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注美抗病毒药物专利 武汉病毒所饱受争议隐情披露(组图)
继“双黄连风波”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因宣布注册美国抗病毒药物专利,再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另有消息指,该所所长王延轶上任之路似乎并不简单。
武汉病毒研究所2月5日在其官网发布消息称,该所研究表明,瑞得西韦(Remdesivir, GS-5734)、磷酸氯喹(Chloroquine)两种药物在细胞水平上能有效抑制2019-nCoV的感染,并已于1月21日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用瑞德西韦抗2019新型冠状病毒。
武汉病毒所还强调,为了抗击疫情,“暂不要求实施专利所主张的权利,希望和国外制药公司共同协作为疫情防控尽绵薄之力。”
据了解,瑞德西韦最早是吉利德针对埃博拉病毒研发的一款药物,早前美国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使用该药物后,病情得到缓解且没有出现明显的副作用,进而引发关注。中国官方也于近日宣布,研发瑞德西韦的美国药企吉利德正与中国方面展开合作。
此时武汉病毒研究所宣布提前获该药物专利,引发热议。舆论质疑的焦点,一方面是“在10天前武汉病毒所就申请了专利,他们是否早就知道瑞得西韦有效?”;另一方面则是“美国药企研制的药物为何他们可以申请专利?”;另外,还有网友直指,武汉病毒研究并未作出任何工作推进,在美国发现瑞得西韦有效后却第一时间发表论文。
不过,也有消息认为不应过度指责武汉病毒研究所。消息称,武汉病毒所申请的是药物用途专利,美国公司还是拥有药物产品专利和方法专利。药物用途专利谁都可以申请,只要你先试验了,这正好就是武汉病毒所的特长,乱喷对防疫于事无补。
专业人士指出,药物的专利分为产品发明和方法发明两大类。产品专利包括物质(化合物、晶体、盐、溶剂合物、异构体等)、制剂、合成中间体、包装等。方法专利可以大体分为两类,即适应症专利和边缘方法专利。适应症专利,此类专利的创新点在于针对一种新的适应症,本质上是药物的使用方法,故归入方法专利的类别。武汉病毒研究所申请的恰恰是药品的适用症专利。
在众多的质疑声中,武汉病毒所所长王延轶成为风波的中心人物,而在此前她也因宣称中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遭指责。
中共党媒《人民日报》1月31日文章称,“上海药物所、武汉病毒所联合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一时间大陆多家网上平台的“双黄连口服液”迅速售罄。但最后专家辟谣称,不要把双黄连视为能够治疗和预防新冠病毒肺炎,疗效还没有得到确认。
事件持续发酵,中国网络疯传,武汉病毒研究所所长王延轶和上海药物研究所下属上海绿谷公司董事长舒红兵是夫妻关系,因此“双黄连”能够一夜之间成长为“抗击武汉新型肺炎明星”。
而生于1981年的王延轶从基层研究员到担任武汉病毒所所长仅用了6年时间,其背景亦成为舆论关注焦点。资料显示,2012年,王延轶任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分子免疫学学科组研究员、学科组长。这时,舒红兵是中科院院士。至2018年12月,王延轶在升迁为武汉病毒所所长后,又当选武汉市第十三届政协委员会委员。此时,舒红兵为中国政协常委。
对此,曾任北京大学教授、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现任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还于2月3日致信舒红兵,认为其妻子专业并不对口、实际水平较差,不适合担任武汉病毒研究所所长。
此外,自武汉新型肺炎爆发后,网上不断有消息把此次疫情的发生与武汉病毒研究所病毒标本泄漏关联在一起。对此,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表示,“2019新型冠状病毒是大自然给人类不文明生活习惯的惩罚,和实验室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