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我终于拿到了新西兰PR,但我最终还是决定回国…”(组图)
第1089天之后,我们终于等来父母团聚移民重开的消息,然而,除了失望、失落,我们可能就只剩下愤怒和无力了——
中位数两倍、三倍的薪资要求,我们还能咬咬牙、想尽一切办法、去拼命踮脚够一够,但每年那少得可怜的1000个名额……真不知道大洋彼岸的父母能等多久。
身在新西兰的我们,或许都无法避开这个谁都不愿意先提的话头——“父母老了,我们这一代人,尤其是独生子女,要何去何从……”
“辛辛苦苦奋斗来PR,我还是决定回国…”
网友小刘:
我是80年末尾生人,妈妈走的早,爸爸一个人在国内生活。
之前和新西兰的华人朋友一聊到父母养老问题,都会以“这种事情到时候再说”作为结尾——毕竟我爸才50多岁,应该还能让我无所顾忌地在外浪荡个十年二十年。
但有时,现实总会打人个措手不及。
去年的一天,我叔突然给我发微信说——
“你爸中风摔了,现在在医院。”
当时脑子里就是“轰”地一声,立刻买了最早的机票往国内跑,到东北十几个小时的航程都是哭着过去的。
不幸中的万幸,还好中风时我叔在家,抢救及时。我回国当天,也就是我爸病发第二天,人就醒了过来。经过小半年时间的复健,也逐渐恢复了一部分自理能力,但是医生再三嘱咐,小心“再次中风”,我明白,我爸身边时时刻刻离不开人了…
于是,我给我爸请了护工,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回到新西兰快速收拾行李。
虽然辛辛苦苦拿到新西兰永居,工作不错,房子也买了,我还是决定回国发展。
要新西兰梦还是要亲情?
对我来说,这真的是一个两难的选择,而且从新西兰回国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能面临着比在新西兰更大的挑战,但是我不想冒一点点险,我觉得我还年轻,所以我选择回国重新奋斗,离爸爸近一些。
“我为什么要来这里……”
今年年初的某天下午,绵羊酱在Albany Station往Browns Bay方向的83路上,见到一位华人老太太。
老太太大约七十多岁,花白的头发,手脚已经不太利索,右手上拎着一个透明塑料袋,里面装着一点蔬菜。
上车之后,她不知道巴士要去哪个方向,只反复说,“不远,没几站。”
绵羊酱只能让司机稍等一下,然后跟车上的其他乘客道歉,再跟老太太确认她要去的地方——原来她只不过要回家,但是不会一句英语的她,看不懂巴士上的英文,只认得83路这个数字。
确认是对的方向后,老太太满眼泪花,用好听的北京口音说,当时自己卖了一套北京的房,给儿子在新西兰添置新房,儿子说要把她接来过好日子,她就开心地来到这个人生地不熟,语言也不通的地方……但是儿子越来越忙,每周只能挤出一点时间来看她一两次……
还好,老太太认识自己下车的站点,快到站的时候,抹着眼泪不停地说“为什么要来这里,为什么要来……” 下车之前她还不忘跟车上的人、跟司机,微微弯腰说sorry……
绵羊酱透过车窗,看到老太太越来越远,越来越小的身影,鼻子很酸……
或许有人要说,老太太既然来到新西兰,就应该主动去学习语言、融入社会;但是,我们年纪轻轻来到异国他乡,经过多年的磨练或许已经立住了足,但扪心自问一下,我们难道真的就融入了吗?
如果我们正当年尚且做不到,又如何来强求垂垂老矣的父母一辈做到?
在国内生活了一辈子的父母,离开自己熟悉的圈子,来到从来没到过的远方,对他们来说其实是莫大的挑战。但对于我们做子女的来说,取舍同样也很艰难……
回去太不甘心?
在空巢老人已经成为中国一大难题的今天,许多生活在海外,比如在新西兰的独生子女,在思考自己去留问题的时候,都会把父母养老问题列入到一个重要的考虑层面…
照片:张审军
我们很难苛责选择留在新西兰的人,毕竟没人知道每一个人为了移民,曾经历过什么样的坎坷——
为了一纸身份,有人超长待机,经年累月地忍受无良老板的剥削;有人咬牙挺过来到纽村之后,与以前迥异的生活;有人在这里独自生活,承受着远离亲朋好友的长夜孤独;有人甚至被移民局百般搓磨,无数次重新提交材料、去申诉、去辩论;有人说着不流利的英语,每一次张口都顶着被人嘲笑、误解、歧视的压力……
移民的路上,每个人或多或少都经历过只有自己才知道的艰辛;每一条移民的道路上,或许都有过长夜痛哭的泪痕……
这或许正是为什么许多人只能选择咬牙留下,因为已经付出了太多,因为回头太不甘心;但一万分的不甘,也很难敌得过大洋彼岸的那一份牵挂!
留下更不安心?
面对日益老去的父母,我们总会在happy hour之后、stand-up meeting之余,心里忽然咯噔一下——他们最近有没有什么病痛?一周前聊天的时候,他们好像有点欲言又止?上次视频时的咳嗽了几声,不知道好了没有……
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其实就是双方四个老人唯一的依靠,但身在海外的我们离得那么远……
如果什么意外来临,我们可能赶都赶不回去——
去年有一个身在意大利的华人写道:“在意大利,三天两头会知道某某的父亲或者母亲过世,回去奔丧成为海外华人生活一部分……”
生活在海外的我们,已经学会独立面对困难,就算遭遇不公、满腹委屈,也能面不改色,但是大洋对面一条消息,往往就足以让我们乱了方寸。
其实反过来,远方的父母何尝不是面对着同样的两难?
“只要和孩子在一起”
两个月前,我们报道过父母团聚移民的动态,当时有许多读者留下不少真诚的留言,绵羊酱都记得清清楚楚:
“只要和孩子在一起”
“我们都快70岁了,真的等不起”
“他们唯一的孩子在纽西兰”
是的,有这样一群人,曾经耗尽积蓄,含泪送走自己唯一的孩子,默默守在空荡荡的家里,等着大洋彼岸三天、一周、两周、甚至一个月才发来一次的视频,含泪说“我们很好,没钱了记得说,不要舍不得……”
后来,孩子们在新西兰找到工作,拿了身份,买了房,安了家,青天碧草之下,一天天长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但是千里之外的那群人,却渐渐白了头发……
或许,有的父母现在才五六十岁,还很健康,还有许多活动能玩得不亦乐乎、甚至能跟团去环游世界……但他们终将老去!
对于在新西兰的华人移民来说
总有一天,我们需要面对这个问题
绵羊酱其实问过身边不少朋友——
早些年赶上父母团聚移民政策的人,并没多少暗自庆幸,更多的是心有余悸——“不敢想象要是没赶上这趟末班车要怎么办?”
而那些被新政策关在门外的人,大多数都沉默很久,最后叹一口气说——“讲真,我觉得我最后肯定逃不脱要回国的命运,因为都是独生子女……”
还有人这样计算着:“如果把70岁作为父母身体状况的分水岭,那么我还有5-10年时间去浪……之后就只能听天由命。”
而昨天新西兰移民局发出来的消息,无疑让这个问题变得更加现实,更加迫切……
昨天宣布重开的父母团聚移民签证,
对大多数华人移民来说,已经是形同虚设。
那么当有一天父母老了,走不动了…
我们应该怎么办?
回国,还是继续坚持自己的移民梦?
虽然如何选择无谓对错
但下定决心却难上加难
只希望,每一位在外奋斗的年轻人
保重自己的身体
好好挣钱
多关注父母健康
希望这个问题来临之时
你我都已经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