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8日 5.8°C-6.9°C
澳元 : 人民币=4.8
霍巴特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那一缕光,照亮你我前行 - 家庭法庭审感言

8天前 来源: 顾明出庭大律师 原文链接 评论1条

久未写文章,一则所思想表其实较多,但提笔时不禁感到无从下笔。其实感悟良多,希望能够分享,不敢说有益处,但如果在黑暗中,能够带来一些光芒,那么愿意传播这一缕光芒,因为这一缕光芒,实实在在地是发自内心的感动。

做出庭律师以来,其实是比较辛苦的,因为面对的是大量的文案阅读,时间也是非常的紧迫。但工作到最后,出庭时,内心却是,衣带渐宽终不悔,蓦然回首,即见她在灯火阑珊处。

如果被问道,英文非母语,国内工作中途出国,你仍选择了成为出庭律师(Barrister-At-Law)(与事务律师 (Solicitor) 相区别),是为何由?可以说是命运的带领,顺其自然。机缘巧合遇到我有30年检察官经验的导师的带领,在他的鼓励下,我选择了出庭律师这一条路途。然后,在并非完全自愿的情况下,还是尽力地准备出庭律师的考试,最终通过。但其实为什么选择这条路,我并非完全的清晰,只是觉得,即来之,则安之。在其中,有困惑,也有很多选择上的左右,好比是暗夜行路,脚下有路,则顺路而行,但并不知通向何方。

带着些许的迷惘,不时地处理案件,大约也是公事公办。然后,从事务律师处受委托接收到一件关于孩子抚养权的案件,需要准备庭审。此案,初读,感觉委实繁杂。约千页的材料,非常的纷繁复杂,父母双方的宣誓词,针锋相对,事无巨细,洋洋洒洒,委实写了几百页,再加上更类的佐证材料,历时多年的执法机关的记录以及其实的材料,更是异常的复杂。其中对于我的当事人的指控,触目惊心,令人辗转。在丰厚的材料面前,从孩童的最佳利益出发,是否还有辩护的空间与必要,那么,事情的真相如何,熟是熟非?委实难以决断。但抱着一定向法庭尽责之心,为客户尽职之心,一页页地读下来,虽然可以有捷径,只看主要的材料,但细节往往是关键所在,逃无可逃,也无捷径可走,如此,差不多耗时约两周时间,总算,把双方的情况,完全地梳理了一遍。虽无必然的把握,却是,心中有了决断,依据大量的旁证材料,以及当事人的誓词。初读,潦潦知大意,再读,却感觉作为一名父亲而言字字血泪。内心不禁侧隐之心由然而升。于是,详细地准备了交叉盘问的方案,将所有材料综合,从多个方面,列出核心问题,誓必在庭上当众拆穿对方的虚假之处。

待到出庭之日,与当事人见面,更感觉到其诚恳的态度。他更提到,未料到我对于他的材料如此细致的阅读。在法庭上,面对对方的大律师的交叉盘问,他坦率,如实地不回避一切问题。由于经过多年的困扰,特别是面对大量的调查,也可以说是心力疲惫。但其态度异常诚恳,并且对于孩子,作出了大量的牺牲,承受长年的压力。他本可轻易地在任何一地,找到任何一份职业,并开始他的新生活,不必面对如此地不断地指控,但他的选择,如同是负重前行,为的是一份父爱。诚然,他的生活曾经存在污点,但他这几年的选择,背负的压力,他给孩子的父爱,是非常的纯净。如果说在我阅读材料时,有几分的把握,那么在我看到当事人法庭交叉盘问时的表现时,我已经是确定了我的判断。但是,此时,对方大律师对我方当事人的态度极其强硬,用词也是非常的指责,语音非常的大,并且极端时居然指令他将头转向。此情此景,与发生纠纷时的情景相仿,免不了勾起当事人的回忆。当庭交叉盘问时,几度落泪。此时,下定决心,不可让当事人继续受此影响。次日,在当事人入庭前,即向法官呈情,本着当事人的情况,以及他当日心力交瘁的情形,亦是为了孩童的最佳利益,不可让当事人再受心理二次折磨,结合本案的具体情况,有相关测验并未完成,提出中断庭审,继续完成相关测验评估,再作决定。并且直接向法庭指出对方大律师行为争议之处。法官宽大,准予休庭,由当事人考虑是否继续进行。当事人决定继续进行,后继庭审继续,多次给予指令休息,并给予对方大律师指令调整问题,对方大律师态度亦有所缓和。庭审得以继续。但待到第三日,时临周末,庭审仅进行一半,剩余庭审延期三月后再审。

此举亦给当事人带来不少的压力,因为需要继续承受煎熬三月,并且对于我作为他的代理大律师,也存在记忆可能遗忘,需要再次进行恢复的问题。并且,准备再三,却无法进行交叉盘问,也是感觉不无遗憾。法官宽大,在颁布临时命令时,对于诸多细节一一考虑到位,避免可能在三月中引发继续的不实指控的可能。待到出庭时,唯有眼神鼓励当事人。虽然庭审进行一半,不无遗憾,但是,终究是让当事人避免了再次的心理伤害,并且法官大人的宽宏之举令人不无安慰。再者对于此案的判断,经过交叉盘问,总算是有所定夺,所以内心亦是有所交代,安定不少。待到驾车从外地返回途中,意外地从后视镜看到灿烂的落日,倒映在后车前方,突然两道彩虹,突然间感慨万千,热泪盈眶。

三月时日,所过甚快,中间亦处理多项家庭法庭审。准备的繁杂以及最后的程述,自不必说,亦是另有一番经历。待到此案开始时,即是有其他事务,以至于对于到外地出庭甚为不便,所以联系事务律师,是否可有转折,但此案较繁杂,其他出庭律师难以理解其中的细节,所以,我唯有全力准备再次出庭,乃至庭审前晚直飞另一主要城市。

次日开庭时,我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对对方开始交叉盘问。我亦有注意到其可能的心理健康因素,语气较为和缓,虽然问题仍然尖锐。一轮下来,我方占据有利位置,在几项关键问题上,颇有建树,考虑到对方的心理状况,中途休庭。待到再次开庭时,在几项关键证据的验证上,我方事务律师却未交上,以致我的文件中的索引与法庭具有的索引完全对不上。法庭不得已休庭,我方事务律师的忙碌自不必说,途中几次法庭催促,自不必说,但不得要领。待到再次开庭时,仍未准备好。由于法庭时间宝贵,我方自不可继续延误时间,于是我跳过所有相关处,继续进行盘问。对方当事人,随着盘问的深入,慢慢地从开始的由于我方材料问题带来的轻松之处,转入凝重之处,努力思索回答。待到之后,对某一客观证据的存在,在回忆到自身的主观判断时,不禁潸然泪下。我轻声提示法庭,并与当事人交流,以便照顾其情绪,且一度暂停,以便其恢复。待到继续进行时,我面对异常明显的问题,进行总结性交叉盘问,却是义不容辞,职责所在。当日庭审告一段落,内心比较欣慰,感觉,主要要的内容以及问题的揭露,终于得到法庭的聆听。对于第二日的庭审,早早休息,凌晨1点起来,撰写总结陈词,直至日出,乘即早餐,赶赴法庭,却是不感疲惫。

此日,在进行完主要当事人的交叉盘问后,继续对她方的其他三方亲戚证人进行盘问。第一位证人,在交叉盘问中承认宣誓词中某项内容的不正确,那么他言语的信用度自然存疑。第二位证人,基本坦然直接,但其内容在交叉盘问中明确地印证了主要证人在法庭上的某项证词的不真实性。第三位证人,则是因为其证词内容并非关键所在,我方并未进行过多的盘问。然后,是对于家庭报告撰写者的交叉盘问。对此,我早有预备,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旨在确认其对于我方当事人有利结论的表述,另外,对于其中存在疑点及不确定处,需要法庭进行判断,但由此可能产生对双方心理状态的推论处,进行了主要的盘问,但点到即可。接下来,对方大律师进行了一番洋洋洒洒的盘问,已经时至下午5时左右。至此,我从凌晨1点开始,到下午5时,约16小时,历经案件准备,撰写总结陈词,交叉盘问5位证人,却仍不觉疲倦。由于时至周五,法庭本已经是决定,再次延期,择日进行总结陈词,但因为个人安排原因,所以法庭同意我方先行进行陈词。此时此刻,我站立法庭,背对双方旁观的亲戚朋友,以及面对法官和两名法官助理的注目凝视,沉静片刻,一时思绪成千,千言万语,以及历时一周包括当天发生的庭审内容,以及证据、要全部地放入此总结陈词内。那么又从何说起呢?但无论所说何言,心之所感,乃是最能说服人心,需要无畏的精神,能够真诚,有理有据地表述论点。那么,当事人这几年所受的煎熬,这三个月的庭审的煎熬,现在化作这最后一小时的总结陈词,内心突然有感而发。于是,在递交了严格按照法律规范书写的书面陈词的基础上,对对方的证据、不实指控、虚假陈述,乃至对当事人的影响,当事人作为一名父亲这几年所受的煎熬,乃至他的真实的态度以及彰显的父爱进行了陈述。我还记得,作了一个比较,尽管双方都是要照顾孩童,但我方即是在生活的磨难前负重前行,靠着父爱,远离家乡,在本可轻易获得更容易的生活下,放弃移居,为的是与孩子生活在同一个城市可以照顾。并且他的性格,并是生活中的一个榜样。反观母亲,却是在自己仿佛如落水之人的情况下,硬抓住孩子,要完全剥夺他与父亲相处的机会,并为此对父亲进行大量的不实指控。那么从孩子的最佳利益下考虑,从证据出发,必须维护父亲维护孩子成长的权利。

当进行法庭表述时,我对当事人的处境有感,不仅有所哽咽,但更是直指对方对父亲与孩子关系历年来造成的伤害。待到陈词结束,法庭休庭,不意对方大律师与我友好道别,来日再见。由于整理装具,待到步出法庭时,却见当事人早在门外驻立,与我深切致谢。我与他双目对视,互相道别,并未多言。待出得法庭时,前所未有的心情宁静与如释重负,至此,我明白,我在法庭所言,无论来日结果如何,令其内心得到释怀,因为他所思所感所想,均已完整向法庭表述,由法庭进行公正判决,但于他却并无遗憾。并且我在法庭的表述,亦令他的内心得到极大的慰藉。于我而言,则是,深切地体会到,当事人的品格,虽有过往缺失,但瑕不掩瑜。其负重前行的坚持,实在令人感动。能够为此付出我所有的时间与精力,实在是一件幸事,亦是对我付出所有的时间及精力至此的慰籍,可谓不虚此行。至此,我方明白庭审的目的以及我作为大律师的追求,乃是带给当事人心灵上的慰籍,让他们的内心得到栖息。此日的感动,自不必说,我从事各类工作几十载,但唯有当日,方真切感受到负重前行的人啊,心中的那一缕光,虽然弱小,但照亮了前方。

此文的写作,严格来说,只是感言,并非案例讲述,所以不列出任何细节。但望能为,期望未来成为华人大律师的同仁,华人读者,包括我自己,留下一小处,值得思酌之处,不忘初心,努力前行。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1)
随遇而安的人
随遇而安的人 8天前 回复
如果是当地出生或者幼儿园就进入澳大利亚语言环境的……那么,作为出庭律师还有可能语言辩论击败对方…否则习惯用语包括澳洲俚语…和快速应用的法律专业术语巧妙恰当的…估计和对方大律师难以…希望这篇文章的效果……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