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09日 15.1°C-16.3°C
澳元 : 人民币=4.73
霍巴特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每周时事分析:“二十大”后,中国将如何与世界互动?(图)

2022-10-21 来源: FT中文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曹辛:中国当前正呈现出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理念与新形式对外开放并存的状态,“二十大”报告中也发出了对外开放的新信号。

每周时事分析:“二十大”后,中国将如何与世界互动?(图) - 1

在中共召开第二十次党代会之前,以及大会正在进行的这几天中,美国和欧盟均对中国表达了对立的立场乃至实际行动。

先是大会前美国对中国掀起科技战,对中国实行芯片围堵。紧接着,在“二十大”会议期间,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公开批评称,中国在过去十年里变得更具“侵略性”,这对美国利益和价值观构成挑战。同时,在本周一的欧盟外长会议上,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称中国正日益成为欧盟“强大的竞争对手”。外长会议前的一份内部文件则预计:“二十大”将确认中国未来在政治闭锁、经济与科技自立的情况下实施“内视型政策”,并可能扩大中欧“政治选择上的分歧”。这一切都在引向一个更核心的问题: 中共“二十大”之后,中国将如何与世界互动?

从当前态势来看,可以预见未来会出现一种封锁与部分开放并列的中外互动态势,当然这也取决于中国如何具体操作。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的开放

笔者认为,就中国方面来说,中国当前正呈现出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理念与新形式对外开放并存的状态,并以新形式的对外开放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这可以从“中国式现代化”理念以及“二十大”报告中就对外开放提出的新提法中看出端倪。

就“中国式现代化”来说,中国新华社的报道拿出了定义和内涵,即: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具体包括: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而中国领导人则对上述内容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解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显然,“中国式现代化”更强调中国国情,尤其是政治特征。但在中国经济实力居世界第二、并继续直追实力世界第一国家的背景下,西方很难对这一模式的现代化做出积极反应,尤其是美国这个也很关注对手意识形态特色的国家,与己对立的理念,是美国万万不能接受的。

但同时,中国在“二十大”报告中也发出了对外开放的新信号,包括在报告中的三个新提法中。

根据中新社10月19日的报道,这三个新提法是:其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这是党代会首次出现这个概念。根据前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的解读,“制度型开放”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通过不断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落实竞争中性原则等措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与世界先进规则、规制等接轨;另一方面,在开展国际经贸合作过程中,推动那些已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中国管理、中国标准等“走出去”。

其二,“加快建设贸易强国”,与“十九大”报告相比多了“加快”二字。

魏建国称,预计今后中国将与更多有意愿的贸易伙伴商签更高水平的自贸协定,进一步提高货物贸易零关税比例,让自贸协定更好地惠及中国外贸。

其三,报告提及“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这个概念也是党代会报告中首次提出。这意味着今后中国将更加注重将自身牢牢嵌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并与之深度交融,防止“脱钩断链”;在与发达经济体保持经贸合作的同时,更加注重与发展中国家密切贸易投资往来。

上述三个新提法标志着中国经济开放未来的方向,除了中国管理、中国标准“走出去”的提法西方可能感受复杂外,总体应该是正面内容居多,同时,这三个新提法的目的,无疑也是为了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实现。这一切也就预示了中国在大会后与世界未来互动的特征。

对华封锁与开放将并存

在上述背景下,未来世界在与中国的互动方面必将封锁与开放并存,基本特征是:与中国继续保持一般经贸往来,但鸡蛋绝不放在中国这一个篮子里,并注意平衡;在与中国的经贸、政治和外交互动中,会更注重政治上的考量和评估。德国近期的一项活动可以作为未来与中国西方互动的现实模式。

继2020年10月以APK数字化主办亚太德国商务会议(APK)后,德国将于今年11月13-14日再次在新加坡举行这一会议。该会议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平台,“加深对欧洲和亚太地区当前经济发展的对话,以及建立和加强个人和经济联系。”德国政府在《印度-太平洋指导方针》中承认,该会议是德国在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商业和网络活动,并宣布了其在联盟协议中的政治升级。德国总理朔尔茨已确认作为主旨发言人出席今年的会议。

显然,该会议的性质和地位类似于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广交会,但德国或者欧洲并未选择自己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中国作为会议举办地。分析认为,这是德国为了“在当前情况下以最佳方式管理风险”,这当然与中国密切相关。而且,新加坡的区域枢纽功能、高度发达的会议基础设施、必要的卫生措施以及当前的入境制度,都不比中国差,甚至比中国好。

如此,保持与中国的正常经贸关系,但同时必须要平衡,要拥有其他的替代对象,这就是问题的实质。

至于在高新科技以及其他具有战略意义的领域,包括外交、政治方面,未来西方对中国恐怕将以限制和封锁为主了,除非是交换。

同时,上述模式也取决于中国相关国家如何操作和运筹,毕竟世界也很大。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