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教授:部分中国学生太急功近利,无法接受美式博雅教育(组图)
近几年,赴美留学的热潮持续不减,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大学课堂中的占比也越来越高,一个问题也随之而来:
美国教授的眼中,中国留学生的表现如何?
中国学生身上有什么优点,又有哪些不足?
瑞贝卡·卡尔(Rebecca Karl),自2003年起,担任美国纽约大学历史系和东亚系教授,中国问题专家,清华大学特聘教授,此前她曾在佛罗里达大学历史系担任副教授。
Karl教授认为:一部分中国学生尚未做好接受美式博雅教育的准备。
她曾在《大量录取中国学生在美国大学校园中播下不和谐的种子》“毫不留情”地指出:中国学生对她上课构成负担,因为她不得不为了他们调整上课形式。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任终身教授康毅滨则表示:
“中国学生聪明,勤奋,但也迷茫,功利心比较重,妨碍了他们的长远发展。”
这位教授直击光鲜的名校留学表象之下中国学生的“尴尬”处境:选择美国教育,却对美国大学的基础“博雅教育”缺乏理解与准备。
这不是文化差异的问题,而是教育本身的问题。
美国大学为何如此重视博雅教育?
美国大学的本科生在大学前两年必须修读一系列博雅(liberal arts)学科,包括哲学、数学、文学、艺术史、经济学、语言等。
其实,在美国,也存在着对通识博雅教育价值的怀疑,而在经济衰退时,这种怀疑会急剧放大,许多学生和家长可能倾向于选择在短期内可以获得明显收获的职业培训教育。
近年来,一些小型的文理学院已经在考虑关闭,或者已经停止了运营。
乔治城大学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通识博雅教育的回报不会很快,然而在未来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中,通识博雅教育的投资回报则相当可观。
乔治城大学教育和劳动力中心主任安东尼·卡尔内瓦莱指出,从长远来看,理想的就业准备包括职业相关领域的教育,辅之以通识教育,即培养学生拥有灵活的思维,以及更加宽广的知识面。
批判性思维、写作技巧、跨学科思考能力、具体课堂作业、实习经历——这些都让学生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充分准备,也同样是雇主们看重的能力。
中国留学生到底缺乏什么?
Karl教授认为,中国学生不理解批判性阅读和主动“分析”。
Karl教授发现,面对两三份来自不同视角或立场的有关同一个事件或主题的材料,对此进行综合或分析其中的差异的任务,中国学生往往倾向于选择与他们的理解更贴合、更舒适的解读角度。
在她看来,这不仅反映了中国学生在人文学科思维方式和技能上的欠缺,还体现出某种国家主义倾向:“有时,中国学生相信,他们应该选择一种对中国最有利的解读,并忽略文献中的其他内容。”
教授认为,正因为中国的应试教育,使得中国学生倾向回避博雅教育所要求的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使得他们去选择自以为对授课内容已经有所了解、有一定基础的课程,因为他们觉得,凭借自己的“应试”策略,他们更能取得好成绩。
“我上课是为了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或至少帮助他们获得独立思考的工具。”
中国学生执着于“正确的”答案,太害怕失败,造成他们在人文学科上很难取得成功。
人文学科的课程要求阐释的能力,而中国学生并不相信他们自己的阐释能力,而是试着去敲定一个标准答案,因此他们“仅仅是把我说过的话重复给我”,相信那大概就是“正确的”,就是“我想要听到的话”。
“优秀的标准不是客观的对与错,真和假,而是分析性的,更加主观的,但中国学生却不太容易理解这一点”,Karl教授评论道。
另外,中国留学生存在的更为严重的问题,则是“不知道什么叫抄袭”。
尽管学生手册、教学大纲,以及课堂上,学术诚信被反复重申,但作弊行为仍时有发生,而且中国学生比其他学生更容易犯这个错误。
Karl教授还对中国学生的学术英语水平提出了批评。
较于英文文献,中国留学生更喜欢读中文文献,“但他们并没有学会以适当的英文词汇和语言讨论这些材料”,“不知道怎样写合乎英语语法的作文”,甚至“希望在课堂上和写作中使用中文”。教授对此表示完全无法接受。
由于局限的专业化造成的对通识课的不适应,并不是中国学生的特例。
Karl教授说:“中国学生的独特性不在于他们的中国身份,而在于他们的数量。在很多美国的大学,因为中国学生数量庞大,看起来仿佛这就是中国学生的问题,但事实并非如此。”
不过,在学习人文学科有困难的学生中,中国学生确实占到了一大部分。
功利心阻碍中国留学生发展
除了Karl教授,不少美国大学教授也指出了中国留学生经常暴露出的共性问题。
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终身讲席正教授康毅滨一针见血地指出:
功利心阻碍了中国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他指出,普林斯顿的理念是学习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是一个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热爱的过程。但是,很多从小接受中式教育的学生,却是持有一种被动的心态:
希望自己一进学校,就有人指定一个课题或任务,通过研究课题、得出成果,再靠这个科研成果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
对一些中国学生来说,读书深造就像解数学题,答案必然存在,是固定的、唯一的,只要获得成果,就能拿高分。
这样从小培养起来的应试思维,已经在中国学生的脑中根深蒂固。
他们基础扎实、学习勤奋、上进心强、应试能力强、成绩优秀,但缺乏探索精神,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都比较弱,同时功利心又比较强。
康毅滨教授还分享了他们系的一名中国学生的例子:
在这名同学入学后没多久,教授就发现,这名学生并不喜欢做科研科研。
康教授和他谈话时,这名同学坦言,他其实早就发现了自己并不热爱科研,但从小到大,他都是第一名,身边所有人都希望他能考上美国的名牌大学,而申请普林斯顿,就是为了完成别人对他的期待。
其实这个学生在小时候对生物非常感兴趣兴趣,但因为长期浸润着成年人的价值观,他过早地把实验和名利、和事业捆绑在一起了。在康教授所在的分子生物学领域中,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并不是他们成功的标准,他们享受的是探索的过程,包括许许多多的失败和得来不易的成功。
他表示,从一些学生的价值选择中,他就能判断这个孩子未来能走多远。
中西教育的差异,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非常尖锐,但是又极为关键的问题。
留学家庭想换一条“赛道”,想在世界知名大学中收获更多,在未来走得更远,就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家长和学生都抛掉“面子”问题,尽量避免急功近利的心态;
留学生本人尽力改变思维方式,抛弃“应试教育”的惰性学会独立思考,相信自己的能力,敢于对“正确的”答案说不。
希望大家都能在留学期间学到更多,能在未来几十年的人生中,持续汲取着短暂留学时光带来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