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媒:部分党和国家领导人“主动退位”(图)
中国官媒新华社发文介绍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机构产生过程,披露一些党和国家领导人“主动表示退下来”,暗示在这次出乎意料的高层人事更替中有原政治局常委或政治局委员主动作出卸任表态。
新华社文章也显示,中国官方没有在新领导班子的人选酝酿中与党内元老谈话,显示中共元老对高层人事决策的影响力明显减弱。
中共二十大星期六(10月22日)闭幕后,新一届中央委员会,隔天选出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机构。
十九届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全国政协主席汪洋,都出人意料,没有进入二十届中央委员会,并且卸任政治局常委。
一度被视为“入常”热门的原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留任中央委员,但没有进入由24人组成的新一届政治局。
新华社星期一(10月24日)发表题为《领航新时代新征程新辉煌的坚强领导集体——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产生纪实》的8000多字长文,详细介绍新一届中共领导层的产生过程。
文章透露,在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酝酿人选和征求意见时,“一些党和国家领导同志以党和人民利益为重,以对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高度负责的精神,主动表示退下来,让相对年轻的同志上来,表现出了共产党人的宽阔胸怀和高风亮节”。
这暗示有中共高层曾在这一轮的人事更替中,做出过主动要求卸任的表态。
新华社:中国官方从4月起前后谈了30人
新华社的报道还披露,从2022年4月开始,中国官方专门安排时间“分别与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委员谈话,充分听取意见,前后谈了30人”。
2017年中共十九大后,新华社也曾发文介绍十九届中央领导机构的产生过程,当时透露中国官方从2017年4月下旬至6月专门安排时间,“分别与现任党和国家领导同志、中央军委委员、党内老同志谈话,充分听取意见,前后谈了57人”。
这显示中国官方在此次的高层人士酝酿中,没有亲自与党内元老谈话,说明元老在高层人事决策中的影响力大不如前。
文章也称,中国官方在调研谈话中,收集到许多谈话对象的意见包括“党和国家领导职务不是‘铁椅子’,符合年龄的也不一定当然继续提名”“能留能转、能上能下,树立新时代鲜明用人导向”。
关于党和国家领导职务不是“铁椅子”,符合年龄未必继续提名的概念,在2017年十九大后新华社的纪实中,也曾提过。
中国官方如预期开启第三个任期,新华社新刊发的文章介绍,他在选举二十大代表、二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以及二十届一中全会选举时,都是“全票当选”。
文章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更加复杂的国际环境、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要确保中共的事业接续发展、国家长治久安,必须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保持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长期稳定。
文章披露,中共政治局会议是在9月29日审议通过了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人选建议名单,这也意味着外界高度关注的新一届中共领导人名单在10月9日十九届七中全会召开前已经确认。
专题:中共二十大进入专题 >>
原江苏省委书记吴政隆履新职!任国务院机关党组副书记(图)
驻澳大使肖千在澳媒发表署名文章:《中国新征程,世界新机遇》
法媒:重振旗鼓的习近平重新登上世界舞台(图)
![深色夹克](https://cdn36.hipicbeta.com/2018/ad/20180730/843ebd8e7d77b4a7c563ee987f7eb3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165/sharpen,100/quality,Q_80)
![NPC](https://cdn36.hipicbeta.com/2018/avatar/20181008/918411636470145bbafc63a950d.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165/sharpen,100/quality,Q_80)
![理智客观清醒](https://cdn36.hipicbeta.com/2022/avatar/20220323/87926e195c238bbf0f642ab5237424a6_1800x1349.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165/sharpen,100/quality,Q_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