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最土女生,撕开了多少人的伪装:“当代成年人,只有5分钟”
0 1
还记得之前爆火的北大“最土”女生李雪琴吗?
她的走红,源于之前在抖音上的一段视频。
视频里的她,素颜、不修边幅的头发、随意的衣服,表情呆板,一口纯正的东北话:
“吴亦凡你好,我是李雪琴。今天我来到了清华大学,你看这是清华大学的校门,多白。”
后来她就彻底火了,粉丝涨到四百多万,连吴亦凡也拍了个视频回应她。
最近,她去了一家火锅店体验上班,却被一位服务员扎心了。
服务员小霞,负责带李雪琴熟悉流程,每个月工资5000,还要寄回家供弟弟妹妹上学。
每天在火锅店里忙得像一个陀螺,但小霞总是笑得最甜的那个:
“客人对我温柔,叫我小妹妹我就很开心。
我为别人做事的时候,不要求有什么回报。他们觉得快乐,我就很满足。”
对比之下,北大毕业的李雪琴,有纽约留学经历,高收入,还是网红,却始终无法快乐。
大四时,她被确诊为抑郁症,严重的时候不想跟人说话,谁也不想见。
她甚至用水果刀反复划过自己的手腕,让鲜血不断流淌。
在火锅店工作的一天,让她无比羡慕小霞:
“我师父每天乐呵呵的,她说你这一秒不快乐,它就影响你下一秒的快乐。”
“我师父她不贪,她的目标很小,一小步一小步地走,所以她快乐,但我呢,什么都想要。”
李雪琴终于明白自己不快乐的根源就是,什么都想要。
又想过得爽,又想有钱,又想别人尊重自己,还想找对象。一辈子都在追逐之中,当然不快乐。
这届成年人的快乐,通常只有5分钟。
我们总是被欲望追着跑,得到了却更不满足,永远没办法快乐。
0 2
之前看过这样一条新闻,万达一位44岁的女高管,跳楼自杀了。
为了完成业绩,加班到凌晨1、2点是家常便饭,连大年三十也只回家待了一个多小时。
一天下午,领导在开会的时候,公开批评了这位女高管,还说要撤她职务。
当天傍晚6点多,女高管在一家三口的群里发了一条微信,只有三个字:“对不起”。
四分钟后,她关了机,再也没有打开,选择了在高楼上纵身一跃。
她生前的朋友圈曝光,发现里面也都是工作相关的内容。
然而,成功并没有给她带来快乐,反而伴之而来的是更多的压力和抑郁。
拼命赚钱的成年人,真的太好欺负了。
兰州一位大妈,取快递的时候拒绝签字,硬要拿走。
快递小哥拒绝后,竟被大妈扇了一巴掌。
委屈的快递小哥只能坐在地上抱住大妈的腿哭喊:“我收快递就赚你5毛钱,你这样欺负我。”
一位20几岁的高速收费员,被不理解政策的司机骂哭,委屈地耸着肩膀掉眼泪。
前一秒还在哭泣的她,下一秒还是得继续对着司机露出微笑工作。
街头摆地摊卖高跟鞋的小伙,坐在凳子上展示脚上这双凉鞋,不顾周围人的异样眼光。
在公司拼业绩的社畜小哥,已经接听了一整天的电话了。
为了腾出一只手,他索性把听筒用胶布粘在耳朵上,一刻也不敢停歇。
穿着轻松熊玩偶服装的打工仔,站了一整天,不知是因为太累还是太困,差点趴在地上。
成年人的世界,都是劫后余生。
白天要扮演好稳定的成年人,只有夜晚在没人的角落才敢偷偷露出最脆弱的一面。
就像张爱玲说的:“笑,全世界与你同声笑;哭,你便独自哭。成年人的委屈,都是不能分享给别人的。”
快乐的阈值越来越高,我们仿佛已经丧失了开心大笑的能力。
0 3
很喜欢一个故事。
苏格拉底单身时,和几个朋友住在一间小房子里。
看他总是乐呵呵的样子,有人就问他,那么多人挤在一起,有什么可高兴的?
苏格拉底说,朋友们住在一起,可以随时交流,多好啊。
之后,朋友们陆续成家,搬出了房子,只剩下他一人,他却依旧很快乐。
别人又问他,一个人孤孤单单的,有什么好高兴的?
苏格拉底回答,我有很多书,每一本书都是一位老师,随时能请教老师,怎能不高兴?
后来,苏格拉底搬进一座大楼的一层,仍是一副乐在其中的样子。
别人不解:住在一楼还能快乐得起来?
苏格拉底说,一楼进门就是家,搬东西很方便,朋友来访很方便,还可以在空地上养花。
不久,苏格拉底把一层让给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自己则搬到了最高层。
别人又问他:住顶楼有哪些好处?
他回答,每天上下楼几次,有利于身体健康;看书、写文章光线好;白天夜晚都很安静。
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感慨: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在于外界,而在于心境。
我们一直潜移默化地接受一种教育:只有成功,我们才会感觉到快乐。
可事实却并非如此,名校高材生也可能抑郁,企业高管也会想不开跳楼,月薪5000的服务员也能活得很快乐。
快乐是一种能力,快乐的心态是可以习得的。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词,叫“俄罗斯方块效应”,指的是:
人的大脑会非常容易陷入某种看待世界的方式中。
玩过俄罗斯方块的人应该都有过这种经历:
走在街上,看见墙面上不同形状的砖块,会想着怎么调整方向,好去消除它们。
陷入消极的俄罗斯方块效应,我们看待问题都是消极的:
比如揪着别人的错误不放,觉得自己事事都被针对......
而如果能刻意练习,训练我们的大脑去寻找和注意积极面时,俄罗斯方块效应就能产生积极的效果。
每天写下当天发生的三件好事,或者写一篇积极体验日记,我们都能提高自己的快乐竞争力。
0 4
娱乐圈中,我很喜欢演员张静初的“无用”生活。
她会亲自挑选大把的鲜花,修修剪剪,装点在家里的每一个角落;
她会在院子里种上瓜果蔬菜,为它们的每一次成熟而喜悦;
她会在阳光明媚的清晨沿着西湖跑步,让分泌的多巴胺给自己带来快乐;
图:@张静初
她会去京都的寺庙打坐,远离外界的喧嚣,回归内心的宁静。
图:@张静初
她说:“我喜欢那些无用而美好的事,我想成为一个无用的人。”
我们在奋力前行的同时,也要学会驻足停歇,用无用之事装点生活。
看过作家马德的一段话:“我们总是在期待着一个结果。
看一本书期待它让我变得深刻,吃饭游泳期待它让我一斤斤瘦下来,发一条短信期待它被回复。
对别人好期待被回待以好,写一个故事说一个心情期待被关注被安慰,参加一个活动期待换来充实丰富的经历。
这些预设的期待如果实现了,长舒一口气,如果没有实现呢,自怨自艾。
可是小时候也是同一个我,用一个下午的时间看蚂蚁搬家,等石头开花,小时候不期待结果,小时候哭笑都不打折。”
被生活裹挟着一心往前跑的我们,往往丢失了人生最重要的能力:快乐的能力。
希望我们能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用心去拥抱生活中每一个值得感动的瞬间。
要知道,没有什么比当下的快乐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