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邮:基辛格一生毁誉参半!对外重利益轻人权、对内手段种水门案祸根(图)
本文转载自中央社,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今天辞世,享年100岁。基辛格在当代美国外交影响力超过所有历任国务卿及白宫国安顾问,却也毁誉参半。
从对共产中国敞开大门、策划越战终局到为国家利益支持许多独裁者而无愧色,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堪称美国外交教父。他所著「大外交」(Diplomacy)更是研究国际关系者入门时必读书目之一。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图)29日辞世。(路透社)
逃出纳粹德国的犹太移民 摇身成在美呼风唤雨
华盛顿邮报指出,作为一介从纳粹德国外逃的犹太移民,当时还只是青少年的基辛格1938年抵达美国之初几不会讲英语,但他凭借敏锐才智、对历史的专精和作家的技艺,迅速从哈佛本科生再成为哈佛教职一员,然后在华府站稳脚跟。
作为唯一曾同时身兼白宫国家安全顾问和国务卿的人,基辛格对美国外交政策的把控,除当过总统者外,鲜少人能和他比拟。
基辛格曾和前越共高层黎德寿密谈达成1973年的巴黎和平协定、促成美军自越战抽身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73年中东战争后,他著名的「穿梭外交」帮助稳定以色列与阿拉伯邻国关系。
身为一手推动尼克森历史性与北京接触及与苏联缓和关系的理论家,基辛格因多项改变世界格局的震撼性政策而积累声誉,却也成为攻击者的箭靶,挨批没有原则、不道德;由于怕遭抗议,当年基辛格没赴奥斯陆领受诺贝尔奖。
当时美国总统雷根(Ronald Reagan)和其他保守派人士抨击基辛格寻求与莫斯科和解是出卖美国价值;左翼人士不满他冷血般的实用主义,将战略利益置于人权之上。然小布希(George W. Bush)总统任内却盛赞基辛格是「美国最具成就和受崇敬的公仆之一」。
基辛格辞世 小布希:美国失去对外事务最可靠声音
惟国家利益至上 评价两极
美国资深调查记者赫希(Seymour M. Hersh)称基辛格与尼克森都是同一类人,「对因他们的决策与行动而牺牲的人视而不见」。
基辛格曾讲得直白「秘密任务不应与传教使命混为一谈」。著有基辛格传记的记者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指季氏「对权力和帮美国应对越战后遗症而创建新全球平衡具有天赋,却与美国民主的开放性和道德价值格格不入」。
范德比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学者史瓦兹(Thomas A. Schwartz)为写2020年另一本传记而于晚年访问基辛格。他发现即便挨批几十年,基辛格仍坚持自己的国际关系哲学,认为政治家只能在不同程度的恶之间做选择,而非善恶之间。
基辛格当年博士论文完成于美国摆脱韩战、与苏联冷战为政策主导的年代。为寻找适用的例证,他分析奥地利首相梅特涅(Metternich)当年是如何在拿破仑战败后的维也纳会议重建欧洲秩序,权力平衡因而成为基辛格信奉的圭臬。
按基辛格的说法,他是在1968年尼克森当选总统后接到一名幕僚来电,开启仕途。当时尼、季彼此都不认识,是由尼克森之前的参选搭档、共和党联邦参议员洛奇(Henry Cabot Lodge)牵线,引荐季氏出任国家安全顾问。
基辛格许多最重大工作都是秘密完成,经常在不知会驻地的美国大使下出访当地,他也像操纵其他人般操纵记者,使他成为媒体宠儿;在基辛格处于权力颠峰时,美国主流媒体对他已近乎谄媚。
当年尼克森厌恶记者,尤其对媒体刊出显出自政府内部爆料的报导,为阻止「泄密」,尼克森遂下令联邦调查局(FBI)监听记者与可能泄密者的电话。当纽约时报1971年披露美国政府越战期间连串欺瞒秘辛后,基辛格却比尼克森更愤怒,竟也加入下令监听媒体、文胆乃至国务院或国防部官员之举,种下水门案祸根。
基辛格过世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福特总统誉「超级国务卿」
促成尼克森访中 开启美国对华政策转向
华邮认为基辛格最重要外交成就应属促成尼克森1972年2月访问中国,开启美国对华政策转向并重塑全球权力平衡。当时基辛格在一次出访巴基斯坦期间装病避开随行的媒体采访团,秘密飞往北京为之后震撼世界的尼克森访中铺路。
基辛格第二项重大成就是1972年与苏联签订「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SALT I)条约,这在美苏两大核武强权于全球对抗的冷战期间实属难得。条约对反弹道飞弹防御系统和进攻飞弹的部署予以限制,有效促进美苏缓和。
基辛格第三项成就是1973年中东战争后的「穿梭外交」。他为确保以阿间脆弱的停火、稳定区域情势,1974年1月他11次赴中东推动脱离军事接触的相关协议,更在1974年春天展开为期34天的马拉松出访,期间16次造访耶路撒冷、15次到大马士革,穿梭6国。
基辛格手段娴熟巧妙又冷酷无情,他在尼克森第一任期间将当时的国务卿罗杰斯(William P. Rogers)架空,他与国务院与五角大厦内的次长层级建立私下管道,将罗杰斯摒除于一些最关键的决策之外。
传统学院派外交官出身的罗杰斯是到最后一刻才获知尼克森对华政策将转向,还被基辛格排除于尼克森与毛泽东的历史性会晤,堪称对罗杰斯国务卿生涯最严重羞辱,尼克森1972年连任后索性用基辛格接替罗杰斯的国务卿一职。
现实主义大师 晚年捍卫自己历史定位
在基辛格之前,美国国务卿一直都是基督徒白人男性。离开政府公职后,基辛格从事著述并在哈佛、哥伦比亚大学任教,也为一些大企业提供国际政策咨询。靠著基辛格这张招牌与人脉,为各地银行、保险、制药业间解决问题和建立联系。
今年7月,基辛格百岁高龄再次访问北京,受到中国高层热烈欢迎,称赞他是美国无与伦比的政治家。
基辛格生涯后半辈子都在捍卫自己的历史定位,称他所做的一切都是该做的事。
他年轻时所写道「政策是门权衡可能性的艺术,诀窍在于嗅出各种可能性的细微差异」、「想将此作为一门科学来行事必然导致僵化,能确定的只有风险,机会则是靠庙算」算是为自己做出的最佳注解。
本文转载自中央社,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