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诺贝尔奖得主,被中国大学解聘了,理由:业绩考核不达标(组图)
“曾经有位以后能夺得诺贝尔奖的教授放在我面前,
可是我们没有珍惜”
2022诺奖周落幕了,关注这项颁奖的人们可能会发现:
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菲尔·迪布韦克(Philip H. Dybvig)曾在2010年被聘为中国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
从2010年到2021年,任期长达十一年。
在过去的十一年间,迪布韦克每年夏天会来到中国,在西南财大工作一段时间。
与同济大学、上海交大、南京大学、西安交大及华东师范大学不同的是,
今年另外几位诺贝尔奖获奖者如卡尔·巴里·夏普莱斯、安东·塞林格、阿兰·阿斯佩,在上述这几所中国高校担任着名誉教授的职位。
所以,这几所大学在该校名誉教授获奖后兴奋异常,
变着花样的宣传他们与诺奖得主有着深厚的关系。
实际上,“荣誉教授”,是对学术界做出突出贡献的学者授予的荣誉称号。
其性质和国外发“名誉博士”差不多。这是一种很高的荣誉,但授予者和被授予者也没有合同上的约束,也没有义务。
也就是说,“荣誉教授”其实只是一个虚的名头。
然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菲尔·迪布韦克并不是名誉教授。
作为西南财大金融学院院长,他是实打实地在该校工作。
有着比其他几所高校更值得吹嘘的资本,在迪布韦克获奖后,西南财大竟然没有一句道贺。
甚至,装作不知道。
这是因为:迪布韦克去年被西南财大解聘了……
01
说出来都让人尴尬。
一名获得全球最有影响力奖项的顶尖学者,竟然会被西南财大解聘。
网传,迪布韦克被解聘的原因是他的“业绩考核不达标”。
去年考核没有通过,所以该校没有续聘他。
于是西南财大金融学院院长改由该校教授、博士生导师赵静梅担任。
西南财大没法广而告之向迪布韦克道贺,因为他的获奖与该校毫无关系,万一道贺就成了碰瓷儿。
这是中国距离诺贝尔经济学奖最近的一次,且只差了一年。
按理说,专业领域的人,应该能用专业的眼光看清哪一位教授、院长对金融学方面的贡献已经大到有机会获得诺贝尔奖。
但是,西南财大对迪布韦克教授的学术观点的高价值却认识得不够清楚。
因为国内特有的“非升即走”高校制度,一些真正踏实做事的学者,有时只有被开除的份儿。
02
还记得2021年6月,上海复旦大学发生的一那起耸人听闻的命案吗?
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在光华楼东主楼惨遭割喉,而嫌疑人竟然是同系的海归博士姜文华。
从网上爆料的嫌疑人姜某履历可以看出,他曾经也是成绩优异的佼佼者——
2004年复旦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学士;
2009年美国Rutgers University统计学博士;
2009至2011年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和Johns Hopkins University从事博士后研究。
姜某年轻时也应该是一个意气风发,学习成绩独占鳌头的优等生,前途本应光明远大。
难以想象,他和数学学院党委书记之间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
无论是何原因,都让很多海内外的科研工作者唏嘘不已。
王书记被害当天,是代表数学科学学院传达通知,他本人并没有决策权。
显然,当天发生的事情和王书记本人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
海归博士姜某杀人,一时间舆论的中心全都在国内“非升即走”的高校制度上。
甚至认为姜某是一个“老实人”,被大学逼得走头无路没有办法才选择杀人。
这种为犯罪者辩护的立场还有很多,但被割喉的王书记就有罪了?
首先,我们要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非升即走”。
“非升即走”制度,这一制度其实是来源于北美的Tenure-track制度。
即对助理教授进行为期六年的科研考核,时间结束不达到目标就立即解雇,成功了就能晋升副教授,拿到终身教职,不会轻易被解雇。
不过同样一套制度在国内外的出发点可以说是南辕北辙,国外的Tenure-track是为学者争取利益,会在考核过程中给予你一系列支持,让你最终能够留下来。
而“非升即走”出发点则是国内高校为了能在短时间内产出大量的学术成果,成果是“目的”,人是“手段”。
出发点不同就导致了这套制度的后果也是截然不同,比如通过率。
就拿姜某的母校罗格斯大学为例,Tenure-track的通过率超过90%以上。
但在中国的某些高校,Tenure-track的通过率非常低,甚至是个位数,138个人进去,只有5个人可以留下。
非升即走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确定的标准。
不论是三篇SCI,还是三篇CNS,只要在签合同的时候说清楚,什么样能升,怎么样得走,大家掂量自己几斤几两,有多大能力申什么岗位,愿赌服输,都不是问题。
就怕你合同上一句非升即走。
03
这是“非升即走”制度在中国遭人诟病的原因,复旦大学事件不是第一次引发学术圈对此制度的不满。
但现在很多高校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想要突破解决体制上的僵化。
复旦大学姜某杀人案到底和“非升即走”有没有关系,又有多大关系?
统计学领域有四大天王期刊,四大小天王期刊,一般评选教授和副教授都是按照论文发表来看。
姜某的履历很好,手握一篇四大,数篇四小,按理说评个副教授没有问题。
但大家忽略了这些论文发表的时间。
几乎所有的文章都是姜某在读博士和博士后期间在美国发表的期刊,在复旦大学任教基本上没有什么特别的科研贡献。
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人说他是学术成果丰厚?
过去的成绩决定你能够来到一个好的科研平台,现在的成绩又决定你的职称。
(知乎上的一些讨论)
固然,“非升即走”的制度有非常大的问题,很多学科的发展不能只看眼前的几篇论文,更多的是要保持长线的创新。
这也是为什么,华为等多家企业毫不吝啬在海内外高校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科学研究,短期来看,一定是赔钱的,但是长期的价值不可估量。
图源:微博
姜某与诺奖得主菲尔·迪布韦克的情况不同。
但是,国内高校的考核标准异常严格是毋庸置疑的。
借用网友的话说,诺贝尔奖得主都远远得不到要求,
即使是牛顿、爱因斯坦来了可能也只能端茶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