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迁4高校只建雄安校区,河北:历史重演,意义何在 (组图)
本文转载自大道高校,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近日,首批迁入雄安的北京四所高校,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林业大学,对高校搬迁的事宜做出回应:不是整体搬迁,只是在雄安建立另一个校区,并且是在2035年之前完成新校区建设。
对这个回应,大家多少有点意外,尤其让河北朋友,感觉到似曾相识的一幕又要发生。
京津冀一体化,但不能再欺负河北老大哥了。
河北的高校布局已经够奇葩了,自己的名校在人家地盘回不来,别人的名校在自家地盘,不归自己管,到处都是高校飞地。
因为省内高校多次搬来搬去,导致高校布局很不集中,保定、秦皇岛都比省会石家庄的高校资源丰富,作为省会城市却没有像样的高校,这也不利于高教发展。
河北受京津的虹吸,已经不是三两天的事情,本身来讲河北就很难有机会培养出知名的高校了,不是河北没有经济实力,而是很难留住人才,与京津一墙之隔,人才都愿意去京津,不愿留在河北,要么就是选择南方环境好的地方,所以虹吸效应让河北伤害的不小。
华北电力大学的保定校区,还没搞明白怎么弄,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也是稀里糊涂,本以为雄安会为河北吸引新的和强势的高校资源,结果首批京迁四校的正面回应,又给河北朋友浇了一盆冷水。
这是要华北电力和东秦的故事再次上演吗?
在河北选择建立新校区,但不入乡随俗,还保持着京校的高贵身份,仅仅做一个有限的生源倾斜,这不是河北想要的。这样做不但帮不到河北,还会伤及河北的高校发展格局,打乱高校发展节奏。
现在的高校都是各省竞争的稀缺资源,高校的意义已经不是多招几个学生的问题,更大的意义在于,高校是人才都聚集地,是科研和创新的发动机,越是优势高校和行业名校,发动机的马力越大,对区域的带动和引领效应越明显,这才是争夺高校的内情所在。
京迁高校只是在雄安建立另外一所校区,这与华北电力大学模式无异,这样做既解决不了首都功能的疏解,也帮助不了河北的高教兴省战略。
学校还是北京的学校,只是占用了你河北的一片地方,在人家地盘,自然会在生源上给个人情分,但在管理上,尤其是协助地方搞科教崛起的战略上,怕是很难有作为,毕竟人家总部在北京,河北也没有给予资金支持,当然,即便河北愿意投入资金,也是名不正言不顺,根本形成不了合力。
最后的结局就是,河北迁入的高校越来越多,但跟河北也没啥关系,眼看着近在咫尺的名校资源,无法转化成地方发展的动力,这样的搬迁和疏解,又有什么意义呢?
本文转载自大道高校,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