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8日 5.6°C-5.9°C
澳元 : 人民币=4.82
霍巴特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国运之战,中国设立史无前例新机构

3天前 来源: 马江博说趋势 原文链接 评论2条

中国设立史无前例新机构!背后是大国博弈加码,财富加速

一叶知秋,时代信号。

国运之战,中国设立史无前例新机构 - 1

国家一个史无前例的部门最近成立了,而背后是一个时代的新信号,更是大国博弈的加码和财富创造的加速。

最近国家工信部高新技术司成立了一个独特的新部门:“未来产业处”。

感觉是不是充满着科幻感?不明觉厉扑面而来。

中国工信领域的权威官方媒体《中国工业报》说,此次“未来产业处”的设置,是国家部委首次为未来产业专门设置业务主管机构,意味着未来产业已进入国家产业布局规划。

不仅如此。这次工信部高新技术司一下子新增设了六个处,一个部委司局如此“扩张”也可谓罕见(又一次史无前例的感觉),新增的包括了诸如:重大项目协调处、产业创新能力处、关键技术一处、关键技术二处等机构。

“重大项目”、“产业创新”、“关键技术”,这几个词摆在这里,大家就都知道不简单。

顺带说一句,工信部高新技术司的职责,就是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规划,以及提出重大任务并监督实施,以及推动重大关键技术攻关。

再顺带说一句,工信部的这个高新技术司原隶属于科技部,是去年根据中央安排,从科技部转到工信部的。

是不是感觉到背后的大背景了?

今年一月份工信部印发了《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核心就是发展“未来产业”。

那未来产业有哪些呢?

意见中说: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产业方向——嗯,都是现在最火的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方向。

而数字经济则是背后的统一助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就说,数字技术越是先进,数字平台规模越大,应用越广泛,数字经济对推动新质生产力的作用也就越大。

结合起来看,就明晰了:未来还没有来,但未来的产业必须从当下就开始做一个非常深远的布局,这个机构就是干这个的。

实际上,“未来产业处”只是一个侧面和缩影。

而背后,是大国博弈的系统战。

目前中美在最关键的革命性技术领域都还没有实质性突破,都还有机会奋力一搏。

而代表着未来的硬科技,最终决定了这场东西方大国博弈的胜负手。

嗯,国运之战。

为了打赢这场决定命运的科技之战,中国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这个系统性解决方案,而其中一个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就是”新型举国体制”。

这个词我们拆分开来理解,“举国”和“体制”都很好理解,那么这个”新型”是“新”在哪呢?

很简单。

之前不管是“两弹一星”还是北斗、嫦娥、空间站,这些都是国之重器,投入大、商业化程度低,因此必须依靠国家力量,发动国有科研院所和高校,集中攻关。

但是现在情况不同。

如今我们和美国竞争的关键领域,不管是芯片、半导体还是工业母机、新材料,这些全部都是高度产业化、商业化、市场化的领域,企业是发挥至关重要作用的一环。

大国科技之争,比的就是资源聚集发动能力,比的就是哪边的企业能够真正突破核心。

所以,这一次的“新型举国体制”要发动的不仅仅国家层面的力量,更是要发动市场企业尤其是领头企业的力量。

第一个关键,发动央国企,背后是“央企原创技术策源地”计划

所以我们看到,中国从2023年开始进行国资改革,通过撤改组并等一系列方式,优化央国企的资源配置,通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解决了央国企内部一系列的科研体制障碍。

而最近国务院国资委先后设立两批央企原创技术策源地,让央企这个核心重头,先迈一步。

第二个关键,学德国,发动“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

这是德国模式的典范,德国隐形冠军的中小企业数量占了全球的一半,总数达到1307家,德国靠这些“专精特新”小企业撑起了大半的德国先进产业。

中国显然在学德国,包括在上周的最高层关于“三中全会”的座谈会上,“专精特新”企业被单独列了出来,就是在对外释放重视特色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号。

第三个关键,学美国,发动科技型民营大企业

美国是科技立国,民营大型企业、领头企业是推动美国科技创新最直接的力量:

互联网有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人工智能有openAI和英伟达,军工领域有雷神和马丁,医药领域有强生、辉瑞、阿斯利康。

他们全都是企业改变世界,助力国运的鲜明例子。

而美国为了发动企业做了两件非常关键的事:

第一个是政府资助专利归属制度。美国政府给科技、医药、高端制造、国防等领域内的大型企业进行资助和补贴,而且在需要创新的领域,美国政府让出专利权和收益权。

第二个是基础研究和试验开发的投入分开。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都需要大量投入,且不是单独一家企业能够完成的,美国将这些基础科学研究由政府来做,而能够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试验开发则由企业来完成。

简单一句话就是:基础研究政府来打基础,前沿试验开发企业来做冲锋。

事实证明,美国发动大型企业去创新的这条路是对的,正是在各领域一批又一批大型企业的不断创新下,才造就了美利坚的霸权。

我们学习对手,是为了战胜对手。

这一点上,华为是个典型的例子,在众所周知的上下支持下,实现了芯片和系统的突破。事实上,中国的大企业,有资源、有资金、有人才、有创新机制,更应该有动力,去承担这个时代使命。比如腾讯,2023年研发投入640多亿,而中国科技企业研发投入排名中,第一是华为,第二是腾讯;对应的是,中国民营企业发明专利授权排名中,也是第一是华为,第二是腾讯。

所以,这个国家需要更多的领头企业参与中来,华为、腾讯、比亚迪、大疆、隆基、恒瑞……真正展现“科技报国”。

在这一过程中,也需要从鼓励创新突破的动力和环境出发,尊重市场机制和创新规律,让科技企业们获得更大的创新发展空间,去百舸争流,大展身手。

而这背后,既是国运之战,也是新一轮财富爆发的起点,因为每一轮产业革命都带来了世界财富的大巨变。

国家大刀阔斧进行资本市场改革,先后设立科创板、北交所、发布“国九条”,以及重新定位金融也的“功能性先于盈利性”,本身就是要奠定现代科技型资本市场的基石,让与国家站在一起的硬科技企业,最终也能是巨大财富的获得者,以创新型的机制,完成关键之战。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2)
辣子安
辣子安 3天前 回复
高新技术不是管出来的 过度管理
澳洲奢华岛
澳洲奢华岛 3天前 回复
最应该裁撤调休办,改设跳桥预防办公室。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