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7月01日 2.9°C-4.6°C
澳元 : 人民币=4.86
霍巴特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峨眉武术的技艺哲理

2022-06-09 来源: 历史资料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峨眉武术是起源于四川峨眉山地区并广泛流传于整个四川乃至西南地区的武术的总称。峨眉武术发祥于峨眉山,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门派达八十多个,拳种、拳路成百上千,为中华武术三大流派之一。

峨眉武术的技艺哲理 - 1

技艺哲理

峨嵋派拳术技艺中的哲理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攻防搏击意识

四川人自古以来生活在地处“西僻之壤”的四川盆地,气候特殊、地形复杂,巴蜀民众勤劳勇敢,尚武善斗,素以灵巧著称。

因此,凡练峨嵋派拳术必须带着深厚的攻防搏击意识(即带有强烈的敌情观念),做到与假设之敌进行模拟拼搏,精神高度集中,神思敏捷,身灵步活,拳脚生风,击法变换于瞬间,做到“有形打形,无形打影。”

峨嵋派拳术技艺的深厚意识,是拳师们在长期的习武实践中产生的。是拳师们大脑这种高级组织的特殊物质的机能,练峨嵋派拳术技艺十分强调胆壮、气足、力雄、法准、机巧。

四川特殊属性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而形成了众多的技术流派,峨嵋派拳术技艺,除具有中华武术的普遍性之外,还独具有手法细密、一法多变、掌指兼用、身灵步活、拳脚生风、刚柔相济、内外兼修等特点。

这些特点,就是峨嵋派拳术技艺的特殊属性。在峨嵋派拳术技艺的发展过程中,拳师们不断地吸取各技艺流派技击精华,充分发挥四川人机智灵巧、顽强勇斗精神,打法则以偏侧滚进、单边攻防、以巧制化、以小制大等特点,从而使其技艺不断创新、不断发展。

这种在继承中华武术固有的蔟防技击性和运动形式基础上,充分发挥四川人拳术技艺独特打法、使之扬长避短,从而使峨嵋派拳术技艺既有中华武术的普遍属性,又具有四川地方拳术的特殊属性。

“刚与柔”

这对矛盾在峨嵋派拳术技艺中尤为重要,早在明代唐顺之所作的《峨嵋道人拳歌》中描述练拳刚时“忽然竖发一顿足,岩石迸裂惊砂走。”柔时“百折连腰尽无首。”练拳必须刚健有力,柔中寓刚,刚而不僵,柔而不软。峨嵋派拳术技艺所求之刚,是指肌肉收放的速度力量的外露,是拳风之外象,需具有阳刚之健美。

所求之柔是指四肢、体躯的肌腹、关节健膜的最大牵张、各主要关节活动面最在幅度的伸转或多轴性运动。刚与柔的关系在峨嵋派拳术谱中已有论述,拳谱曰:“阴中有阳,柔中育刚,以意示形,形似神同,以柔为本,以刚为用,刚柔得中。”

因此,“刚与柔”的相互变化与合理的使用,是演练好峨嵋派拳术技艺的一大劲力法则。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