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言干掉特斯拉的巨头凉了!烧光84亿造不出车,却花5000万买零食(组图)
曾经被称为最有希望挑战特斯拉的造车新势力拜腾,来势汹汹,凉得也出乎所有人预料。
天眼查显示,7月12日,拜腾关联公司南京知行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申请破产重整。
据报道,今年年初时有记者在南京的拜腾工厂现场走访,发现厂区空无一人,车间大门紧闭,停车场空空荡荡。
自2017年成立以来,拜腾作为最早入局造车新势力的一员,曾经风光一时,在它的多轮融资中,不乏明星机构和公司的身影,中国一汽参与了其B轮、C轮融资,拜腾的融资额高达84亿元,原计划在2022年一季度前完成车辆量产。
截至今年6月底,拜腾停工长达一年,天眼查显示,拜腾当前有13条失信信息、23条被执行人信息。
如今落得这个结局不免令人唏嘘。
被央视点名批评
拜腾创建于2016年,由宝马集团和日产汽车前高管联合创立,总部位于南京。
当年富士康、腾讯参与了拜腾天使轮;B轮和C轮由一汽集团联合宁德时代,大手笔投资了10亿美元,成为拜腾大股东。
2020年1月份,已撤资离场的富士康重新入场对其提供了支持,并拟在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首款车型M-Byte量产。
4月份,拜腾官微还发微博表示“造车,我们认真的。”
就在大家期待拜腾从此涅槃重生时,仅仅过了半年,富士康和拜腾汽车之间翻脸,富士康退出后,一汽集团占据了拜腾的主导权。
入局早,资金雄厚,但自从首款概念车成功发布后,一直未见量产,去年6月份,央视财经频道在报道中直接点评批评拜腾,称其“烧光84亿造不出量产车。”
团队奢靡成风
拜腾被评为2020年全球独角兽的头部玩家,却始终是负面缠身。
去年4月,拜腾被曝出拖欠员工工资、拖欠一汽夏利巨额款项,资金链断裂,公司面临的窘境也逐渐暴露在市场面前。
2020年全年,拜腾再未传出有任何新的融资进场。2020年5月底,公司账面资金只剩下了100多万美元。甚至在6月底和12月底,两度传出停工停产的消息,直至这次破产重组。
拜腾最为令人诟病的是其整个团队的奢靡作风。
当时有一篇直指拜腾“烧钱”作风的文章在网上广为流传,理想汽车CEO李想转发至朋友圈,对照自己的创业造车经历作了评价。
据这篇文章披露,2018年拜腾300多人的北美办公室花了700多万美元(约人民币4526万元),只为购买零食。而员工的名片都要采用进口环保材质,印一盒名片花费上千。
员工作风奢靡,那高层领导呢?
去年1月份,在参加北美消费电子展时,拜腾花了约30万美元将车空运至美国,之后再海运回国,去开销远高于市场价。
即使是当时公司资金链已经出现了问题,创始人毕福康在外就餐,也要点一瓶最好的红酒。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自2020年以来,拜腾中国区频繁传出降薪裁员、拖欠供应商贷款等负面。
拜腾创始人之一的戴雷,承认拖欠员工工资高达9000万元,去年8月被曝出员工讨薪,被欠薪的中国区员工高达640人。
拜腾刚成立时风光一时,在资本市场上左右逢源。拜腾的目标是在自己的领域击败位于硅谷的特斯拉,还放出狠话,称拜腾实现盈亏平衡速度将远远快于马斯克领导的特斯拉。
如今车没见着一辆,反而申请破产了。
延伸阅读:
拜腾汽车停止运营:出身“贵族”,死于“太慢”
在生死边缘挣扎的拜腾汽车,终于撑不住了。
6月29日晚10点,据未来汽车日报报道,在近5个小时的董事会之后,拜腾汽车CEO戴雷表示,公司决定自7月1日起暂停中国内地业务运营。停工停产期间,大部分中国区员工将待岗,仅有小部分员工留岗值守,维持公司最基本的职能运转。
此外,拜腾北美和德国办公室已根据当地法律,启动破产申请程序,北美和德国办公室分别保留10余人。
消息一出,关于拜腾的结局有着各种猜测,有传闻称,吉利有意收购拜腾,但是还并未得到双方的确认。据新浪科技报道,一位消息人士称,2020年初吉利曾有意入股蔚来,双方几乎敲定了3亿美元的投资金额,但后来蔚来汽车投入了合肥市的怀抱。对吉利汽车来说,收购拜腾可以夯实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
但拜腾最终没等来接盘者,回顾这家有着高估值光环的新能源车企,从高光时刻到跌落谷底的过程,不禁令人唏嘘。
拜腾汽车,图源拜腾官网
成立4年时间,拜腾累计进行了4轮融资,共计约12.7亿美元,吸引的投资方包括启迪控股、宁德时代、苏宁集团、和谐汽车、君联资本等,有着豪华的团队阵容,集结了高档汽车行业和互联网科技领域的顶尖人才。
2018年中旬,戴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信心满满,“真正能留下来并不容易,成功需要长久的努力,我当然希望我们能留下,我个人非常有信心。”
然而,拜腾还是倒下了。
资金困境仍是难题,去年9月,戴雷在媒体采访中曾透露累计5亿美元的C轮融资即将结束,部分资金已到账,但目前的困境也在表明该笔融资未能顺利完成。量产计划一再推迟,眼看就要实现量产的M-Byte也变得遥不可及。
拜腾的落寞印证着造车是门烧钱且难做的生意,已经烧了200亿的蔚来至今也还没有烧出一个清晰的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加剧、国产特斯拉加入混战、拥有供应链优势的传统车企的涌入,新能源车企的淘汰赛还将持续。
拜腾的退场只是一个残酷的开始。
1、苦苦挣扎
在决定暂停中国区运营之前,拜腾也已经很久没有好消息了。
就在几天前,拜腾还被曝出拖欠员工3个月的工资达到9000万元,涉及员工近千人。与此同时,拜腾上海办公室于今年4月撤租,北京办公室于6月17日撤租,南京工厂一度因欠费停水断电关厂。
再往前追溯,从今年开年以来,拜腾的资金困境就一直未能解决,且在一步步走向土崩瓦解。
疫情是最直接的冲击因素,由于疫情的突发状况,各大车企开工时间一再推迟,汽车产能损失,销量减少,消费者需求降低,运维成本却没有下降多少。
各大车企都过上了缩衣紧食的日子,据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为778.7万辆和795.7万辆,同比下降24.1%和22.6%。
行业跌入谷底,资本也不再流入这个领域,曾经要依靠资本不断输血,进行研发、造车、量产的新能源车企,便很难再继续,C轮融资一直未能顺利完成的拜腾,也最终卡在了量产的门槛上。
这是一个投入成本极高、回本周期漫长的行业,即便是如今已经实现量产的蔚来、理想、小鹏,不仅没有实现盈利,现金流也很难称得上宽裕,成立17年的特斯拉也几度濒临破产,才走到了今天的局面,却也依旧未实现持续盈利。
资金,是新能源车企最紧缺的,也是一家公司出现裂痕时,最先开始的预兆。
今年3月,拜腾就被曝出高管降薪80%,中国区员工延迟发放工资,随后,拜腾回应称,在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和行业的持续影响下,拜腾的发展无法独善其身,业务运营承受巨大挑战,公司已采取多项阶段性措施,以减少短期固定成本开支、缓解资金压力。
4月,该公司此前承诺先发3月一半的工资未能兑现,拜腾汽车位于美国圣克拉拉的研发中心,临时裁撤了数百名员工。
拜腾北美总部占地约8000平方米,主要负责智能汽车用户体验、自动驾驶等技术研发,以及北美市场的开拓与运营。
紧接着,一汽夏利公开喊话拜腾汽车,要求拜腾汽车在2020年6月30日前支付2.35亿元,在2020年10月31日前支付2.35亿元欠款,合计4.7亿元。这一纠纷要追溯到,拜腾此前为了得到生产资质,曾以1元的价格收购一汽夏利全资子公司天津一汽华利汽100%股权,而交换条件是,拜腾需要承担一汽夏利8亿元的债务。
协议公告,图源一汽夏利官网
拜腾拖欠一汽夏利的欠款到了还款的最后期限,但自身深陷泥潭,这个烂摊子已经很难收场。
疫情是助推器,在疫情之前拜腾就已经站在了深渊旁。更确切地说,是时间将其往前推了一把。
每一家新势力都在和时间赛跑,与特斯拉赛跑,赶在国产特斯拉冲击市场前,占领更多的份额;它们也在与传统车企赛跑,赶在传统车企全面加速新能源化之前,争取更多的用户,在最快的时间内实现量产。
2、它曾有望做成
回顾拜腾的过往,它曾经很有可能成长为一家新能源车企的佼佼者。
很长一段时间里,拜腾被认为是一家德国公司,事实上这是德国人在中国成立的一家新能源车企。立足中国、布局全球,并将全球运营总部、智能制造基地及研发中心都设立在中国南京,北美总部设在硅谷,德国慕尼黑是车辆设计与产品概念研发设计中心。此外,在北京、上海、香港都有办公室。
创始人毕福康和戴雷在英菲尼迪、宝马等传统跨国汽车集团有着多年经验,曾担任高管,且熟知中国市场。
毕福康在宝马待了20年,担任10余年集团副总裁,并是宝马i8项目总负责人。戴雷在2005年进入宝马汽车北京代表处,2007年~2013年担任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营销高级副总裁。
2018年1月7日,在美国国际消费电子展上,拜腾首次亮相,1.25米的车内大屏吸引了不少注意力,4个月后,拜腾在北京举行了“BYTON拜腾中国首映礼”,这是拜腾第一次在国内亮相。
拜腾的前身是FMC,2016年年底,FMC与南京达成了总投资116亿的生产基地项目协议,FMC规划年总产能30万辆智能电动汽车,计划2017年开工,2019年竣工。
2017年9月11日,FMC在上海正式公布了品牌英文名BYTON和中文名拜腾,在多个车展的亮相上,拜腾给自己打上了“高端化”和“国际化”的标签,也让很多人记住了拜腾这个名字。
2018年6月11日,拜腾全球总部在南京正式启用。
拜腾南京工厂,图源拜腾公众号
那时候,拜腾描述了一个将会改变汽车出行的愿景,智能互联汽车将带给人们一种全新的智能出行方式。
拜腾也集结了豪华的阵容,有着高档汽车行业和互联网科技领域的顶尖人才,核心成员来自奔驰、宝马等传统车企,多数拥有高端电动车品牌的设计制造经验。
同时,它背后有多家明星资本撑腰,各方对拜腾汽车的未来也持看好态度,融资迅速进行。
到2018年6月,拜腾汽车已经完成B轮5亿美元的融资,2019年5月初,拜腾汽车曾宣布,一汽集团对拜腾汽车展开C轮投资尽调。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那个曾经的愿景从模糊变得清晰起来。
去年10月,第一台工装件拜腾M-Byte在南京工厂正式下线。去年年底,拜腾组织南京自建工厂参观活动时,戴雷还曾表示,“目前工厂的产能是每年15万辆,有信心达到年销量10万台,同时在2022年实现盈亏平衡。”
自动驾驶技术、49英寸的触摸全面屏和触控式的方向盘、内饰设计时尚舒适、空间宽敞,以及强大的人车交互系统是拜腾一直以来被称赞的优势,还有语音识别、面部识别、手势控制等多种操作方式也是其特色,在众多新能源车企当中,拜腾一直以高端的形象示众。
今年年初,拜腾携M-Byte量产版在CES展完成亮相,宣布公司已经在北美获得销售许可,并与当地的充电网络运营商达成合作。拜腾在北美地区的起售价为4.5万美元,计划于2021年上市。今年下半年将开启预订,首批将登陆瑞士、德国等国家。
据TechWeb报道,今年4月中旬,国内新造车企业拜腾的首款车型M-Byte量产版,已驶下生产线,预计将于今年年内上市。
但是,这一切都戛然而止。
3、死因是“太慢”
拜腾的速度还是慢了些。
这体现在量产计划的一再推延,也体现在体验中心、渠道建设的缓慢和不完善。
对于新能源车企来说,四年的时间都没能实现量产,即便是再豪华的阵容和资本支持,也会消耗市场的耐心,更何况量产还只是迈向市场的第一步。
当蔚来、小鹏、理想都纷纷开始卖车的时候,拜腾还在研发阶段,当特斯拉中国超级工厂已经竣工投产、对国产新能源车企造成冲击的时候,拜腾的量产计划再一次推迟了,这个游戏还怎么玩?
在拜腾首款量产车型——M-Byte亮相之后,官方就曾宣布,M-Byte量产车将在2019年三季度全球首发,同时开启预订,价格区间预计30~40万元,并于2019年年底量产。
据官方介绍,这款车从设计构想到行动仅需28个月,再到实现规模量产只需用39个月,比传统汽车厂商少了近30个月。
从车型上看,M-Byte具备其优势,相比此前的概念车,标志性的48英寸共享全面屏在量产车上完整保留,官方称这块屏幕是量产车上迄今为止最大尺寸的车载屏。
M-Byte全面屏,图源拜腾官网
但到了2019年9月,拜腾宣布,新车预计2020年中旬开始量产,比原先2019年底的量产计划推迟了半年。
“造车新势力的融资窗口期剩余时间不会超过一年,一年之内会有大批企业淘汰出局,90%的投资人都会损失惨重。”理想汽车CEO李想曾提到。
一语成谶。
拜腾的量产计划的实现被寄托在了C轮融资上。去年下半年,戴雷曾表示,C轮5亿美金融资即将到位,参与的投资方包括一汽集团和南京市政府旗下产业投资基金等。他表示,次轮融资主要为保障投产的资金需求。
但是,这一轮融资的进展不顺,导致量产困难,危机也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出现。
从去年6月底,拜腾就开始进行一轮涉及近百人的裁员计划。据36氪报道,拜腾冻结了大量外部支出项,只发放人员工资和推动南京市政府出资支持的工厂项目,因拜腾未能及时支付款项,由博世为拜腾供应的动力总成、智能驾驶等项目等一度搁置。
拜腾开始陷入钱荒的同时,新能源汽车行业也迎来了冰霜。
度过了政策补贴的行业火热期,2019年我国开始取消地方补贴,新能源乘用车、专用车、客车三个领域的国家补贴退坡降幅也超过了50%,由于补贴退坡幅度过大,我国首次出现新能源汽车年度销量下滑。
2019年~2020年3月中国纯电动汽车月销量统计,图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国产特斯拉也来势汹汹,相比特斯拉,其他新能源车企技术起步晚,供应链不完善,拿不到融资续命就意味着死亡。
截至目前,全国有近40家造车新势力企业,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月度数据显示,今年5月,只有蔚来、理想、小鹏等8家造车新势力有新车卖出。
危机早有预兆,拜腾的故事令人唏嘘,新能源车企时间和金钱的赛跑还在继续,下一个淘汰者会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