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证券报评降准:不是楼市“盛宴”,央行还有后手
上周五收盘后,央行降准如期落地,对此四大证券报分别发文,就降准对股市、楼市的影响以及央行后续政策空间作出分析。
9月6日,在国常会提出要“及时运用普遍降准和定向降准等政策工具”两天后,央行宣布,决定于9月16日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
此外,为促进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再额外对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10月15日和11月15日分两次实施到位,每次下调0.5个百分点。此次降准将释放长期资金约9000亿元。
01
前10次宣布降准后,大盘有6次上涨
《证券日报》评论文章指出,这次全面降准和定向降准释放了三方面的信号:信号一,降准的落地是对“六稳”工作的部署,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信号二,降准进一步释放流动性,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和预期;信号三,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但显现宽松基调。
该文章认为,此次降准在利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有助于资本市场的信心维护和预期引导,并援引统计数据指出,A股市场在央行启动降准后的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内均涨多跌少。今年1月4日宣布降准后,上证指数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内的涨幅分别为5.5%、29%和16.6%。
《上海证券报》统计的数据显示,近10次央行降准后,上证指数次日有6次出现上涨,后5个交易日有5次出现上涨,后20个交易日里有6次出现上涨。该文章援引业内人士观点指出,从降准后各行业板块的表现看,在央行首次全面降准后的半年内,房地产、医药行业表现相对较好,而采掘、非银金融行业表现相对靠后。
02
不会演变为楼市“盛宴”
降准除了可能给A股带来正面效应外,市场最为关注的另一个问题是,对房地产市场影响几何?
对此,《中国证券报》评论文章强调称,降准带来的资金面宽松和银行资金成本下降,不能与刺激房地产挂钩,更不会演变为楼市“盛宴”。在“房住不炒”的基调下,楼市调控将继续从严,参照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 )的房贷利率将维持稳定甚至略有上升。
上述文章表示,刺激房地产本来就不是包括降准在内的货币调控的本意。但市场对于楼市可能直接或间接受益的疑虑尚存。对此,监管部门已未雨绸缪,并将继续采取综合措施,严控资金违规进入楼市:
一方面,在此次降准之前,房地产融资已大幅收紧,监管部门多管齐下,严查银行资金通过影子银行渠道,或违规挪用并购贷款、经营性物业贷款等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严查信托资金直接或变相为房地产企业融资。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已收紧房地产类融资。
另一方面,在此次降准之后,监管部门将继续强化监管,加强银行信贷资金投向管理,全年保持对金融乱象治理的高压态势。可以说,资金违规进入楼市的渠道已基本被封堵。
03
“降息”三部曲有望渐次奏响
对于央行后续的政策空间,《证券时报》头版评论指出,此次超预期的降准力度仍让市场感受到了货币政策取向边际转松的微妙调整。接下来下调MLF (中期借贷便利)利率等降息措施、完善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等政策仍有期待空间。
该文章称,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需要破解三大约束:资本约束、流动性约束和利率约束。纵观今年以来的货币政策,均是围绕破解这三大约束、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而展开。如年初推出的银行永续债是为了缓解银行信贷投放的资本约束,降准是为了给银行提供低成本流动性,前不久进行的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则在于破解利率约束。但当前破解这三大约束的目标尚未大功告成,还有进一步深化完善的空间。
《中国证券报》文章认为,逆周期调节发力,降准只是“打头阵”。在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实现贷款利率换锚后,适时降低MLF利率以进一步降低实体贷款利率的可能性增大。适时降息的条件正变得成熟,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MLF利率下降就是降息。目前来看,降息“路线图”已逐渐清晰,“LPR机制完善—LPR基准推广—MLF小幅多次调降”的降息三部曲将先后奏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