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2日 7.9°C-8.5°C
澳元 : 人民币=4.83
霍巴特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赖清德就职难见两岸关系缓冲期,延续蔡英文路线能抵御北京压力吗?(组图)

13天前 来源: BBC中文网 原文链接 评论4条

“作为台湾人,能够实际与处理台湾事务的大陆官员面对面交谈的机会并不多。如果我们不能把握这样的机会,好好交流两岸对彼此的想法,那么谁还愿意去做这样的交流呢?”今年20多岁的台湾大学政治学硕士在读学生詹宇翔,向BBC记者回忆自己作为前国民党籍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创办的“大九学堂”成员访问大陆的感受。

赖清德就职难见两岸关系缓冲期,延续蔡英文路线能抵御北京压力吗?(组图) - 1

詹先生2023年参加了马英九湖南“祭祖”之行,并在大陆拜访了多个民间及涉台官方机构。今年马英九再次率大九学堂成员访问大陆,更进一步在北京与习近平见面。

詹先生认为,在访问期间自己能和大陆官员就统独问题、历史沿革和两岸民意想法“婉转但不回避地讨论彼此心中最敏感的话题,希望能够增进双方的理解”。

但在又一个520(台湾新当选领导人通常在5月20日举行就职典礼)将至,民进党的另一位总统即将走上台湾最高政治舞台之际,詹先生与马英九冀盼的两岸交流,与台湾当下的政治主流以及民选领袖的执政实践似乎渐行渐远。

过去八年,在美中对抗加剧的背景下,民进党籍总统蔡英文率领台湾政治及经济逐渐朝着与中国脱钩的方向前进。即将接下总统大位的赖清德,亦多次表态新政府在外交及两岸政策上会依循蔡英文路线,固守台湾主权,同时与美国等国际盟友加强关系。

他在两岸和外交方面能抵御来自北京的巨大压力吗?

赖清德就职难见两岸关系缓冲期,延续蔡英文路线能抵御北京压力吗?(组图) - 2

图像加注文字,2023年大九学堂参访重庆都市规划馆。

新领导人与对岸难有蜜月期

蔡英文路线是什么?赖清德在掌握权力之后,又要如何依循这条战略方向?北京对台北的挑战及外交施压会持续且加强吗?这些问题都显示,即将正式成为台湾领导人的赖清德在两岸关系上几乎没有蜜月期,台湾内外的挑战似乎将接踵而至。

“蔡英文最重要的政治资产之一就是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关系,并提升全球对台湾的认识。这些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蔡英文在对中国政策上的谨慎平衡:坚守台湾的合法利益,同时保持克制,避免挑衅。当然,中国对外的好战态度亦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澜作用。”

这是中国问题专家,位于华府的智库“德国马歇尔中心”(GMF)亚洲项目主任葛来仪(Bonnie  Glaser)总结蔡英文八年执政的看法。葛来仪的评析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西方特别是与白宫往来紧密的学者如何评价过去八年台北的外交战略。但是,蔡英文毕竟即将离开总统府,接棒的赖清德,未来如何处理两岸问题,开启台北外交新页都将成为焦点。

赖清德就职难见两岸关系缓冲期,延续蔡英文路线能抵御北京压力吗?(组图) - 3

视频加注文字,台湾领导人蔡英文接受BBC记者傅东飞专访时,解释了她眼中两岸关系“维持现状”的定义。

赖清德过去数次强调,他若胜选,在外交两岸战略上,会延续蔡英文路线——后者被认为在外交议题上“亲美”,在两岸议题上拒绝“九二共识”但愿意在“民主对等”的情况下与北京对话,赖清德要如何做到?再者,北京过去八年对台战略强势,对外挤压台北的外交空间,赖清德坚持的蔡英文路线还能持续抵御北京的挑战吗?

据此,华府智库“大西洋理事会”(Atlantic Council)资深研究员蓝若思教授(Elizabeth Freund Larus)向BBC分析称,中国日后会持续施压台北,如同过去北京一直针对蔡英文的外交政策采取强硬手段,预计未来也会运用同等力度在赖政府的外交上。“可能再通过挖角台湾的一两个外交盟友来向台湾人表明赖政府的外交对台湾不利,但同时,中南海将欢迎国民党重量级人物和立法委员的访问,以示中国共产党是愿意与台湾交流的,但对象不是民进党。”

不过,台湾政治大学外交学系教授黄奎博则表示,对于外交而言,目前看来欧美少数国家对于台北的善意仍然有其限度。他认为,未来中华民国的正式邦交和参与国际组织将继续艰难,两岸关系方面,他认为赖清德向北京释出的“善意”仍不会获得中共信任:“中共应也不会与台北坐下来协商,而且短期内硬的一手将不会停止。整体而言,失比得多。”

无论立场如何,各界都仍认同两岸问题仍是赖清德执政下的重中之重,尤其台海紧张情势升温下,国际社会都在观察台北与北京如何互动,从蔡八年前上任初期的经历看,口口声声要延续其外交两岸策略的赖在此议题上很难享有“蜜月期”。如何处理艰巨的两岸问题?从赖清德刚成立不久的执政团队人事或可提供线索。

赖清德就职难见两岸关系缓冲期,延续蔡英文路线能抵御北京压力吗?(组图) - 4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两岸及外交议题,赖清德=蔡英文?

近两个月以来,赖清德陆续宣布内阁人事任命,分析称,尽管成员中出现了许多新面孔,但在外交防卫与两岸事务相关的重要职务上,多半都仍是蔡英文政府中的熟面孔。譬如,现任外交部长吴钊燮将转任国安会秘书长,现任国安会秘书长顾立雄将转任国防部长,现任国安局长蔡明彦将留任,外交部长将由现任总统府秘书长林佳龙担任。此外,赖清德的搭档、副总统萧美琴是之前负责对美事务的台湾驻美代表。

台湾舆论评析,赖清德新政的外交两岸人事布局,几乎全数沿用蔡英文任内的国安外交团队,这应该是向美国及对北京释放信号,表明台湾的美国及两岸政策仍不会有太大变动。

赖清德就职难见两岸关系缓冲期,延续蔡英文路线能抵御北京压力吗?(组图) - 5

图像加注文字,赖清德(右一)内阁在外交防卫与两岸事务相关的重要职务上,多半都仍是蔡英文政府中的熟面孔。图中从左到右依次是林佳龙、吴钊燮、潘孟安和顾立雄。

蓝若思教授向BBC解析,赖清德的内阁人选向北京和华盛顿传达了他计划紧密跟随蔡英文的中国政策之信号。她认为,赖先生保留了顾立雄和吴钊燮在外交国安角色上的职位,这是奠基在他们多年的外交经验,这既展示了赖清德对他们过往工作的信心,也表明这几年台湾外交政策上的连续性:“可以用一个词来总结赖清德的外交政策:三角外交。两岸关系冷淡,但台湾与美国的关系相当友好。”

前美国在台协会(AIT)台北办事处处长杨苏棣(Stephen M. Young)也向BBC解释,考虑到赖清德与蔡英文的紧密合作关系,并作为副手四年,他预计赖政府的外交两岸政策将与蔡政府有很大程度的延续性。杨博士告诉记者,虽然泛蓝阵营将会聚焦于他(赖清德)过去对台湾独立问题的发言暗示,但赖清德已数次表示将延续蔡英文路线:“就像蔡英文在首个任期担任总统时向中间靠拢一样。在我们的体制中,新当选的政治领袖在承担实际执政的巨大责任时,会悄悄地转向更负责任和传统的政策路线。”

“回顾八年前的蔡英文,她悄悄地放弃了一些早期的政策立场,转向一个对大批支持者有吸引力的中间偏左的立场。”杨苏棣补充说。有分析便认为,赖清德选择较为平和的知中派邱垂正担任陆委会主委,由郑文灿担任海基会董事长,是继续对北京表示不愿升高冲突、也希望在旅游等方面可以重启等意图。

不过,黄奎博教授表示,从外交部长到国安会秘书长等,都是蔡政府的要员,加上长期负责对美业务的副总统萧美琴,对于华盛顿和北京而言,由蔡英文政府延续而来的“新瓶装旧酒”团队,“可预测性应该很高”。“赖蔡二人都曾公开主张台湾独立,因此施政上“一定都会影响到下属官员的决策方向”。

蓝若思则告诉记者,赖清德选择林佳龙担任外交部长“有些奇特”。她告诉BBC,林佳龙并未如吴钊燮等人长期从事外交工作。不过,林先生过往协助蔡政府推动台湾新南向政策,因此预测台北外交上会优先考虑加速新南向政策。

北京的信号

过去,北京对台湾政治的强烈反应通常都与台独有关。中国坚称台湾是其领土的一部分,而蔡英文过去八年拒绝习近平2019年提出的“一国两制,台湾方案”以及以国民党执政时期提出的“九二共识”为两岸谈判前提,一直受到北京抨击,并以不断施压台湾外交为报复。

同时,台湾在野党及一些亲北京的舆论亦批评蔡英文路线是两岸关系冰冻的主因,他们认为蔡英文需要为台海紧张以及八年来10个邦交国与台湾断交负责。

赖清德就职难见两岸关系缓冲期,延续蔡英文路线能抵御北京压力吗?(组图) - 6

不过,许多分析指出,华盛顿及北京对台湾的实际反应将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台湾新政府采取的具体政策和行动,以及两岸关系的整体动态。

因此,有分析就认为,即便北京对赖清德并没有信任及好感,但赖清德多次表态将延续蔡英文路线,反而让北京对赖清德的两岸政策有预先评估的基础,减少误判。东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小笠原欣幸本周接受台媒《报导者》专访时预测,北京将继续对赖清德保持强硬态度,会有所行动,但不太可能使用武力或立即有过激的威胁行动。中南海可能在今年5月到11月期间每天、每个月都会针对台湾有一些动作,但基本上仍会等待美国选举结果。

曾任美国驻香港前总领事的杨苏棣则告诉BBC称,他预计北京会在赖清德上任后,便对台北开启挑衅和威吓行动,“但不至于真正发动敌对行动,因为拜登总统公开表达了对台湾在中国再次挑衅时的坚定支持。”

不过,黄奎博则告诉记者称,赖清德应不会在有关台独的立场中让步,中共因此不会再“听其言观其行”,也就是没有缓冲期,所以两岸关系将持续紧张。但黄教授也指出,两岸关系的变化有一部分系于美国总统是谁。因此,年底美国总统大选后,两岸关系的发展才将进入另一个关键时刻。

淡江大学陆研所荣誉教授赵春山也指出,“九二共识”应是“心照不宣的理解”(tacit understanding)。他曾经撰文分析称,这个理解该是建立在双方对“一中”的共同认知基础上,“各表”是各取所需,双方对此“互不否认而非相互承认”,因此争论有无共识毫无意义。赵教授曾担任李登辉和马英九总统两岸重要智囊,他向BBC说:“九二共识是一张通往连接两岸桥梁的通行证,不接受通行证就不能过桥。这意味着,不承认九二共识两岸就不会有对话,也容易产生误判,增加擦枪走火的可能性。”

台湾中研院社会所研究员吴介民则表示北京从来没有承认“九二共识”可以“一中各表”,“因为对北京而言一中各表就是两个中国——难道台湾要用主权来交换虚幻的一中各表吗?”

吴介民认为,就国际现实而言,美中只要持续对抗关系必然不好,而台湾作为西方盟友自然会跟着盟友的脚步,两岸关系也就不可能呈现北京渴望的方向。吴教授向BBC强调,当前多数西方国家对中国已开始转向采取“脱钩”或“去风险”政策,台湾也力图摆脱马英九执政时期对中国的依赖,因此,他说台北若不趁此契机去改善和西方盟友的关系,反而去增加和北京的联系,将来台湾要面对的情况恐会更窘迫。

赖清德就职难见两岸关系缓冲期,延续蔡英文路线能抵御北京压力吗?(组图) - 7

赖清德面临的挑战

回顾蔡英文执政八年下的两岸关系变迁,台湾选举专家小笠原教授向台媒指出,在台湾政坛之外,北京对台湾社会的影响力其实越来越大。他解释,在台湾年初刚结束的总统选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指标性事件,例如台湾村里长接受中国款待、媒体发布假民调、候选人涉嫌收受中国资金等。他预计中南海该会在台湾持续社会进行网路认知战等,并认为台北或可特别关注目前尚未有投票权的年轻“抖音世代”,检视他们是否受到平台内容的影响,并展现出与其他群体不同的对中态度。

网路之外,台湾还有年轻大学生,如同詹宇翔等人,也很积极的参与两岸交流,对于两岸交流持正面看法。詹先生说自己身处蓝营圈,都认同“大中华主义”。“我们认为中华民国按照宪法规定,其固有疆域包含大陆地区和台湾自由地区,也就是说,台湾和大陆都是中国的一部分,而这个中国就是中华民国,因此我自己的身分认同中也理应包含中国人。”詹宇翔向BBC强调。

詹宇翔的蓝营认同与赖清德及蔡英文的两岸政策有不小的差异,这也反映出赖清德要如何面对国民党作为台湾立法院多数党的困境,后者已经与民众党合作挑战民进党的政策。赖清德如何面对执政毫无蜜月期的局面?杨苏棣告诉BBC,要把事情做好,赖清德需要体认并一肩扛起执政的巨大责任,在立法机关中与泛蓝合作是可以的, “泛蓝”也需要尽可能的与民进党寻求共同点,如此一来才是负责任的参与政治,而非在选民面前呈现出顽固、制造政治僵局的反对派。

赖清德就职难见两岸关系缓冲期,延续蔡英文路线能抵御北京压力吗?(组图) - 8

图像加注文字,马英九2023在湖南大学说,在中华民国宪法上两岸都是属于一个中国。“我们是台湾,你们是大陆地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4)
Rachel_ZzZz
Rachel_ZzZz 13天前 回复
言而无信,欺诈成性的台巴
Julianne
Julianne 13天前 回复
上台就跛脚,跌跌撞撞,无所适从。
澳洲奢华岛
澳洲奢华岛 13天前 回复
政府权力受制约,最高兴的是老百信。
晚来天欲雪
晚来天欲雪 13天前 回复
维持现状就是独台啰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