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9日 10.6°C-11.9°C
澳元 : 人民币=4.84
霍巴特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香港大学:愈演愈烈的管理层“权斗”风波,截至目前我们知道什么(组图)

3天前 来源: BBC中文网 原文链接 评论1条

本文转载自BBC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近期香港大学最高管治机构校委会和校长张翔之间的矛盾公开化,特首李家超介入成立特别小组调查相关问题。特首介入后,双方未再“隔空交火”,但人事任命等争议仍悬而未决。

有评论认为港大风波代表了本地精英和外来精英之间的冲突,也有人认为此事不涉政治,只是和个人风格有关。

BBC中文通过采访评论人士和港大学生,梳理港大校委会和校长的核心矛盾,其暴露的问题由来和对香港高校的可能影响。

香港大学:愈演愈烈的管理层“权斗”风波,截至目前我们知道什么(组图) - 1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港大校委会和校长张翔之间的矛盾在过去一年时间里走向公开化。

港大管理层争斗风波节点

香港大学:愈演愈烈的管理层“权斗”风波,截至目前我们知道什么(组图) - 2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5月底港大校委会审议通过一份九人副校长名单,名单包括6名暂任副校长人选。此事再次点燃校长和校委会之间的争斗。

港大校委会和校长张翔之间的矛盾在过去一年时间里走向公开化,最新的争议焦点是副校长的人事任命权。

2023年9月,港大校委会收到针对校长张翔的匿名投诉邮件。邮件称校长张翔不当处理奖学金捐款、选拔港大医学院院长时用人唯亲,以及张翔更换用车,豁免招标程序等引争议。张翔对这些指控都逐一回应,称其“造谣”和断章取义。

收到匿名投诉邮件后,校委会主席王沛诗责成专责小组对针对校长张翔的指控展开调查。半年后,今年4月,调查结论指对校长指控不足以确立。张翔随即发声明称“终于还我清白”。

公众原以为港大争端就此告一段落。但一个月后,港大校委会和校长就副校长的人事任命权问题“隔空交火”并一度走向升级。

5月底港大校委会审议通过一份九人副校长名单,名单包括6名暂任副校长人选。

6月5日,校长张翔首次因相关事宜向港大全校师生发送邮件做出回应。港大在读学生转发给BBC记者的邮件显示,张翔指港大过去一年“内部纷争不断”,指责上月底校委会未经通知下,审议多名副校长人选“违反既定程序”,事前未咨询其意见,又指大学管理层对此一无所知。“这样的行为动摇香港大学学术自主的百年基石,不利香港大学和香港的稳定与发展,更谈不上吸引全球人才。”

校长和校委会的矛盾升级和白热化,双方并无休战之意。

港大校委会6月10日向港大师生校友发电邮,反驳张翔对暂任副校不知情之说,并逐一列举出张翔管治下“不符程序、不合常规现象”。校委会在电邮中强调上月底的委任是基于港大利益的集体决定,否认涉及“私人恩怨”。张翔本人则于6月11日晚再发声明还击,指王沛诗从来没有就委任事宜向他征询过任何意见,并指“有人不断恶意生事”。

外界如何看待港大之争?

香港资深传媒人陈景祥对BBC中文表示,根据香港传媒的报道,张翔在校委会属于少数派,校委会很多成员在港大多年,他得不到很大支持。医学院新院长任命一事上,张翔希望用美国背景的人,跟现有的在香港或者在英式制度培养很多年的医学院的教授就很明显有些冲突。

陈景祥认为:“张翔本身(上任前)跟港大没有特别联系。他代表新加入者,是美国式的方法跟旧有的、在香港大学根深蒂固的英式文化和人事制度之间的冲突。”

《亚洲周刊》在2023年10月一篇名为《港大破旧立新张翔网络诺贝尔精英颠覆体制》的文章中称,港大过往作为殖民地精英的大学,被称培训“小英国人”,重视程序主义。而张翔作为科学家,致力建造吸引顶级科研人才的环境,不惜颠覆体制。

香港资深媒体人纪硕鸣则在此前张翔被匿名投诉、校委会开展调查的节点发表评论称,“港大风波”不是个人恩怨那么简单,背后涉及建制中本地精英排斥外来精英,尤其是有内地背景的精英不受本地精英欢迎的状况。他将此形容为文化上的冲突、“香港转型期的必然”。

陈景祥则指出:“港大事件不涉及政治因素。起码我自己看不到有触犯《国安法》,其次也未看到有英美外国势力借这次事件破坏香港大学和香港高等教育声誉。”他进一步解释称,大家觉得双方都不是在政治上(中国)内地或现在中央政府不能接受的人。

对于副校长的任命冲突,陈景祥称:“校长实际上是打理大学校务的CEO,其实副手主要帮校长做,所以选人时,校长作为主要决定人是合理些。 但校委会主席很事事亲为(hands-on), 就会有冲突。 这跟个人风格有一定关系。”

焦点人物:校长张翔和校委会主席王沛诗

香港大学:愈演愈烈的管理层“权斗”风波,截至目前我们知道什么(组图) - 3

图像来源,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张翔(图左)获委任为港大校长后,与时任校委会主席李国章(图右)握手。王佩诗是李国章的继任者。

王沛诗是香港的执业大律师,是建制派召集人、“班长”廖长江之妻,于2021年被林郑政府委任为独立监察警方处理投诉委员会(监警会)主席,身兼多个公职。

也在同一年的2021年,时任特首林郑月娥委任其为港大校委会主席,任期三年,于2022年1月1日正式履职,将于今年12月31日届满。

张翔为美国籍,出生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在南京大学物理系取得硕士学位后前往美国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曾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研究领域包括材料物理、超材料和纳米光子学。

张翔于2018年7月接替提前离任的前港大校长、英籍肾脏科学家马斐森(Peter Mathieson)。2018年正式上任前,张翔曾因缺乏足够的学校行政经验以及对香港和香港大学的了解不深以及自身与大陆的关系密切而受到诟病。最终,张翔在质疑声中,以遴选委员会7票对4票的结果获推荐担任校长。2021年,香港大学校委会决定提前续约,将其聘期延长5年至2028年。

这也意味着,王沛诗正式上任前,张翔被提前续约,王沛诗无法处理港大校长的续任。有不愿具名的资深港大校友对《Yahoo 新闻》表示,张翔被提早续约,可能埋下了两人争斗的伏线。

香港大学:愈演愈烈的管理层“权斗”风波,截至目前我们知道什么(组图) - 4

图像来源,HKU 王沛诗(前排左二)和张翔(前排左三)是近期一系列风波中的焦点人物。

香港反修例运动期间,港大学生曾称校长张翔为“失踪校长”,有师生校友批评其未保护学生。

2023年年末开始,张翔捐出自己七百多万港币年薪的一半给学校的"师友计划",资助困难学生。

目前香港八所公立大学中,除港大校长张翔外,另有两位校长属于有中国内地背景的“海归派”学者,即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滕锦光和香港岭南大学校长秦泗钊。

管理层争斗对港大影响几何?

BBC中文向港大校委会的四位全职教授和其他多位科系老师发去问询邮件,截至发稿未收到任何回复。这似乎也从侧面反映了港大内部对此话题的谨慎程度。

在中国社交媒体小红书上,港大学生将收到的邮件分享在该平台,并抱以“看戏”心态。一位在读港大学生对BBC中文表示,自己和同学都不太关心此次校政风波,也不清楚来龙去脉,他们的主要精力用于学习。

另一位在读港大学生对BBC记者表示:“我对这场争斗(的来龙去脉)不太了解,但我认为毫无意义。”

陈景祥表示:“长远来看,港大声誉积累超过百年,一两人不会轻易打垮它,也不会对港大有重大打击。但短期内起码大家会觉得全校最高层的两个人在斗,管治(问题)对老师会否有影响,对校内管理层士气有无影响?短期内一定会有,长期内未必。”

李家超也于6月18日表示,初步了解有副校长岗位悬空期间,在4年内换了5个人出任,指“不可能不影响行政工作”。

本文转载自BBC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关键词: 港大管理层权斗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1)
tony chau
tony chau 3天前 回复
張翔的真實身份是中國共產黨人,他的任務是去統治香港大學,有黨做他後台他一定能戰勝困難,做到真正的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香港大學,把一切舊人全部炒魷魚🦑,然後加入國內自己人那不就解決問題了嗎,就這麼簡單直接。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