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是哪个省(九寨归来震后修复全世界没有先例)
九寨沟是哪个省
新京报航拍经过两年修复的九寨沟。 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
水流倾泻而下,诺日朗瀑布像白色细纱。
历经两年修复,今天(9月27日),九寨沟景区85%的景观再次与公众见面。
9月26日,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副教授、九寨沟震损评价及监测专家之一赵学钦再次来到诺日朗瀑布前。他介绍,震后,诺日朗瀑布岩层曾出现裂缝,水流从裂缝漏走,这条国内最宽的瀑布只剩一股急流。
诺日朗瀑布。 新京报“我们视频”截图
景区官网显示,尊重自然,适度干预,是九寨沟景区修复的原则。
地震也带来新生,震后水文变化形成的新双龙海瀑布首次露面。一名身着红色羽绒服的游客感慨眼前的原生态景色:“拍照片不用加滤镜。”
九寨沟县居民梁晶(化名)重新开始在当地一家酒店上班:“开了就有经济来源了,不用出远门了。”或许不久以后,她会重开自己受地震影响而关闭的餐馆。
归来
距离9月27日8点30分正式开放还有一段时间,九寨沟景区游客中心已经排了几列纵队。
海拔1800多米的山区,凉意渐深。游客们的冲锋衣、羽绒服花花绿绿,与漆成草绿的景区观光车相映成趣。第一批游客高佳(化名)举起工作人员递上的青稞酒一饮而尽,迫不及待地跳上车,匆匆留下一句“很期待”。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漳扎镇境内,是世界自然遗产。九寨,即九个藏族寨子,九寨沟因此得名。震前,单日游客量可达4万人。
根据安排,九寨沟部分区域恢复开放,游客统一乘坐观光车进入景区游览,观光车在景区内以公交车方式运行。
两年前的地震,随车导游金枝还历历在目。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九寨沟县漳扎镇境内发生7.0级地震。
为保证游客游览安全,九寨沟景区次日宣布停止接待游客。
一名景区工作人员称,此次开放的景观占总景观的85%。这次开放的五花海位于景区中心,同一水域可以呈现出鹅黄、墨绿、深蓝、藏青等色,斑驳迷离,色彩缤纷。
新京报记者在现场看到,五花海清澈见底,水底藻类植物和枯木清晰可见。
漳扎镇龙康村村民卓玛家的农家乐开了15年,提供篝火晚会、餐饮等服务,直到因地震关闭,之后,因为无生意可做,她一度回家务农。这次,10多名员工提前一个多月就开始准备:“修复、加固,做安全应急预案……不是直接说开就开,都是经过相关部门验收的。”
9月27日,陆续有游客赶来,采访间隙,卓玛还接了一通旅行社工作人员打来的咨询电话:“我给你发个定位。”
此次景区门票实行实名制预购,一人一证、每日限购一张,暂不接待散客,游客都是组团而来。卓玛介绍,以前生意好时,一天能有五百多名客人:“今天大概有一百多人,第一天,准备要充分些。”说完,又忙着接待客人去了。
在九寨沟县一家酒店做前台的梁晶(化名),也是当地居民,几天前刚上班。受景区关闭影响,她和家人所开的餐馆歇业,两年来在县城里打零工为生。此次恢复开放,她很高兴:“开了就有经济来源了,不用出远门了。”她准备先在酒店待一段时间,至于要不要重开餐馆:“等这边恢复好了再说。”
恢复
美景重现,历时两年多。
烈度7度及以上的极重灾区、重灾区和一般灾区,都纳入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包括九寨沟县、若尔盖县、松潘县和平武县18个乡镇。
重建以九寨沟风景名胜区和漳扎镇为核心。
“在世界自然遗产地进行灾后保护和恢复,全世界没有先例。”九寨沟管理局科研处高级工程师朱忠福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
九寨沟管理局的邓贵平曾在清华大学景观学系举办的活动上,分享九寨沟震后恢复提升面临的挑战与相应对策。
“它的形成、演化呈多向发展,有自己的生命周期。这次地震实质上是对九寨沟自然景观的再塑造。当然,九寨沟自然景观也有其脆弱性,一旦破坏,很难恢复。”邓贵平当时强调,修复受损的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以及珍稀动物栖息地,要遵循“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原则。
主要负责生态环境修复的九寨沟管理局科研处处长杜杰告诉新京报记者,九寨沟的植被恢复,采用的植被全部来自本地,杜绝一切外来物种,并且,采用乔木、灌木、苔藓等相结合的方式,使之成体系。
震后,中国最宽的瀑布——诺日朗瀑布的岩层出现局部崩塌,出现的裂缝长19.4米,平均宽度15厘米,最宽处80厘米。水流从裂缝漏走,导致瀑布只剩一股急流。
此前,杜杰接受采访时介绍,专家认为,如果不弥补裂缝,瀑布处可能受余震和水流冲击继续坍塌,并对上游的诺日朗群海19个湖泊及镜海造成破坏。
杜杰告诉新京报记者,裂缝恢复均采用震损的钙华进行填充,没有改变其形态。公开资料显示,钙华是含碳酸氢钙的地热水接近和出露于地表时,因二氧化碳大量逸出而形成碳酸钙的化学沉淀物。
2019年上半年,专业人员把震损的钙华填充到裂缝之中,使诺日朗瀑布景观得以恢复。
地震也带来了新的景点,例如新双龙海瀑布。景区工作人员介绍,该瀑布在地震前只是一个小瀑布,隐藏在树林中,非常不起眼,因地震水文发生变化,才形成了现今的85米景观:“地震后一夜间形成的,现在还能看到被冲毁的树木残枝。”
新双龙海瀑布。 新京报“我们视频”截图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研究员付碧宏的团队曾同九寨沟进行合作,运用空间遥感技术分析和监测,了解九寨沟地震后恢复的情况。他解释说,火花海在地震中几乎消失殆尽,如今已开始恢复。由于火花海水流下泻,其下游的双龙海区域水体变得清澈、面积扩大,才形成了新双龙海瀑布的新景观。
一名身着红色羽绒服的游客感慨眼前的原生态景色:“拍照片不用加滤镜。”
震后,赵学钦隔段时间,就会来景区采集数据。
9月26日,景区开放前一天,他再次出现在诺日朗瀑布前:“现在基本上是一个月来一次。”监测是持续的,并未因景区重新开放而停止。
保护
9月26日,九寨沟管理局在官网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九寨沟旅游秩序的通告。其中提到,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介绍、招徕游客在景区留住,严禁游客在景区内留宿。
早在2018年3月,景区管理局曾在官网强调,严格执行“沟内游、沟外住”的规定。这是1983年制定的九寨沟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的原则。
世界自然联盟委员、九寨沟高级顾问张善云曾在九寨沟管理局旅游营销处制作的口述历史视频中提到,九寨沟才开放时很粗放,大家都把九寨沟当成唐僧肉,想捞点油水走:“九寨沟在规划的时候,就是按沟内游、沟外住,绝不允许酒店那些进入沟内,这是世界上当时没有的。”
九寨沟景区被视为旅游产业迅速发展的一个典型,其速度在国内外景区都属罕见。
在清华大学举办的前述活动上,邓贵平曾介绍,九寨沟的地质演化历经2亿多年,曾是一片浅海,大量古生物在此繁衍生息,日复一日的生物作用,使钙质在此经年累月地聚积。钙以碳酸盐岩的形式沉积在海底,亿万年后其总厚度高达4000米,成为九寨沟成景的物质基础。
九寨沟县原名南坪县,民国初年编撰的《南坪县志》有对九寨沟较早的文字记载“羊峒番部内,海狭长数里,水光深翠,倒映林岗……”。
世代居住在九寨沟的藏族居民,过着半农半牧、简单自足的生活,信仰藏区的原始宗教——苯教。
当地居民介绍,藏民信奉山神、水神、地神,任何人不能随意动水、动山,随便砍树。正是由于沟内居民保护,九寨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基本保持着生态平衡。
这一平衡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被打破,原林业部勘测人员进入九寨沟,对九寨沟内的植被进行评估。随后林场的采伐,使九寨沟的生态遭到了破坏。
直到1978年,时任林业部保护司司长卿建华以保护熊猫为契机,给国务院写了一份报告,提出要把九寨沟划为自然保护区。1979年,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管理所成立,社会各界的呼吁终于有了成效。
1992年,已恢复美貌的九寨沟被评为世界自然遗产。1996年,被联合国人与自然生物圈组织正式接纳为该组织成员。1999年,中国实施“黄金周”制度,九寨沟持续走红,但景区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也日益突出。
“哦,神奇的九寨,哦,人间的天堂……”上世纪90年代末,藏族歌手容中尔甲演唱了一首脍炙人口的《神奇的九寨》。歌因地方而响亮,地方因歌更出名。
九寨沟的镜海因水面平静而得名,但在地震中出现损害。与震后两日的图片比对,现在镜海浑浊的水面已恢复清澈,附近被毁坏的柏油路面也已恢复如初。
新京报记者现场对比,镜海经恢复后,浑浊的水面已恢复清澈。 新京报“我们视频”截图
此次九寨沟部分景观恢复开放,限区域、限时,同时还限流。但这些措施还只是守,不是攻。张善云说:“真正要保护,我们还要采取主动措施。加强科学研究。”
其实,震前赵学钦及其团队就已与九寨沟管理局展开科研合作。
“这次震后工作,刚好能够利用我们的科研成果。”监测还将继续,“十年二十年都有可能。”
新京报记者 贾洁卿 朱必胜 王金淼 李一凡 倪兆中 王洪春 实习生 程明秀
编辑 郭琛
校对 危卓
上文就是九寨沟是哪个省(九寨归来震后修复全世界没有先例)全部详情,喜欢记得常到奇事奇物网转转。本文站务问题发邮件到20297949qq.com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