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我去昆仑关送团旗,半路闯入鬼子窝,连杀三人逃脱
“1940年,我奉命去送团旗,半路闯入鬼子窝,连杀三人逃脱。”——李锐舟
1939年冬天,昆仑关战役正在鏖战,第49师奉命从湖北天门一带调赴昆仑关增援。全师共有4个步兵团,当时我(李锐舟)在145团团部任副官,随军从衡阳坐车经柳州、大塘、迁江、邹圩抵达宾阳宿营。
第二天早上,全团由宾阳县城出发,沿着武陵圩走公路沿右侧一带高山,对甘塘方向来的敌人进行监视并阻击。行军途中又接到命令,让我团的辎重兵带着辎重物资分批返回邹圩,团长让我负责把团旗也送回去。
1940年的元旦,天刚蒙蒙亮,我就带着六个人,运送着辎重走在公路右边的山里。走了几公里远后,我们在山里找了一处隐蔽的地方暂时休息。因一天一夜没有睡觉,身体困乏无比,一觉就睡到了黄昏。醒来之后,向老百姓买了几斤红苕,煮熟当晚饭吃。
天完全黑下来后,我们从武陵圩出发继续前进,这里距离宾阳县城还有50里,中间有座石台木面桥。不多时,我们接近了木桥50米左右,发现路边有一堆火,一个哨兵正在烤火。我们经过时哨兵未问我们,走到桥边时,又有一个哨兵在烤火,也没有问我们。
昆仑关下的辎重兵
当时我走在最前面,已经走到了桥面上,我的手电微微一亮,就看见车道板上坐的人不少,靠桥栏杆两边全是穿绳子军服的武装人员,正抱着枪在睡大觉。
我当时以为这些人是第五军的特种部队,正在这里执行特殊的任务,于是就开口一问:“同志,你们是哪一部分……的?”这个“的”字音尚未出口,在我周围的鬼子兵突然“唰”的一下站了起来。
有三个鬼子伸手来封我的大衣领,同时嗷嗷的乱叫着。我急忙把左手向前一推,右手向前迅速打出三枪,前面的鬼子向前倒去。我急忙穿过桥,跳上公路,定睛向前一看,前面还有不少鬼子,只得向右边田里跑了下去。
埋伏在山里的日本兵
田里是刚翻犁过的,尽是地块,外滑而内硬,我穿的是皮鞋,踏上滑的土块被滑倒在田里,遂迅速装了一排子弹。桥面上的鬼子,对我开了几枪,我马上向桥上还了一排子弹,打得桥上的鬼子乱跑。
与此同时,我起身就跑,跑了大约五六十米远,又装了一排子弹,马上又跑出百余米,出了田走到田坎上的小路,向桥上看去并无人追,我就大胆地走了。
边走边想,现在只有我一个人了,同来的那六个人生死不知,我急忙把枪在大衣襟上擦了擦,又摸了摸大衣口的团旗,依然还在。
日军在搜山
根据鬼子的作战惯例,夜间是休息时间,不敢出来。我安心地快走,争取在天亮前赶到邹圩。走了大约几里路后,发现前面有个小村庄,庄前有条东西流向的河,南北宽度有七八米。我捡起一块石头往河中丢,很久不见有人出声,料定河的那边没有人,我就从旁边最窄的地方绕过了河。
可是刚在爬上河沟来,就发现河岸上到处都是脚印,还有马匹的脚印。我刚要看个究竟,突然一枪就从河岸边的房子里打来,子弹打在碎石坎上,一块石头碎屑崩进了我的左眼,眼睛疼得厉害,而且还无法闭上。
我知道又撞见鬼子了,可能是刚才遇到的那伙敌人,顾不上去揉眼睛,我举起枪就还击。朝着枪声响起的地方打了几枪,赶紧一个纵步跳回河岸去,由于跳得不够远,一只脚踩进了河里。军靴里满是水和泥沙,顾不得那么多了,拔出脚就赶紧跑。
身后的子弹像雨点般打来,我胸前挂着的是美国造冲锋枪,这种连发的枪让我占了优势。日军的步枪打了几枪后要换弹,我可以边打边跑,一排子弹能在瞬间打出去,压制了日军的火力。
这股日军只有七八个人,枪声也比较稀疏。逃进山林以后,还能听见日军在身后嗷嗷地叫着,时不时地还能听到打来的子弹落在树林里的声音。跨过小河以后,我跳下一个很高的沟坎,身后鬼子的叫声和枪声听不见了,我彻底摆脱了他们。
编辑搜图李锐舟的使用的冲锋枪
使用的冲锋枪
天蒙蒙亮的时候,我找个了地方脱下鞋子,倒出了里面的泥沙,脚已经硌得出了血。浑身都是泥土,脏得像从泥塘里打过滚一样。我专门捡小路走,来到了一户农家的门前,在这里吃了一顿饱饭,给他们10元钱买了一双布鞋。
在老人的帮助下,我终于摆脱了鬼子,走到了邹圩。跟我一起的那六个人,也在邹圩汇合了。他们在我开枪之后,就赶紧钻进了树林。日军只顾着追我,给他们创造了逃跑的机会。
这场遭遇战,我在桥上打死了三个鬼子,打伤的大概有五六个,全靠这挺连发的冲锋枪,否则在鬼子窝里我难逃一死。这就是我误闯鬼子窝,杀敌三人顺利逃脱的经过。
昆仑关遗址
这一段惊心动魄的往事,至今想来依然犹在昨日,至今想来依然令人热血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