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17日 18.4°C-18.4°C
澳元 : 人民币=4.67
霍巴特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女明星疑被冷暴力分手!好好分手,怎么就这么难?

2024-03-19 来源: 搜狐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近日,韩国演员李惠利和柳俊烈多次冲上热搜,这对曾因热播剧《请回答1988》结缘的明星情侣在去年11月被报道分手后,再次因为感情动态引发大家的关注,很多网友怀疑:女方是被“冷暴力分手”了。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冷暴力其实是一种隐蔽的虐待形式,这种应对方式在亲密关系时常发生,尤其是分手时。

为什么总有人选择“冷暴力分手”?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遭遇了冷暴力?万一遭遇“冷暴力分手”,如何保护好自己不受伤呢?今天就来一起聊聊。

什么是“冷暴力分手”?

很多人在吃明星瓜的时候,可能都会疑问:“你都有勇气谈恋爱了,甚至有勇气跟另外的人谈恋爱了,为什么会没勇气说分手呢?”

男方这种不告而别、人间蒸发式的冷暴力分手手段,似乎很是不可理喻,但这件事恰恰是爱情心理学上的一个研究重点:配偶抛弃策略(Mate rejection tactics)。

所谓配偶抛弃策略,说白了就是恋情中的一方主动发起分手的行为策略。其展现形式大概有三种:

第一种是公开策略:比如说有理智沟通之后的好聚好散,还有开门见山式的“咱们分手吧”。

第二种是关系降级策略:比如说“当前阶段咱们俩还是当朋友比较合适”“你太优秀了,我配不上你”等。

第三种是资源撤回策略,也就是大幅度撤回所有在亲密关系中投入的,如时间、金钱、精力、关爱等资源,其中有一种接近于“人间蒸发”式的特殊策略,叫做“鬼魅式的冷暴力分手(Ghosting)”,而这正是李惠利碰见的情况。

虽然当面提出分手可能会引发对方的强烈负面情绪,但采用不回消息、拉黑删除、失联失踪等这类鬼魅式的冷暴力分手更容易给对方带来 N 倍暴击。

说它“鬼魅”,原因无他。在这种分手模式中,主动“鬼魅”者会在没有给出任何解释及理由的情况下突然中断与恋人的所有联系、交互与关联。这种行为会给人带来“鬼魅”般凭空消失的感觉,同时也让被“鬼”的人无法得到任何解释与回应,空留困扰与痛苦。

因为互联网的兴盛与普及,玩失踪一般的冷暴力分手也越来越高发,十几年前的“不接电话”逐渐升级成了“微信拉黑”“微博取关”“私信不回”等等更新潮的模式,冷暴力分手的波及面与伤害性也越来越大。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遭遇冷暴力分手?

心理学家在研究冷暴力分手的过程中,也逐渐完成了对这一行为的量化,刚好,你也可以通过这些量化成果,了解冷暴力分手的六种呈现形式——以防万一,可以有效识别。

1

中断联系

联系突然断开是冷暴力分手最典型的表现形式之一,这会带给人一种“恋人跑了”的感觉。有研究表明,分手提出者之所以会选择玩失踪,是因为这种手段可以融合两种分手策略。

第一种就是“回避”,也就是一方对另一方的主动远离——你可能会说,你要远离你也可以好好谈啊!又没人往你身上捆了绳子!但是冷暴力分手者还有另外一个需求,那就是他们不想做那个亲口说分手的人。

而这就需要另一种叫做“中介沟通”的策略了,也就是需要一个第三方,来替他讲出希望关系结束的愿望,并将这个信息传递给伴侣。于是他们选择了在沉默中大幅后退,各种“已读不回”,拉黑联系方式,就是为了让手机与社交 APP 来扮演这个“第三方”的角色,替他表达意愿,同时为自己开罪。

2

没有解释

冷暴力分手者很可能因为不愿意面对直接冲突,或者无法处理自身与伴侣的情感需求,而选择了“不告而别”,而解释与表态又非常容易引发冲突。

所以冷暴力分手的一大特点就是缺少对于恋情结束的解释与对话,更不可能由双方完成对这段关系的复盘。不过其结果,自然是被“鬼”的一方得不到任何解释,对于关系的终结也没有任何预警,自然会心生困惑、焦虑或者愤怒。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3

出乎意料

因为“人间蒸发”往往来得突然,同时也不好规避,所以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本来恋情中的一方坚定地认为对方是“天选之人”,结果一大早醒来,发现好端端的一个大活人不见了。

4

感觉被忽视

伴随着对方在亲密关系中的资源全部撤回,被“鬼”一方很容易感觉自己遭遇了忽视,化身成了“透明人”。这种社交中的拒斥很容易对被拒斥者的自尊与自我效能感造成伤害,直接导致焦虑感与抑郁情绪的产生。

5

关系无法完成认知闭合

所谓“好聚好散”,本质就是一种亲密关系的认知闭合,但这对于冷暴力分手基本上可以算是奢望。

因为一方人间蒸发,剩下的一方很可能会陷入不断地自我审视与反思,想搞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或者自己做错了什么,甚至像“卡住”了一样进行徒劳的等待,甚至于一直等到从第三方获悉恋人早已另觅新欢,才发现自己已经“被分手”。

6

情感创伤

冷暴力分手经常造成被“鬼”的人产生负面情绪,如内疚、愤怒和悲伤。这些情绪可能源于他们感到被背叛和被抛弃,也可能源于他们认为自己对关系的投入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如果一个人在他的情感经历中发现了上面这些特征,那他就很可能跟李惠利一样,是一名“鬼魅式的冷暴力分手”的受害者。

拥有这些特点的人

容易选择“冷暴力分手”

我们该怎么规避冷暴力分手所造成的伤害呢?我想,最高效的方法便是规避与具有这种风险的人走进一段亲密关系。而研究表明,这种行为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心理动机和依恋影响机制。

首先,个体的依恋类型是“分手策略选择”的一个预测因子,而“回避型依恋者”更有可能选择冷暴力分手作为分手策略。

回避型依恋者在人际关系中倾向于避免情感亲密和冲突,更可能在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时,选择以回避的方式处理问题。这种依恋风格的人在交往中更可能逃避情绪的表达和交流,因此也容易被误解为冷漠或凉薄,但实际上他们内心也渴望亲密,只是因为种种原因,会对所谓“亲密感”产生一种既渴望、又排斥的矛盾状态。

回避型依恋者更可能采用“回避”和“中介沟通”的结合策略来结束关系,而正如我们前文所说,两者结合后的实际行为,往往就是不告而别。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其次,提出冷暴力分手的人,往往并不认可一段恋情“会随着时间发展而有所变化”,换句话说,这样的人否认恋人与关系在成长上的可能性,死心眼儿地认为两个人谈恋爱,要么合适,要么不合适。

也许你听说过“成长型思维模式”这个概念,它指的是一种能够认可事物发展、局势改善、个人进步的思维模式。同理,这种思维模式也可以用于对亲密关系的观感与态度。倘若在爱情中拥有这种思路,就更倾向于通过做些什么来改善关系,而非一走了之。

再者,被别人冷暴力分手过的人,更有可能用同样的手段“报复社会”。有研究发现,被冷暴力分手过的人,其实有 50%也对他人施加过冷暴力分手。

虽然很难在这种关联中捋清“究竟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但有一点是明确的:一旦你自己被冷暴力分手过,你可能就会将之视为一种可以选择的结束亲密关系的方式,并逐渐降低心防,逐渐开始在接下来的亲密关系中沿用这套手段来表明退意。

最后,社交媒体的发展和对“理想关系”的盲目追求也与冷暴力分手行为有关。一方面,人们开始在短视频、影视剧中越来越多地接触到所谓的“玩玩没关系”,另一方面,人们也越来越容易在社交网络中发现潜在的亲密关系候选人。

两相比较,就可能导致人们对亲密关系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认为自己选择那么多,发展理想关系好像并不是什么难事,也就更容易用冷暴力分手这种不地道的方式结束关系。

如何更容易地从冷暴力分手中走出来?

谈完了冷暴力分手的发起者,我们再来看看冷暴力分手的受害者——我们或许无法彻底避免人生命运中的遇人不淑,但万一受害的是我们,该怎样更好地从这段被动结束的糟心感情中走出来呢?

首先,冷暴力分手造成的伤害的确要比分手更大。按理说,结束一段亲密关系本身就够让人难受了,但不告而别要比直接坦率的分手给分手者造成更多情绪上的困扰。这些困扰除了受伤、愤怒与悲伤外,还有可能与自尊心和自我的意义感有关。理解“碰见了这种事,难受是正常的”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正视伤害,调整心态。

其次,不要在内心翻过来覆过去地追问“究竟为什么”,这样会拖慢我们复原的节奏。被冷暴力分手本就很难过,而继续追问这样的问题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胡思乱想,导致我们反复思考“是不是哪句话说错了”或者“是不是去年的那件事做得不对”。

最后的结果就是给自己安上了越来越重的思想负担——其实真相可能根本就没那么复杂,对方只是一个没有担当和勇气去当面分手的不合格恋人罢了。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再次,适度降低自己的社交焦虑,有助于早日走出困扰。人们的亲密关系从来都不仅仅与参与关系的两个人有关,面对分手,我们可能要考虑很多与社会关系有关的问题——如何去面对大家共同的朋友?如何向知道这段恋情的家人做出解释?越是焦虑这些事,就越容易沉湎于坏情绪。

实际上,亲密关系可能与他人有关,但说白了就是两个人之间的事,不要太在意他人对这件事的评价、眼光与议论,这会拖累我们重新回归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

最后,越有心理韧性的人,越能够高效地从冷暴力分手中恢复过来。实际上,心理韧性这个概念本身就指的是人从挫折中重新站起来的能力,所以这个能力强,当然有助于我们应对失恋的创伤。

从这个角度上说,让我们战胜其他困难的心理素质同样有助于让我们战胜“被冷暴力分手”这个困境,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培养关键时刻能用上的心理韧性,也不失为一种未雨绸缪的好方法。

结语

“既然分手,何必加害”——鬼魅式的冷暴力分手在过去十五年里得到了不少心理学研究的关注,而这些论文的字里行间,处处有这八个字的身影。恋情的终结本身就已经让人难以承受,唯愿好聚好散,毕竟没有谁就该承担这种分手所带来的困惑、愁苦与等待。

参考文献

[1] Buss, D. M. (1994). The strategies of human mating. American Scientist, 82(3), 238-249.

[2] Pancani, L., Mazzoni, D., Aureli, N., & Riva, P. (2021). Ghosting and orbiting: An analysis of victims’ experience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38(7), 1987-2007.

[3]Collins, T. J., & Gillath, O. (2012). Attachment, breakup strategies, and associated outcomes: The effects of security enhancement on the selection of breakup strategie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6(2), 210-222.

[4]Freedman, G., Powell, D. N., Le, B., & Williams, K. D. (2019). Ghosting and destiny: Implicit theories of relationships predict beliefs about ghosting.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36(3), 905-924.

[5]LeFebvre, L. E., Allen, M., Rasner, R. D., Garstad, S., Wilms, A., & Parrish, C. (2019). Ghosting in emerging adults’ romantic relationships: The digital dissolution disappearance strategy. Imagination, Cognition and Personality, 39(2), 125-150.

[6]Navarro, R., Larrañaga, E., Yubero, S., & Víllora, B. (2020). Psychological correlates of ghosting and breadcrumbing experiences: A preliminary study among adul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17(3), 1116.

策划制作

作者丨苏静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审核丨张昕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

策划丨林林

责编丨王梦如

审校丨徐来 林林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