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郡守驱虎吞狼,杀神白起坑杀全部赵国降军,赵括空谈害己误国
公元前262年,赵孝成王梦见自己身穿左右两色的衣服,乘御飞龙冲向天空,还没有飞到天上就掉了下来,结果看到了堆积如山的金子和玉石。
第二天一大早,赵孝成王就把擅长占卜的史官召来为自己解梦。
史官一阵推算后说:梦见身穿左右两色衣服象征着残缺;驾驭飞龙上天却坠落下来,象征着实力不足;看见堆积如山的金子和玉石,象征着忧患。
赵孝成王还沉浸在这个不吉之梦带来的担忧中,不曾想三天后却收到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韩国上党郡守冯亭派遣的使者到达了赵国都城邯郸,想要将上党郡连同十七座城池一起献给赵王。
冯亭是韩国的郡守,为何要归降赵国?
原来秦昭王派遣大将王龁进攻韩国,攻取了野王,完全截断了上党郡跟韩国的联系。
敌我实力太过悬殊,面对强大的军事压力,韩王选择了屈服,决定将上党郡割让给秦国。
收到韩王让出上党郡的命令,上党郡守冯亭和手下的官吏商量:现在秦兵步步紧逼,并且完全阻隔了上党郡同韩国的所有联系。
现在我们的国家没有办法应付强秦,不如将上党献给赵国。
只要赵国接受了上党,秦军一定会调转矛头进攻赵国,到时候赵国必定会亲近韩国。
韩赵联合之下,一定可以击败秦国。
于是冯亭决定驱虎吞狼,派遣使者向赵国进献上党。
面对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运气,赵孝成王早就忘掉了几天前的不吉之梦。
高兴之余,赵孝成王心中又隐藏着一层担忧,如果接纳了上党,秦国会就此罢休吗?
他摇摆不定之际,召来平阳君赵豹来商议此事。
哪知赵豹了解事情缘由后,一眼就看穿了上党郡守的驱虎吞狼之计,是想要将战祸转嫁到赵国,主张不要接受上党郡。
赵豹深知秦国费尽心力蚕食韩国,想要得到上党郡。眼看就要成功之际,如果赵国此时想要不劳而获,接受上党的归降,肯定会触怒秦国。
即使是强国也不能随意从小国得利,何况现在赵国势弱,怎么能够从强秦那里虎口夺食。
如果这样做了,一定会招来灾祸的。
对于赵豹的说法,赵孝成王显得不是十分满意。
十七座城池的诱惑力太大了,大到值得为此冒险一搏。
送走赵豹后,赵孝成王又请来了平原君和大臣赵禹来商量这件事。
平原君就说:就算是出动百万大军,持续一年的征战,也不一定可以得到一座城池。
现在不过徒手之劳就可以白白得到十七座城池,这是天大的便宜,一定要把握住,不要白白丢掉这次机会。
赵孝成王内心也十分认同他们的想法,可是心中还是有些担忧,就问:接受了上党的土地,势必会触怒秦国。到时候秦王派武安君白起来进攻,谁能抵挡得住。
平原君回答说:白起乃是当世名将,很少有人能够与他争锋。廉颇勇猛善战,虽然野战未必比得上白起,但是守城拒敌完全可以胜任。
赵孝成王听从了平原君的计谋,于是派平原君去接受上党,廉颇率军进驻长平,以作策应,防备秦军来袭。
赵国接受上党,引起了秦国的强烈不满。
秦昭王命令大将王龁继续强势进攻,不久就占领了上党。
上党的老百姓纷纷涌入赵国境内,赵军在长平不断接应上党百姓。
秦国虽然得到了上党的土地,但是上党的百姓流失殆尽,全部涌向了赵国境内。
这个举动再次触怒了秦国,秦昭王将剑锋从韩国指向了赵国。至此,冯亭的驱虎吞狼之计初步取得成效。
王龁率领秦军攻击驻扎在长平的赵国军队。
史书记载,赵国大将廉颇在长平布置了三道防线,三道防线东西数十里,星罗棋布,互相链接。
秦军与赵军的第一次遭遇战,发生在第一道防线以西的山谷。
混战之中,秦军斩杀赵军前锋,突破空仓岭,攻占赵军前线重镇光狼城,第一道防线完全陷落。
秦军攻势锐不可当,赵军接连失利,损失很大。
廉颇重新分析战场形势,在看到地形因素不利于赵军,而秦国的补给线十分漫长,后勤保障远比赵军困难。
他决定放弃不易防守的丹河西岸阵地,全军收缩至丹河以东的第二道防线,构筑壁垒,决心以逸待劳,坚守待变,来打击秦军的锐气。
从坚守的战术目的来看,廉颇的决策是正确的。
秦军无论如何也突破不了丹河防线,秦赵两军形成了对峙局面,战争持续了三年,秦军损兵折将。
战争持续这么长时间,难道赵国不会向外求援,或者其他国家不会居中调停吗,毕竟为了对抗强秦,关东六国就曾经成立合纵联盟。
这就不得不提下赵孝成王的神操作。
当赵军接连失败,廉颇退到丹河东岸时,赵孝成王就认为廉颇是畏惧秦军,几次派人责备他。
在赵军刚开始失利时,赵孝成王甚至想要亲自率领大军与秦军决战,幸亏被大臣们阻拦住。
当初接受上党,想着白白得到十七座城池,没想到最后不仅丢失了上党,还把如虎狼般的秦军吸引到了自家门口。
赵孝成王开始有些后悔了,于是征求大臣们的意见,决定下一步怎么办。
有人建议现在不如派身份高贵的使臣,携带丰厚的礼物,去秦国议和。
而有的人则认为,秦国已经下定决心攻打赵国,议和是绝对不会奏效的,不如派遣使者携带珍贵的礼物到楚国和魏国去活动,然后一起对抗秦国。
只要大家联合起来,组成合纵联盟,到时候秦国一定会害怕,从而退军。
只要对强秦稍有了解的人都清楚,事态发现到现在,这个战争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可是作为一国君主,赵孝成王在政治上表现得十分不成熟,他选择派遣使者去秦国请和。
如果说之前赵孝成王接受上党是见利忘义,那么他在大战开启,初战不利的情况下去请和,就无异于与虎谋皮。
秦国一方面对于赵国使者的到来表现得十分殷勤,接待规格隆重异常。
一方面秦国大肆向其他各国宣传秦赵两国已经和解,以防止各国出兵救援赵国,进一步孤立赵国。
同时秦国加强备战,准备在出其不意的情况下给予赵国一击。
果然,各国看到秦赵已经讲和,都不再准备出兵救援赵国。
之后就是三年漫长对峙,期间赵军一直固守在第二道防线,秦军虽然偶有胜利,但是一直不能突破防线。
但是赵孝成王对于廉颇军队的数次战败十分恼怒,同时对廉颇固守防线,不主动出击的战略方针非常反感。
赵孝成王几次派遣使者责备廉颇。
赵孝成王之所以如此急迫的催促廉颇应战,背后的原因是战争相持三年,二十万大军的巨大消耗使得赵国无法继续支撑下去。
当时赵国的粮食产量只有秦国的三分之一,持久的备战,使赵国经济实力不济的弱点展露无疑。
赵孝成王妄想在短期内能够结束这场战争,缓解国内的经济压力。
但是赵王有没有想过:秦国虽然国力强盛,但是作为攻城的一方,发动军力势必不会少于守城的赵军。
二十多万大军远离秦国,同样坚持了三年,一直没有攻下长平,难道秦王不急吗,秦国国力就可以一直坚持下去,不受其累吗?
这些问题秦国都经历着,甚至后勤补给,士兵异乡作战,士气低落等这些问题更加严重。
但是为何秦王乃至秦国上下仍然举全国之力,死死围困长平,哪怕耗尽国力也在所不惜。
因为秦国明白,这是关乎国运的一战,胜利了就可以根本上削弱赵国这个强敌,秦国“远交近攻”的策略基本上取得成功,从此关东六国就会成为一盘散沙,甚至吞灭六国也不再是梦。
失败了,秦国数代君主,百年努力会损失殆尽,只能重新退回关内,数年甚至十数年内没有能力染指关东。
所以秦国无比重视这场战争,哪怕是相持三年,也誓死不撤军。
可是只要赵军固守防线,秦军就没办法,赵国大将廉颇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有他坐镇守城,几乎没有人可以攻破赵军防线。
明攻不行,那就使阴招。秦国丞相范雎暗地里派人携带千金,到赵国行使反间计,大肆散播谣言:廉颇畏惧秦军,很好对付;秦军其实最怕的是马服子赵括。
赵孝成王本来就对廉颇十分不满,竟然将秦国的反间计信以为真,于是决定换将,就把赵括召来询问他能不能打退秦军。
赵括满不在乎地说:如果秦国派白起来,还要考虑下。现在是王龁统领秦军,他不过是廉颇的对手罢了,我打败他不在话下。
这位马服子赵括是何许人也,居然口气如此之大?
秦军行使反间计,为何偏偏选择他,想让他代替廉颇?
为何赵王会上秦国的反间计,认为赵括可以担当起击退秦军的重任呢?
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奢在“阏与之战”中大败秦军,后来又屡立战功,被封为“马服君”。
于是人们称呼他的儿子赵括为“马服子”,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熟读父亲的所有兵书,谈论用兵布阵的策略,自认为天下没有人能够比得上他,就是他的父亲赵奢也难不住他。
可是赵奢并没有因此高兴,反而十分忧虑,他曾经对自己妻子说:战争是关系生死存亡的大事,而括儿讨论起来却如此轻松。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大将就罢了,如果真用了他,使赵国遭受惨败的一定是他。
对于赵括,秦国人都看的很清楚,理论知识丰富,实战经验没有,虽然说是将门虎子,但是一到战场,相对于成名已久,久经沙场的廉颇,更容易对付。
赵王虽然也明白这一点,可是三年对峙局面,供养二十万大军,早已经把赵国国库掏空。
而且在“阏与之战”中,赵奢曾经大败秦军,有过这样的前例,使得赵王心存侥幸,如果集中兵力决一死战,或许可以延续“阏与之战”的辉煌,一举击败秦军也未可知。
虽然赵奢已经去世,但是他的儿子赵括也是熟读兵书,小小年纪就已经声名远播,就连他的父亲谈论军事,都辩论不过他。
所以赵王改变了坚守的策略,冒险寻求战略大决战,用赵括替换了廉颇。
知道赵国起用赵括代替廉颇后,可是乐坏了秦国。
秦王秘密派遣大将白起为上将军,赶紧奔赴长平战场作为主将领军,原来的主将王龁作为副将。
秦王下令,务必严格保密白起成为主帅这件事情,有敢走漏风声者格杀勿论。
白起与廉颇一样,同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白起擅长野战,指挥过许多重要战役,生平参加大小七十余战,没有败绩。
据梁启超考证,整个战国期间总共战死两百多万人,白起率军在战场斩杀敌军的数量就超过了一百万。
在前面三年的对峙期间,面对战国名将廉颇,秦国也一直没有起用白起,是因为秦王知道白起最擅长的是野战,他是大秦最锋利的战刀,只有在最恰当的时机,才能对赵国一击致命。
赵括接替廉颇成为主将后,一改廉颇坚守防线的方针战略,开始主动出击秦军。
面对主动走出防线出击的赵军,白起命令秦军佯装战败溃逃。
此时的赵括还不知道秦军主帅已经换为了白起,他还天真的以为自己面对的是秦将王龁。
赵括命令赵军乘胜追击,一直追到了秦军的营垒,但是秦军营垒坚固异常,赵军始终无法攻破。
此时,白起命令一支两万五千人的部队突袭到赵军的后方,截断了赵军的后路。
又派一支五千名的骑兵部队插入赵军与营垒之间,将赵军切割成两只孤立的部队,同时切断了赵军的粮道。
白起又派轻装精兵向赵军发起多轮攻击,赵军几次战斗失利。
直到这时候赵括才发现已经中计,赵军主力被秦军包围了。
无奈之下,赵括命令全军停止攻击,就地建造营垒,由进攻转为防守,等待时机,设法突围。
秦王知道赵军主力被困,粮道也已经被截断后,就亲自来到了河内郡督战,同时下达全国动员令,征调秦国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应战,用来阻隔赵国的援军和粮草,倾尽全国的力量与赵国作战。
身陷重围的赵军主力断粮四十六天,大量的赵国士兵或是饥饿而死,或是突围失败阵亡。存活的士兵们,开始相互残杀而食。
赵括走投无路之下,将剩下的赵军组织成四支突围部队,轮番冲击四五次后仍然不能突围。
于是,赵括亲自率领精锐部队,赤膊上阵,强行突围,结果失败后被秦军乱箭射死。
赵括一死,赵军缺少主将指挥并且伤亡惨重,剩下的士兵向秦将白起投降。
白起跟跟手下的人计谋说:之前秦国已经攻陷上党,上党的百姓不愿意归附秦国却归顺了赵国。赵国的士兵反复无常,如果不全部杀掉,恐怕日后会再生事端。
于是白起使用欺诈的手段,将四十多万赵国降军全部活埋,只留下二百四十个年纪小的士兵放回赵国报信。
长平之战,秦军一共斩杀和俘虏赵军四十五万人,赵国上下为之震恐,赵王后悔没有听取赵豹的谏言。从此赵国元气大伤,一蹶不振。
白起“杀神”之名,随着长平之战,响彻华夏大地,传之后世。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代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其惨烈程度在世界冷兵器时代也是罕见的。
战争比拼的不仅是兵力和国力,更比拼的是人才和国家意志。
身为弱国,赵王却幼稚地相信天上掉馅饼,接受上党归顺,企图从强秦虎口夺食。
赵国不是没有名将,赵王却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名将廉颇。
本来能够以逸待劳,坚守城池,静待秦军退兵,赵王却寄希望于侥幸,妄图能够一战而退强秦。
或许赵国的失败从赵王不成熟的政治表现中就已经埋下。
反观秦国,坚定推行“远交近攻”的国策,慢慢蚕食相邻国家的领土。一旦逮住机会,绝不松口,想尽办法,倾全国之力也要坚持到最后胜利。
秦国真是如虎狼般的存在,能够吞灭六国,统一华夏,真不是侥幸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