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25日 14.9°C-18.4°C
澳元 : 人民币=4.74
霍巴特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FT:中国为何表态愿调解巴以冲突?(图)

2021-06-02 来源: FT中文网 原文链接 评论3条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巴以冲突为中国开启了深化中东影响力的机会,如果说北京过去对中东主要是经济影响力的话,这次则要显示政治影响力。

FT:中国为何表态愿调解巴以冲突?(图) - 1

加沙停火后以色列边境地区的以色列军队

5月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在11天的冲突中,有超200名巴勒斯坦人丧生,其中包括数十名儿童,以色列方面也有12人死亡,包括一名儿童。另据联合国统计,在加沙地带,至少有6000人因冲突无家可归。目前巴以冲突虽然暂时停火,但引发此次武装冲突的问题并未解决。

本轮巴以冲突也是2014年以来双方发生的最大规模武装冲突。但与前次冲突相比,国际社会更显得调解无力。联合国安理会在5月22日就巴以问题通过一份声明,虽然呼吁各方全面遵守停火,可未能谴责暴力。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前往中东访问,然而其此行未有调解巴以的使命。某种意义上,华盛顿除了袒护以色列外,对中东事务有点意味阑珊。

而中国成为了一个对巴以冲突表现积极、愿意介入的域外大国。这可能与中国5月担任安理会轮值主席的角色有关,但也可能是另有谋算。中国外长王毅在安理会巴以问题紧急会议上称,中方担任安理会轮值主席以来,把应对当前中东紧张局势作为重中之重,推动安理会多次审议巴勒斯坦问题。“中方将加大劝和促谈力度,履行好安理会主席的职责。”这表明北京有意借助安理会轮值主席这短短一月的窗口期,谋求在巴以问题上发挥更大作用,甚至深度介入这一过程。王毅已提出,欢迎巴以双方谈判代表在华举行直接谈判,在安理会呼吁巴以双方在“两国方案”基础上尽快重启和谈,早日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拥有完全主权、独立的巴勒斯坦,并不点名地批评美国偏袒以色列。

中国对巴以冲突的这种积极介入态度很罕见,同时中国明确地偏向巴勒斯坦一方。过去,北京虽然一向支持巴勒斯坦,但只重在表达一种政治立场,并不想直接介入巴以事务。除了巴以冲突在地理上距中国很远这个因素外,北京过去更多着眼于发展在中东的经济影响力,而不是成为中东的“安全提供者”,最多和国际社会如联合国等合作,协助巴以达成共识,而避免像美国一样直接介入调解。这当然是北京知道中国长期以来没有直接介入巴以事务的能力,同时巴以冲突的历史和现实复杂性也让北京明白,若过深介入巴以冲突,很可能吃力不讨好,得罪一方甚至双方。所以北京过去在政治上表态支持巴勒斯坦,但也维持和以色列的友好关系,并不想过度介入而破坏和其中任何一方的关系。

然而,此次北京欲调解巴以冲突的态势很明显。从王毅在安理会紧急会议的讲话和表态看,北京介入巴以冲突或许是早已考虑好的,目的之一是要展示中国解决复杂国际纠纷和矛盾的领导能力。既然现在外界普遍认为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强权,如果北京长期在一些棘手的国际问题上袖手旁观或者仅止于一种道义表达,而拿不出实际行动或方案去化解矛盾和分歧,会让国际社会特别是那些想依傍中国的发展中国家质疑中国的领导能力,也会使得美国和西方轻视中国,认为中国不过是国际体系中的搭西方便车者,并不想担负责任。因而北京近年来加大了对一些地区和全球热点的参与力度。例如缅甸发生军事政变后,北京积极介入缅甸事务。

巴以冲突是几十年积累的问题,几乎无解。北京若能以中国方式劝和促谈,让这对宿敌握手言和,即使取得一点点进步,也将在世界面前证明自己有解决国际棘手难题的能力,从而有资格做国际领导者。当然北京也清楚,要劝巴以双方放下武器,实现停火,难度很大,双方握手言和更不可能。北京只是想利用这个机会,向世界表明,它不像美国调解巴以冲突那样,背离正义,完全无条件偏袒以色列,它是以联合国决议为基础,站在和平正义、公道良知、历史正确一边,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王毅语),以此凸显和美国处理国际问题的差别,同华盛顿进行中美领导力的竞争。

北京的另一个、不便公开讲的目的,是和中国的利益切实相关,即借此次巴以危机更深地耕耘中东,维护中国在中东的切身利益,包括保障能源安全和推进“一带一路”。巴以冲突无疑为中国开启了深化中东影响力的机会,如果说北京过去对中东主要是经济影响力的话,这次则要通过巴以危机显示北京的政治影响力,巩固和扩大中国在中东的存在。但彰显政治影响力的背后也是确保经济利益。

理解这点需要跳出巴以乃至中东,从一个更广阔的视角也即亚欧大陆的地缘关系和政治影响力的角度去分析。如果把中国介入巴以冲突放在王毅3月的中东六国之行,中国和伊朗签署25年的全面合作协议,以及王毅前不久表述的阿富汗内部各派可以派员到北京对话这个背景下看,北京要调解巴以冲突不是一个孤立的想法,它显示了中国的中东雄心,是其整个亚欧战略的重要一环。

大约100年前,英国地缘战略学者麦金德提出了“世界岛”和“心脏地带”理论,麦氏将将世界政治力量划分为陆上和海上两部分,欧亚大陆作为陆上力量是世界岛,而包括中国大部分在内、中亚到东欧的地区则是世界的心脏地带,他认为谁控制了世界岛就控制了世界,谁控制了心脏地带就控制了世界岛。20多年后,另一位美国学者斯皮克曼提出了“边缘地带理论”,该理论认为,谁统一或整合了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的边缘地带,谁就掌握了世界最有潜质的地区,进而能成为欧亚大陆上的世界强国,最终会成为美国的有力挑战者。

以这些理论观照,中国是陆权国家,美国则以海权立国。历史的走向是海权战胜了陆权,因为在大航海开辟后,海洋运输比陆上运输更有利于促进贸易、经济和技术发展,而美国凭借自己的海上优势掌握了世界核心的咽喉航道、运河和航线,进而掌控世界经济和能源运输之门,控制世界各国的经济和安全命脉。但海权战胜陆权的前提条件是海上贸易比陆上贸易发达,随着技术的发展,今天陆上的铁路运输从速度、运量和成本来看,都要优于海上运输,这就使得经济中心有可能重回陆上大国,亚欧大陆有可能真正成为世界岛。目前正处于这种转换阶段。

麦金德提出世界岛理论时,铁路在西欧已有大发展,所以他认为,当欧亚大陆被密集的铁路网覆盖后,就连成一个整体,如果此时一个强大的大陆国家主宰心脏地带,它将主宰欧亚大陆,进而主宰世界。但东欧尤其亚洲还很落后,铁路很少,而且因为技术,铁路运输比起海上运输来,不方便,成本也高。欧亚要连起来,在21世纪才变成现实。但麦金德理论蕴含的假设是,只要技术进步到铁路运输优于海上运输,让欧亚变成一个整体,谁控制世界岛,将可能控制世界。

中国作为斯皮克曼的欧亚大陆的东方边缘国家,借助特殊的地缘优势,如果能影响“世界岛”,把陆权和海权结合起来,将构建起世界权力的主要中心。过去中国因贫困而做不到这点,现在则具可行性,当然中国不是通过武力征服,而是通过贸易和经济的吸引力。中国的“一带一路”就有这方面的功能。“一带一路”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的互联互通,它的一个目的就是把中国和欧洲连结起来,让中国的商品在欧洲大陆畅通。而发展到今天,中欧互为对方的第一和第二大贸易伙伴。如果中国通过贸易和经济力量控制了世界岛,就将威胁美国的全球利益。这是美国最担心的。

在这个地缘战略中,中国的薄弱环节是处于心脏地带一部分的中亚尤其中东,长期动荡,中东的关键节点又是巴以矛盾。如果中东不能变成和平之地,不但中国的“一带一路”不能在中东落地,或者成本极大,更重要的是,它威胁中国和欧洲的联系,亚欧大陆就不能连成一个整体,因而中国就无法以贸易和经济影响力来左右世界岛。而中东除以色列外,全是伊斯兰国家。

所以,搞好和伊斯兰国家的关系是中国中东战略和推进“一带一路”的关键。若中国在巴以冲突中调解成功,这对中国在伊斯兰国家的声望将是极大的提高,即使调解不成功,中国为巴勒斯坦“主持正义”的努力,也会被中东国家看到,从而不阻扰“一带一路”,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故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北京对巴以冲突都不能置身事外,而必须积极主动介入。

中国在推出“一带一路”,制定中东和欧洲战略时,或许没有想到麦金德的地缘政治理论,但在美国的围堵下,中国要寻求战略突破,中东就不能不考虑。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3)
o0喵0o
o0喵0o 2021-06-02 回复
美国就是全球混乱始作俑者
Reppir-eht-J
Reppir-eht-J 2021-06-02 回复
衰弱的美国,如果挑不起战争,美国就会从此衰弱下去
小Miu子_
小Miu子_ 2021-06-02 回复
没有武力或者其他制裁做威慑,中国调停不了。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