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化地摊经济,是对穷人的残忍 (视频/组图)
本文转载自罐头辰(公众号),仅代表作者观点,仅供读者阅读参考
1.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39次提及就业,中央文明办也决定今年不将占道经营列为文明城市考核内容,加上去年开始的研究生大规模扩招,种种迹象都在表明:失业危机已经到来。
在国家统计局提供的官方数据中,城镇失业率达到了6.0%,考虑到许多未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人口可能并未纳入统计之中,实际数字可能更加严峻。
「失业」这一词汇的百度指数也在最近迎来了爆发性增长,比这更直观的是,在B站搜索失业二字,会发现很多失业之后开始做up主的人。
与6%的数字相比,铁路、道路、民航与地铁客运量更能说明经济运行状况——与去年相比,这几个数字都下滑了至少35%,道路和地铁客运量更是跌破50%,考虑到全国各地如今已经全面复工,这个数字已经拉响了经济的警戒线。
2.
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浪潮中,地摊从业者数量是先升后降的趋势。四十年里,小商品经济逐渐转型为更成熟的产业体系,在地摊的商贩那里才能买到的货品慢慢被电商代替。
而仍然存在的地摊,多数是现场制作的小吃,以及电商购买不到的东西,譬如仿制的大牌衣帽服饰。
尽管少了些烟火气,但地摊的减少很大程度上是经济提升所必然导致的后果。
随着两会召开,地摊经济重新被鼓励后,阿里、京东和苏宁纷纷顺应政策,推出地摊扶持计划,马爸爸是700亿免息赊购,苏北强子是500亿货源,苏宁则是金额达到1000亿的“夜逛合伙人”。
电商本身的供应链,为何不放在电商网站直接出售货品,而交给地摊来完成?如果纯粹以消费来看,二者对经济的贡献是相似的。
顺着这个悖论,也不难推测放宽政策鼓励地摊经济的目的,与国家所面临的现实:失业人口的数量与比例已经逼近或达到警戒线,才不得不以地摊提供就业岗位。
3.
用地摊作为缓解失业压力的药方无可厚非,但鼓励小农经济的宣传口径,就让人多少有些无语:
过去关于摆摊日入几百、月入破万的文章也时常见到,但大多都是作者为了制造焦虑感、增加阅读量的UC震惊部系列,如今地摊经济被政策扶持后,宣传口的想象力还是超越了自媒体,日入四万、年入千万甚至年入上亿的通稿纷纷发出。
年纯利润过亿的民营企业放到全国百强县,每个县城顶多也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家,用来鼓励地摊经济,实在是过于低估了读者群的智商。
我理解宣传口的心态,在失业危机到来的时刻,用虚浮点的口吻把地摊的利润夸大,好吸引更多失业者加入地摊经济,避免他们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但搞个大新闻也要讲究基本法:日入几万的地摊,摊主一定会想着产业升级,对地摊来说,升级便是开店,走入地摊→开店→连锁的模式,既然地摊如此暴利,为何由地摊升级而来的店铺纷纷转租关门,反而现在需要鼓励地摊经济?
4.
中国上一次地摊数量爆发的时刻,是九十年代末。
那个时候,这片土地的12亿人经历了最为阵痛的一次产业转型:国企改制带来的下岗潮。这里不妨来看一支音乐录影带,来自刘欢老师的《从头再来》:
MV的剧情是一对夫妻中年下岗,家庭陷入危机,紧接着是无数个这样家庭的合影,剧情进入后半段,由演员转入现实画面:下岗职工们开了干洗店、小吃店、书报亭,生活仍然欣欣向荣。
然而音乐录影回答不了的一个问题:在彼时的下岗重灾区,譬如东北,有钱去干洗店消费的有多少?
当然,会有消费得起的富裕阶层——可问题在于,人口比例决定了富人终究占少数,一个收入较高的人在一个水果摊位上买了五斤车厘子,也意味着他不会再去另外的摊位购买了。
下岗潮爆发期间,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班曾经也充当着缓和社会矛盾的手段,然而最后的结果我们都知道,它只是拖延了危机爆发的时间。
与那时相比,今时今日鼓励地摊经济起码是实实在在的,让失业者能吃的上饭的举措。
但请宣传地摊经济时保持起码的诚实,告诉失业者摆摊将会面临的边际效应,告诉人民鼓励地摊是因为国家经济遇到了难关。
因为美化地摊经济是对穷人的残忍。
本文转载自罐头辰(公众号),仅代表作者观点,仅供读者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