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人生只如初相见—南弘分享与戏剧大师郭宝昆相识点滴(图)
在人生旅途中,一路上看过多少风景,又会与多少人擦身而过?能在茫茫人海中相识相知,是一种缘分;若还会成为良师益友,那就可被视为珍宝。
不久前,笔者与华人服务社老友潘南弘闲谈时,他回忆起与新加坡戏剧先驱郭宝昆先生邂逅的一段经历,往事仍然历历在目。
(图: 因拍摄儿童剧社话剧《裱》,潘南弘(右四)与郭宝昆(右三)结缘。)
南弘说:「读大二那年七月的一天,我在校园里行走时,无意间看见一位华人,样貌有点熟悉,像是当年参加儿童剧社时的一位老师,但不敢贸然相认。巧的是,几天后在唐人街购物时,在街上又遇见了那人,他正与他人说话,我便佯装路过,当听到他讲话的声音时,便确认是郭宝昆。于是我高兴地上前打招呼,并说自己在新加坡电视台拍摄儿童话剧《表》时,曾见过他因为他是导播。他听后也有了印象,我们两人便交换了住址和电话,相约来我家吃饭。 」
「周末时宝昆如约而至,我下厨做了白切鸡招待客人,边吃边聊了很多。原来他早在1963年就在澳洲国立戏剧学院(NIDA)攻读戏剧专业,回新加坡后在广播电视台工作。因获得NIDA奖学金,他又来澳深造半年戏剧艺术,刚到悉尼不久。 」
「因NIDA与新大相邻,我们俩熟悉后便常约见,周末则约一起吃饭聊天。九月中旬,当时悉尼华人有保钓运动,宝昆应朋友请求筹备演出为保钓运动筹款,因而需要表演者,也找了我参加合唱节目。让我佩服的是,从筹备到登台,前后仅两周时间,他就排出了一台有两小时的演出节目,有合唱、舞蹈、戏剧,还以『保钓』为主题创作了话剧。 」
「后来,我与同学们组织大学文化会活动,需要有场地,宝昆帮我们安排了一间NIDA的教室来用。 」
南弘接着感慨道:「若人生只如初相见,一切都是美好那该有多好啊!没想到在1976年却发生了不幸的事情:在没有任何审讯的情况下,宝昆被新加坡当局以违反内安法扣留,直到1983年才被释放。获释后,他依然活跃在文艺界,孜孜不倦忘我工作,因出众的才华和跨文化戏剧上的建树,七年后终于获当局颁发最高荣誉『新加坡文化奖』。于 2002年,他因癌症不幸与世长辞,时任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发表哀悼声明,称其激励了一代新加坡人。 」
南弘一边讲述、一边沉浸在与郭宝昆的回忆中:他为自己早年能遇上这位良师而感恩,也感叹世事的变幻、人生的悲喜。
南弘称赞道:「郭宝昆是新加坡戏剧界的先驱,也是开创多语戏剧的先锋。他的戏剧从来不乏异族同胞的参与,也以此来引起人们对新加坡生活的反思和讨论。而与宝昆相识的这段经历,对我的人生历程,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使我一直难以忘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