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8日 5.2°C-6.9°C
澳元 : 人民币=4.81
霍巴特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中国集资逾3000亿扶持半导体,缺民企参与恐难与美国抗衡(组图)

19天前 来源: 美国之音 原文链接 评论4条

本文转载自美国之音,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美中科技战对期望和国际一流水平接轨的中国半导体产业构成沉重打击。中国决定集资逾3000亿人民币(约470亿美元)支持半导体发展。不过,有分析认为,由于缺乏民间支持,加上配套落后,此举未必有助于中国实现半导体自给自足。

中国集资逾3000亿扶持半导体,缺民企参与恐难与美国抗衡(组图) - 1资料照:一名工人在上海举办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检查中国科技公司中科曙光展示的芯片与自主字样的屏幕。(2023年7月5日)

简称“国家大基金三期”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5月24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3440亿元人民币,高于前两期基金,也是中国历来规模最大的半导体投资基金。

中国财政部出资600亿为单一大股东

公司由19个股东共同持股。中国财政部出资600亿元人民币,为单一大股东。根据资料,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分别出资215亿元人民币,各自持股6.25%,交通银行及邮储银行出资80亿元人民币,持股2.33%,六大国有银行均是首次跻身“大基金”股东。

毕业于山东大学、现居澳大利亚的金融学者司令对美国之音表示,相信中国是希望“大水漫灌”,让半导体产业在国家资本所谓长期“滋养”下,能在某种程度上与美国为首西方国家的半导体抗衡,但是,从“大基金”要推出第三期看来,其效果并不如人意。

司令说:“事实上,过去多年中国发展高新技术行业,一直未能摆脱对于西方国家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盗窃行为,想要弯道超车或者一直想要走捷径。在需要长期积累的工业领域和第三产业服务业当中是没有弯道超车一说的,必须踏踏实实一点一点积累。采用极权模式来发展IT(资讯科技)高新技术领域,注定(中国)不可能在这个领域中和欧美国家并驾齐驱。”

司令说,中国民间始终对政府缺乏信心,不愿意出钱投资高新技术产业。

司令说:“也就注定中国在发展芯片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当中,企业无法得到来自中国政府明确的支持信号。即使中国的民间有人或有一些群体,想要依靠自己的原始创新技术,贡献自己真正的力量,也不敢相信中国政府会长期信守承诺,有良好的政府信用。他们(民企)既没有信心,也看不到前景。”

2022年,美国商务部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美国企业向生产先进晶片的中国工厂运送设备,阻止芯片技术流入中国。北京则讉责美方向中方实施单边制裁。外界相信,中国设立“国家大基金”旨在应对美国的制裁,减低对海外技术的依赖。

接受美国之音专访的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国际经济所副研究员戴志言表示,半导体产业与IC(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和代工厂密不可分,目前看来,中国难以出现足以和美国相抗衡的体系。

戴志言说:“其实它们(中国)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能力一直不错。在它们(美国)还没有封锁之前,其实这些芯片的工艺水准或者设计的精密度也不会很差。但是,从被封锁之后,它们会遇到更多挑战,因为你的设计工具被限制了,厂商来这边的协助也开始受限了,拉长了它探索、学习的时间。虽然中国的IC设计公司持续在推新产品,但是就结果上来看,它还是落后于西方同类产品大概两个世代左右。代工这一块也需要经验的积累。以三星为例,代工的业务并不特别强大,中间也需要磨合的时间,甚至最后芯片出来的时候,也要考虑它的性能、表现是否能够如同交给台积电或台湾厂商生产的那样稳定。”

港媒:中国制造2025可望达标

中国2015年提出“中国制造2025”,目标是在10年内实现中国制造业的自给自足,透过提升制造业的科学技术,生产高品质、高价值的产品。香港《南华早报》上月整理过去10年出版的官方书籍和其他权威消息来源,整理计划中提出的260多个目标,涉及机械人、农业设备等10个关键领域,数据显示“中国制造2025”中超过86%的目标已经实现,其余部分目标有望在今明两年间完成。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本地汽车芯片供应仅占10%左右。据《日经亚洲》5月16日报道,中国当局正敦促本国顶级汽车制造商到2025年要把芯片的本地采购比例提高到四分之一。

台湾学者戴志言对于中国制造业明年可望实现自给自足的说法有保留。戴志言说:“如果从计划管理的角度来看,那当然可以宣称‘我们已达标80%、90%’,但问题是,它要竞争的对手其实也是在往前跑。当年制定2025的时空背景,它所定下来的技术指标也好,或者性能指标也好,跟目前最新、最好的技术来相比是有落差。至于制造设备要国产化,这一块从以往的角度上来看,也许是对的,但是,站在前瞻性的角度,也许跟它宣传的东西又不一样。并不是说做了出来就可以达标。如果在商业应用上无法达到一定规模的产量、有竞争力的成本结构,其实,这个东西做出来,不管是在哪个市场应用,都会面临比较高价的问题。”

“大基金”三期或重点投向人工智能芯片

“大基金”一期和二期分别在2014年和2019年成立,主要投资在集成电路产业,而第三期在美国对中国芯片和人工智能产业技术限制升级的背景下成立,规模远超一、二期。有分析相信,“大基金”三期有机会重点投向人工智能(AI)芯片、光刻机及光刻胶等领域。

台湾励志协会(ITA)执行长赖荣伟对美国之音表示,“大基金”一期比较针对半导体产业的下游,从第二期开始转向中上游。之所以成立第三期,很有可能是因为首二期成效不佳。虽然台湾也计划未来10年注资3000亿新台币(约93亿美元)支持本土芯片产业,但赖荣伟认为,两岸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模式截然不同。

赖荣伟说:“谈到半导体产业,台湾一开始也是政府主导、介入。政府一开始的确是用资本、用人投入进去,可是到最后都是向市场发展,可以允许有国有企业,也允许所谓民间企业,而且还乐见民间企业壮大。”

赖荣伟相信,北京集资数千亿元扶持半导体产业,终极目的并不是挽救经济,而是确保政治稳定。

赖荣伟说:“因为只有社会上所谓的私营经济发展起来之后,它们才知道市场真正的需求。中国的主事者都是党国的政治官僚。你投资AI,投资高科技,其实就是希望用电子科技这些东西监控中国内部越来越多人对你的不满意,说到底,它就是过去计划经济的影子。你要投资什么产业?投资哪个产业最重要?都是中共党政干部,都是政治局常委,甚至习近平说了算。”

赖荣伟说,尽管中国投入庞大资源扶持半导体,但缺乏竞争和创新精神始终是致命伤。

赖荣伟说:“你自己要搞供应链,可是产业的水准又不高。没有自由、竞争就不会有创新。中国在打压民营经济。这几年民营经济比较象征性的代表纷纷中箭下马。半导体高科技行业是多年来全球化分工的结果。中国是正在努力往上的发展国。在几年内,你要靠钱来堆积整个半导体产业链的供应链,就历史轨迹来看是非常不符合常理的。”

本文转载自美国之音,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4)
桃新月
桃新月 19天前 回复
井底之蛙,华为都在弄 3nm 了
茶茶玥
茶茶玥 19天前 回复
以前也不是没投过,比如汉芯,龙芯,紫光,都制造了一帮骗子。这种国有体制没办法管理高效的大公司
Nickyyi
Nickyyi 19天前 回复
那美国怕什么?!
躲躲茶
躲躲茶 19天前 回复
如果华为不行,为什么还要制裁,美国已经遥遥领先怕什么?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