在军阀混战的苦难,以及在极端贫穷年代的窘迫。
过去几十年深圳的崛起和超越,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邓时代成就的集中体现。现在,随着“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出台,赋予了深圳建成另一个不同性质的“全球标杆城市”的使命,这场比赛的下半场又将开始。
这不仅是两个城市的竞争,更是两种制度和发展模式的竞争。
和香港相比,深圳还有不少短板,比如资本账户未能完全开放,资讯交流受到中共政府严厉管制,民主法治环境还不如人意。但与此同时,深圳也有香港无法比拟的诸多优势,尤其是国家政策倾斜与资源大力挹注。
所以,再过若干年后,随着深圳提速与香港停滞,历史会不会以类似的动作,反过来也给香港一个教训,这是大多数香港人当前看不到、也不愿想的事。
这就意味着,随着中国继续发展,在中国崛起所带来的百年历史变局中,身处中国政治与经济掌控之下,在精神上却依旧普遍处于殖民地状态的香港,还要迷茫、焦虑、痛苦很长一段时间。直到这场变局落定,美国的影响力从东亚消退,中国成为区域的绝对主导,香港人完成从身份到精神的二次回归。
在此期间,只要以中美斗争为主轴的中西方博弈对抗(从国家利益到政治制度,从意识心态到价值观等领域)存在,香港就不可能完全消停。
在本质上,香港和台湾问题是一样的。它们虽然都是中国的内政,但却因为复杂的历史与现实原因,都有着中西方博弈对抗——尤其是中美博弈对抗的本质。
所以,香港问题不会在短期内解决,也不要指望能在短期内解决,香港的普遍意识形态与它所处的内外环境,它的殖民地历史,都决定了其内部撕裂将会长期存在,两地矛盾还会持续发生。
就眼前这场乱局来说,因为香港人的激情还没有褪去,示威者的诉求因为这场骚乱的性质而根本不可能得到回应,想要它在短期内快速平息,除非借助国家强制力量,否则是不可能的。
但另一方面,就算是借助国家强制力量使其迅速平息下去,问题也会依然存在,裂痕反而可能会更加深重,而且还会被扣上一顶破坏“一国两制”的帽子,对北京来说也有点得不偿失。
所以,除非混乱已经超越国家底线和港府管治能力,由中央和国家强力武装部门作为后盾,借助香港现有管治体系,通过软硬兼施的各种手段,将暴力和混乱先行压制下去,为后续出台治本之策争取时间,对北京来说是最恰当的应对方案。
在此期间,对香港的骚动北京要保持淡定,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解决,其它香港愿意折腾的事情就让香港随意折腾,毕竟那是“一国两制”的地方,只要不超越法治和“一国”底线就可以。
对北京来说,重要的是要专心发展自己,照顾好人民生活,做好深圳这个“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成粤港澳大湾区,不断提升国家实力,提升并完善国家和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