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运动化一刀切 发展经济仍是中国的重要任务(组图)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12月6日中国央行宣布于2021年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支持中小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旨在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12月6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了2022年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北京开始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提振、稳定中国经济发展。中国2021年第三季度GDP增速降到5%以下只有4.9%,即超出了市场的普遍预期,显现中国经济下半年发展陷入疲态。人们普遍预计,中国第四季度GDP增速有可能还会继续下滑。
主管中国经济发展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看到了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所以在今年11月22日赴上海考察期间,李克强指出中国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他警告称,中国发展遇到的新挑战交织叠加、超出预期。为此,李克强在上海主持召开部分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时,对与会的官员要求,“要为市场主体生存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在出台相关经济政策措施时,要避免采取运动式、冒进式、一刀切措施。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保证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为何2021年中国经济复苏不如预期?客观原因有很多,如新冠疫情仍然在全球肆虐,中国也时不时发生疫情,导致无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受到严重影响,造成不少人失业,收入减少,同时不安全感增加,这无疑会让大家缩减消费,造成消费市场的低迷不振。况且,中国出生人口持续下降,劳动人口大减,老年人口增加,这自然也不利于消费市场的扩大。加上现在中国经济正在进行产业升级,一些落后产能被淘汰,不少企业因此关门,综合以上种种,中国经济发展必然面临重重阻力。
中国仍处在发展的关键阶段,保持中高速发展对中国摆脱中等收入陷阱,成功迈进发达国家的门槛十分重要,图为福建晋江的服装生产工厂。(AFP)
除了客观原因,主观政策因素也有不少。首先是反腐持续推进,中共考察官员不再唯GDP是从,地方官员发展经济的动力随之减少。其次,中国加大环境治理的力度,不少地方采取一刀切的环保治理措施,很多企业被迫关门停产、停业。其三,各地查处违法、违规用地情况日趋严格,不少企业因原来的审批手续有问题而被拆除。其四,近几年中国讲政治的氛围越来越浓,官员们忙于一刀切地学习、传达、执行政治文件,从而忽略了当地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
所有以上主客观因素,都在拉低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影响中国经济复苏。而今天中国才刚刚迈过人均GDP一万美元的门槛,距离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中国还没有本钱轻视经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就现在的中国来说,为了成功迈过中等收入陷阱,顺利地迈进中等发达国家的门槛,中国仍需要高度重视经济发展,将其视为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一切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仍不过时,这应该是中国的长期国策。当然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腐败、环境污染、贫富差距过大、违法违规建设等,也需要直面正视,并循序渐进地逐步解决。客观来看,要解决这些问题不可避免会牺牲一些发展速度,但在尽量减少对经济发展冲击的基础上来解决这些问题,仍应该是中国政府努力的方向。
这些问题不是一天形成的,要解决它们也不可能靠短期的运动化一刀切治理,就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从长计议,提高各地官员的现代化治理水平,争取找到解决问题与发展经济的平衡点,避免一刀切、运动式的经济治理政策,是对中国来说最现实、最有利的选择。中国仍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解决问题,不断把蛋糕做大,才能为分好蛋糕并解决其他问题,创造比较宽裕的现实条件。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