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尼姑庵,天黑后必须遵循一条死规定(组图)
在四川高原的深处,藏着一方世外桃源,这就是国内最大的尼姑庵——亚青寺。
满目皆是红色的小木屋,宛如绽放的红云海,洋溢着虔诚的气息。
近2万名来自五湖四海的女性修行者就居住在这些小木屋中,日夜潜心修习佛法,所以这里也被称为“女性的净土”。
但这片宁静的净土中,却隐藏着一条神秘的"死规定"。
每当夜幕降临,所有修行者都必须遵从这条规定,否则将受到严惩,甚至被赶出寺院,毫无例外!
这条规定到底为何如此森严?让我们一探究竟。
亚青寺的历史与创始人
上世纪80年代,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一片寂静的山谷中,一位虔诚的藏传佛教大师阿秋仁波切开始了一项特殊的事业。
在这片世外桃源般的所在,他创立了一座名为亚青的寺院,旨在为藏区女性提供一个修行之所。
阿秋仁波切出身于西藏一个虔诚的农家,从小便对佛法有着极深的热忱。
年少时,他离开家乡前往拉萨的大寺院求学,在那里潜心研修佛法,渐渐成为一位临济宗大师。
然而,在藏区保守的社会环境中,无论是僧侣还是平民,女性的地位往往远逊于男性。
阿秋仁波切深感痛心,认为这不符合佛陀平等慈悲的教导。于是,他决心为藏区女性建立一座专门的修行之所。
经过多年的考察和准备,阿秋仁波切选定了白玉县的这片遥远山谷作为亚青寺的所在。
这里地处偏僻,但环境宁静秀美,非常适合修行。
1985年,亚青寺正式落成,成为中国首座规模宏大的尼姑庵。
阿秋仁波切发愿将这里打造成女性平等修行的净土,欢迎所有希求解脱的觉姆前来。
消息一传开,便有越来越多藏区妇女踏上朝圣之路,来到亚青寺找到属于自己的修行之路。
亚青寺的“觉姆”
亚青寺坐落于四川甘孜州的高原绿洲之中,是一处世外桃源般的净土。
这里汇聚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数万名修行者,她们脱离了红尘的烦扰,投身于虔诚的佛门修行,也被恭敬地称为"觉姆"。
觉姆,在藏语中意为"出家的女众",寓意着对女性智慧和品德的认可。
在世俗观念中,女性常被贬低为次等地位,但藏传佛教却视之为平等的生命,值得被尊重和膜拜。
正是这份独特的包容,吸引了大批觉姆前来亚青寺,开启一段虔诚而崇高的修行之路。
作为觉姆,她们背井离乡,远离尘世的纷扰,全身心投入佛门修行。
有些人是因情伤而剃度,有些人是为逃离家庭的不堪,更多的是出于对佛法的虔诚向往。
不同的缘由,同一个目标--在这净土之地,洗涤尘世的烦扰,获得心灵的升华。
作为中国最大的尼姑庵,亚青寺虽然对外开放,但对内部的管理依旧严格有加。遵守清规戒律,是觉姆们的必修课。只有谨守戒律,方能在这里安心修行,净化心灵。
虽然亚青寺对外开放,但所有觉姆皆生活在一处遥远的"觉姆区"之中。
这里环境清幽,远离寺院的喧嚣和游客的打扰,是她们修行的绝佳所在。然而,这片区域也被严格的规矩所管理,凡事不经允许,不得擅离。
在觉姆区内,满目尽是一间间简陋的红色木屋。这些木屋由觉姆们亲手搭建而成,虽然寒暑难免,却与她们的出家生活状态相得益彰。
有的木屋只能容纳一人,正适合冥想沉思;更多则可以让三五好友相聚,彼此砥砺、互相勉励。
除了琐碎的生活劳作外,诵经学习乃是觉姆一天中最重要的事务。
她们从天未明便开始冥想打坐,待天色微亮后,再汇聚于大殿集体诵读经文。不论寒暑酷暑,这一日课从不间断,直至夜深才放松休息。
在亚青寺,每一个觉姆都怀着成为"活佛"的志向,因而更加刻苦钻研佛法经典。
她们聆听堪布大师的教导,参加艰难的"大圆胜慧"讲修,甚至会长期闭关冥想,切实地将自身与佛法的理念合而为一。
生活虽然质朴,但依然严格有制。一旦天黑,觉姆们就只能呆在自己的区域,不得随意外出游荡,更不能在寺院商店消费购物。
这条规矩不仅是为了保持修行环境的纯净,更是为了防止她们被世俗的欲望所干扰。 生活就是一种修行,修行则是生活的全部,这是觉姆们的座右铭。
虽然条件艰苦,但她们依然乐在其中,朴素而纯粹地追求内心的升华。
也正是这份执着,让亚青寺成为一方世外桃源,吸引千千万万追随佛法的善男信女。
亚青寺不设门槛,只要虔诚向佛,任何人都可以在此出家为尼。这份包容造就了一批批觉姆的诞生,使得这里成为当之无愧的"尼姑聚集地"。
如今,亚青寺内已有两万多名觉姆,她们用生命诠释着一种平凡而崇高的信仰。
曲终人散,日出而作
在亚青寺,觉姆们的生活作息严格按部就班。每天黎明时分,一声钟响便是清晨的号角。顷刻间,整个寺院活络起来,无数觉姆自小木屋之中走出,汇聚于大殿。
她们或跏趺而坐,静心冥想;或诵读经典,洗涤心灵。待至天色微亮,这时的大殿已者者众生,宛如佛国华藏。
晨课毕,觉姆们回到食堂,用早膳。亚青寺向来勤俭持家,僧人的饮食皆是白面馍馍、素粥和清水。
直至酉时,她们才会再次进餐,如是循环,日日如此。
上午和下午,觉姆们的主要时间便是钻研佛法。她们或在殿堂聆听高僧开示,或在室内潜心研读。佛法博大精深,她们殚精竭虑,唯恐一字一句被忽视。
除学习之外,劳动亦是觉姆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寺院的日常运转,她们每日皆有例行公事,从洗衣做饭到打扫卫生,应有尽有。更有甚者,凡寺院的重体力活计,无一例外,全由觉姆们独当一面。
纵观亚青寺的清规戒律,有几条尤为森严:不允许夜游;不允许违背礼节;不允许私自外出。违背者,将受到严惩。
禁止夜游的原因,实出于安全考量。亚青寺三面环水,夜间黑暗笼罩,外出颇为凶险。
一旦遭遇意外,在这人迹罕至之地,救援唯恐渺无音讯。为了避免不测,亚青寺明文规定,日没之后不得擅自外出。
另一条规则,则是要求觉姆时刻举止遵礼。她们不可穿着黑色僧袍,亦不可以从下而上地穿衣。黑色在藏传佛教被视为邪恶的象征,而下身亦被视为不洁之物。
因此,穿衣的正确方式,理应是从头到脚、由上而下。 最为严格的,莫过于对私自外出的禁令。
觉姆若欲离开寺院,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均须向寺院请假,获准方可。若不闻不问,擅自而行,回寺之路将被紧紧拦阻,甚至丧失在亚青寺修行的资格。
这些规矩看似森严,却非全无原因。亚青寺作为净土,自当远离世俗的喧嚣。
任何违背寺规的行为,皆会玷污这里的清净气氛。更甚者,觉姆们往往年富力强,容易被人世的诱惑所惑。
严格的管理,不仅是一种自我约束,更使她们的身心时刻保持单纯。
前路虽远,但心向阳光 除了日常的清规戒律,亚青寺还会定期对觉姆们进行更为严苛的考核——闭关修行。
此乃觉姆们步入更高修行层次的必经之路。 闭关期间,觉姆无家可归,只能栖身于狭小的木屋之中。
这间小屋,仅能容纳一人,上无遮蔽,冬天干冷彻骨,夏日酷暑难熬。供给也只有最基本的食物和水,别无他需。
在这种孤独与艰苦的环境中,觉姆们将时间全部用于冥想禅修。她们需在此环境中坚持数月,直至通过寺院的考核,方可重返寺院,进阶为更高层次的修行者。
这一过程,对觉姆的意志力是一次极大的考验。然而,她们没有一个人会质疑或厌烦,这就是修行的代价。
只因为,她们对佛法的虔诚,远胜过一切苦难。 亚青寺之所以能够成为藏传佛教中的净土,除了其遥远的地理位置之外,清苛的修行环境和严格的戒律才是根本原因。
正因为有了这些,才能够吸引那些虔诚向善的觉姆前来,构筑起一方脱离红尘的世外桃源。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亚青寺的一些规定或许过于严苛。
但归根结底,这些规定都是寺院话事人为了维护寺院纯净的修行环境而做出的无奈之举。
只有摒弃世俗的杂念,才能够净化心灵,达到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
正如古人所言:"亲贤臣孝子,则民兴仁风;远佞幸邪僻,则率由径路。"
亚青寺并非完美,但它所体现的古老智慧,正是人世间一股纯净的香火,值得我们永世向往。
中国最大的尼姑庵
在这片世外桃源中,她们终于获得人生的自由,不再被世俗的重担所累。
亚青寺的大门向所有觉姆敞开,不分门第贵贱,只要虔诚向善,便可在此修习佛法。 亚青寺的修行极为严格,弟子需遵守诸多戒律,但这并未阻挡觉姆前来的脚步。
相反,亚青寺正是因其纯净的修行环境而声名远播。来自全国各地的觉姆蜂拥而至,很快便将这里填满。
如今,亚青寺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尼姑庵,容纳了两万多位女性修行者。
在这片偏僻而宁静的山谷之中,时光似乎静止了脚步。觉姆们在这里劳作、诵经、参禅,过着与世无争的简朴生活。
她们摆脱了世俗的羁绊,在佛法的指引下追求内心的自由。
亚青寺成为都市喧嚣之外的一片绿洲,给世人留下了一份恬淡安宁。
在当今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亚青寺的存在犹如一股净化的泉水,提醒着我们回归心灵的初衷。
它开创了一种独特的修行生活,突破了世俗的框框,将女性从苦难与羁绊中解脱出来。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阿秋仁波切这位慈悲大师的远见卓识。
他用自己的行动彰显了佛陀平等大慈大悲的精神,让我们看到了修行者宁静祥和的另一种生活方式。
总之,亚青寺在当代社会绽放出独特的光芒。这里吸引着众多女性投身修行,追求心灵的升华。
在这座宁静而祥和的佛门净土中,觉姆们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展现出修行者独有的淡泊与智慧。
亚青寺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宗教生活方式,成为当代喧嚣世界中的一股清流,值得我们珍惜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