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27日 15.1°C-15.9°C
澳元 : 人民币=4.68
霍巴特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春节前后中国或达感染高峰 无症状感染者到底有多少?(图)

2022-12-25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原文链接 评论2条

进入12月的第三周,中国多地迎来“新十条”发布后的第一波感染高峰。这种判断更多来自人们的切身感知:身边激增的感染者和医院发热门诊前的长队。

春节前后中国或达感染高峰 无症状感染者到底有多少?(图) - 1

“这次新冠疫情的感染高峰不是一般的高,是疫情海啸。”12月19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广发谈及北京疫情形势时这样说。他预计北京在接下来一到两周内会迎来重症高峰。多位专家对《中国新闻周刊》强调,北京的第一波感染高峰比预想中“来得要快”。

12月23日,青岛市卫健委主任薄涛介绍,当前青岛冠病感染发病高峰期还未到来,正处于高峰来临前的快速传播阶段。监测数据推测,青岛每日新增感染量为49万人~53万人,“明后天会在此基础上以10%增速增加”。

东莞市卫健局同一日发文,冠病感染高峰日益逼近,根据数字模型预测结合专家评估判断,东莞感染者正以每天25万~30万人的规模增长,且增速越来越快。安徽、浙江、湖南、江西等多地近期预测,第一波疫情高峰可能在明年1月左右到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12月22日表示,上海疫情预期一周内达到感染峰值。

取消大规模核酸检测后,因为缺乏准确数据,这些预测也存在着不确定性。12月21日,山东省疫情指挥部宣布,原本预计明年1月出现的高峰可能提前到12月底到来。

专家提醒,面对来势汹汹的奥密克戎海啸,老年人最好不感染或是错峰感染,重症高峰到来前,各地要提前发出预警,让医院做好准备。而在监测有限的情况下,各地是否真的知道:第一波感染高峰何时会到来?

春节前后或达到“感染高峰”

近日,“发烧指数”一词频上热搜,大数据专家结合百度搜索指数、经过复杂计算后预测出不同城市第一波疫情的达峰日期,数据平台“数据团”12月23日的最新预测显示,中国最早达峰的城市是河北保定,已于12月14日达峰,疫情仍处高位的北京也于12月17日达峰,预测累计感染比例达到48.4%,上海、深圳、广州几大千万人口城市紧随其后,在12月21日刚刚达峰。

一位长期进行疫情模型预测的数据专家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发烧指数”对疫情的发展趋势有一定参考价值,近期各地的“发热”搜索量均出现突增现象。它其实是“谷歌流感趋势”(GFT)预测系统的一个初级再版。GFT采用了40多个指标,涵盖面非常广,比如发热、咳嗽、抗生素等,后来还是被证明高估了实际感染数。“冬季新冠和流感叠加,这些发热者未必都是冠病感染者,也可能只是得了普通流感,或有一些头疼脑热的症状,因此需对其保持警觉。”

一位安徽三甲医院感染科医生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发烧指数”只在疫情早期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后期几乎失效,“多数人出于担忧,可能在前期已经搜索过了”。他认为,各地真正的感染高峰肯定会在“发烧指数”高峰之后。

在疫情形势严峻的北京,很多市民这周的普遍感受是“身边的人大多已经阳过或阳康了”,记者采访北京几家三甲医院发现,医院第一波“倒下”的医护基本从12月19日这周开始陆续返岗,之前两周的人员紧张情况有所缓解。多名医生反映,其所在医院的医护感染率至少达到了60%~80%。
 
北京目前是否已达到感染高峰?

北京卫健委最新数据显示,12月21日,全市发热门诊接诊患者6.5万人次,较近日接诊高峰7.3万人次减少11%,发热门诊就诊需求总体趋于缓和。就在10天前的12月11日,涌向各医院发热门诊的患者还只有2.2万人次,但这已经是在此一周前的16倍。北京一家主要收治轻症和普通型患者的二甲医院医生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上周医院发热门诊平均每天接诊300人次左右,这周已降至100人次。

一位不愿具名的知名流行病学家对《中国新闻周刊》推测,北京感染发病人数应该已经达峰,但重症和危重症还在继续增长,还没有到最高点,三级医院还要经受二三十天“非常非常艰难的苦日子”。

这一轮北京疫情的增长速度超乎很多人预期。这位流行病学家分析,疫情一旦失控,上升曲线会非常陡直,各国情况大都如此。假设传播指数是10,防控措施松动时有1000人感染,三天后,就会有11000个感染者。但由于市民和社会单位为了自保而调整人际接触,比如减少到岗率、减少出行、不出去购物聚餐等,实际传播数会比10要低不少。尽管如此,感染速度仍会很快,累积感染人数在不太长时间里就会达到很高水平。

德国华裔病毒学家、埃森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教授陆蒙吉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说,因为缺乏具体数据,很难评估北京的准确疫情走势以及目前是否真的已达峰。在前述数据专家看来,考虑到奥密克戎的致病性,按重症率0.1%估算,北京目前的感染率还到不了70%。“现在感染的主要是医护、快递、青壮年、打工族等”,老年人的感染高峰还要一段时间才会出现。

根据前述数据专家的模型预测,2023年春节前后,中国疫情会形成一个“真正高峰”,不同地区有所差异。总体而言,在春运期间会迎来感染小高潮,1月31日后开始缓慢下降。“在1月31日这个节点,也就是春节之后,中国平均感染率可能达三分之一,中国ICU床位需求峰值集中在12月20日到明年1月15号之间,也就是说,这期间各地可能会面临医疗挤兑高峰,必须要提前做好准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指出,中国今冬疫情会经历“一峰三波”:从12月中旬到1月中旬将是第一波疫情,以城市为主,会慢慢上升;第二波是1月下旬到2月中旬,是春节前的人员流动造成的第二波疫情上升;第三波是2月下旬到3月中旬,春节后返岗返工。他估计,今冬人群感染率在最终会在10%~30%。

医疗机构抗原阳性未纳入确诊报告

专家指出,由于每日公布的确诊数字太少,已无法反映真实世界的疫情传播趋势,因此很难对感染高峰进行准确预测,“现在只能大概估算,通过一些其他数字对参数进行校准,比如抽样调查结果。”前述数据专家说。

他指出,政府在12月17日已将抽查感染率的任务布置下去。目前至少有江苏、河南、山东、四川、广东、广西、黑龙江等十余个省份启动了居民冠病感染情况问卷调查,问题包含近期是否有发热、咳嗽、流鼻涕等症状、症状持续时间,以及近期是否进行过抗原检测等。通过问卷方式粗略估算出当地冠病感染率后,数据会统一上报给中国国家疾控局。“但问卷中列出的很多症状表现难以与普通流感区分,除非自己刚自测过抗原阳性,否则很难说一定是新冠,因此这些感染率只能作为参考。”他说。

陆蒙吉指出,中国现在仍应通过核酸或抗原检测重点人群的方式监测每日新增感染人数,因为冠病感染发展到重症的时间差有一周,而死亡数字会更加滞后,至少要等到2~3周以后。如果单用重症、死亡人数作为预警,预警发出时,此前一周已感染的人已可能转化成重症。因此,对确诊数字的监测,是判断医疗挤兑何时会发生的重要信号。

“这个问题早已在新冠疫情早期得到澄清,全球有能力进行监测的国家,一直坚持统计新增感染者,直至今天也没有变。德国目前的核酸、抗原检测力度有所降低,但最近一周每日监测到的新增确诊数字仍接近三四万。”他说。

在中国宣布不再统计无症状感染者数据的当天,12月14日,中国疾控中心应急中心主任李群介绍称,无症状感染者、轻症患者及疑似病例,特别是自测抗原阳性人员居家治疗,无需去医疗机构就诊,相关信息无法纳入医疗机构填报数据中。他强调,下一步国家将继续以中疾控信息系统网络直报为主体,做好医院就诊病例的监测和报告。同时,依托中国流感样病例监测系统,加强养老机构、精神病院、福利机构等重点机构聚集性疫情的监测和报告,为防控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这两周来,中国不少医院已不再要求急诊和发热门诊的医护、患者测核酸。前述安徽三甲医院感染科医生说,“就在不久前,医院还规定,若发现新冠核酸阳性人员,需及时报告疾控部门,现在都在鼓励大家不去测核酸,改为测抗原,这样也就不用报了。”

前述知名流行病学家表示,目前,医疗机构的抗原检测阳性者未纳入确诊病例报告,而核酸检测大为减少,故上报病例数很少。此外,现在政府仍按甲类传染病管理冠病,因此医院要在发现确诊病例后两小时内上报,但大量接诊人数使得医疗机构无法完成报告,“这可能也变相鼓励和放任了医疗机构不报告。”

他建议,近期应把报告时限要求调整为二十四小时报告,抗原和核酸检测阳性者均按确诊病例上报,医院也应提高核酸或抗原检测率。

多位专家提出,参照国外经验,中国应尽快将抗原检测阳性者纳入国家每日的确诊数字统计并及时公布,否则将难以掌握疫情基本的传播情况。

疫情监测做得较好的新加坡,早在今年1月刚面临奥密克戎冲击时,卫生部就把抗原检测结果纳入确诊数据。第一波疫情中,从2022年1月21日至3月11日,新加坡本土病例超过60万,其中近50万确诊是抗原阳性。近期公布的每日确诊数字中,80%以上来自抗原检测。“在香港,约有60%~75%确诊病例发现自抗原检测。”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专家金冬雁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为了确保抗原结果能及时、准确上报,金冬雁建议,中国应在国家层面搭建统一的申报系统,“当然现在先从各地开始也是一种探索”。目前,北京、浙江、辽宁、湖北等多省市都已上线了抗原申报平台,但抗原结果仅作为一种出入凭证,与核酸结果“在出入公共场所时有同等效力”。

金冬雁补充说,从国家层面纳入抗原检测结果,意义不仅在于对疫情更好监测,也可规范劳工何时返岗,“如果确诊后了,你的老板还要求你上班,你怎么办?没有官方权威的抗原认证,就会鼓励人们带病返岗,那岂不是扩大了病毒的传播?”

在香港,截至目前,连续两次抗原阴性仍然作为感染者解除隔离的条件。近日,多地公布了复工返岗规定,并未强调返岗前进行核酸或抗原检测。在作为“疫情放大器”的医院,北方某市一位三甲医院护士长对《中国新闻周刊》说,12月初‘新十条’发布后,医院最初要求所有感染医护要连续两次抗原阴性后才能返岗,现在复工不用做任何检测,感染后一般5~7天就自行返岗,急诊医护感染三天后应复工,“发热门诊医护很多都是带着烧工作”。

陆蒙吉提醒,各地还应有一定量的检测,不能太少,尤其是医院现阶段一定要加强检测,而不是减少或放弃检测,从德国经验看,面对传播力极强的奥密克戎,医院如果坚持检测,“院感还是防得住的”。他说,“德国院感控制相对比较好,只出现了局部院感,奥密克戎到来后,医院和养老院暴发的大规模感染事件没有超过疫情早期”。

病毒性肺炎是重症的重要信号

12月16~18日,北方某市一家三甲医院的急诊科病房里,出现了十余位死亡的患者,几天前,还只是个位数。死者多是有基础病的高龄老年人,其中一些有多年的慢阻肺、冠心病等病史。“他们都是冠病抗原阳性,很多病人因为等不到120救护车,来医院之前已经在家耗了三四天,到急诊后已经出现严重的肺部感染,有的甚至已经呼吸衰竭。”该医院急诊科医生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我们没想到重症的压力来得这么快。”

随着重症高峰的到来,死亡数字也在增长。近期,中国国家卫健委明确了冠病死亡标准。12月20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表示,由于冠病病毒导致的肺炎、呼吸衰竭为首要死亡诊断,归类为冠病病毒感染导致的死亡;因其他疾病、基础病,比如心脑血管疾病、心梗等疾病导致的死亡,不归类为冠病导致的死亡。

他同时强调,从临床实践中也看到,目前奥密克戎毒株感染后死亡的主要原因还是基础病,真正直接死于冠病病毒感染导致的呼吸衰竭很少。

前述公卫专家说,死亡从来不是孤立的,而是一系列因素共同导致。在临床中,找到一个纯粹因冠病导致的死亡,其实是很困难的,大部分死去的老年人都有一些基础性疾病,感染冠病后,诱发基础病突然恶化,比如心衰加重,然后最终死亡。

陆蒙吉介绍,德国的死亡报告表述为“与新冠相关的死亡事件”,也即感染冠病后死亡。研究表明,冠病感染后会给人的机体带来不同层次的伤害,比如心血管损伤、心脏功能障碍、血液凝固问题、形成血栓、造成多系统炎症反应等。

冠病死亡归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国际上目前主要采取两种统计方式:一种是将阳性确诊后28天内所有死亡都纳入冠病死亡;另一种是冠病直接或间接导致死亡,即冠病在死亡中有所贡献,但不一定是直接死因。美国耶鲁大学全球健康政策与经济学副教授陈希对《中国新闻周刊》说,美国对死亡的统计非常谨慎,美国疾控中心(CDC)列出了一系列可能导致冠病死亡的各种因素并提供了相应的标准指引,还会在事后重新审视、测算死亡数据,因此一般在半年后才会将数据公布。

“是否直接死于新冠病毒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死于新冠大流行’,如果没有新冠大暴发,这个人可能不会死。医疗系统真正要减少的,应该是这部分超额死亡,如果你不把它叫做新冠死亡,可以叫做次生灾害。”前述公卫专家说。在他看来,目前的感染基数过大,即使病死率很低,也可能造成大量超额死亡。

多位医生建议,无论国家对确诊、死亡的统计标准如何,在医院层面,仍应重点监测多项能反映重症趋势的指标,做好自我预警。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郭威对《中国新闻周刊》,同济医院一直在监测发热门诊每天收治的冠病感染人数,其中肺部有炎症的患者有多少、基础病患者有多少。

他强调,对病毒性肺炎的监测直接关系到今后医院需要多少重症资源,因为肺部感染后可能造成呼吸衰竭,这也是一个提前预判重症高峰、死亡高峰的重要信号,“而不是等到病人都进了ICU,再去看需要多少张ICU床位,这时候肯定来不及。另外,如果这两天突然一下肺部感染的患者数量激增,也可能说明新冠病毒发现了变异,短期内在某个区域出现了一个传染力强、致病性也强的毒株。”

在他看来,现在医院的重点要转向提高重症救治能力,因此监测方向是反映到医院终端的重症趋势,除上述几个重要指标,还应及时统计线上门诊每天处理的患者情况。

不排除出现致病性更强的毒株

监测各种疫情数字,实质上是为了科学地认知冠病病毒。

最近,很多“阳了”的年轻人发现,随着感染者激增,他们感染后的症状并不像以前想得比感冒还轻,发烧39℃以上、喉咙吞刀片、严重鼻塞、全身疼,这些症状都很普遍。

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组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曾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2月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感染奥密克戎后,无症状感染者、轻型感染者占90%以上,重型和危重型的比例比较低。

但前述公卫专家提出,90%以上的无症状、轻型感染者中,真正的无症状占比到底有多少?据他个人观察,身边的感染者中至少有一半的人会发烧、咳嗽或嗓子痛。

中华预防医学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疾控中心原副主任冯子健在此前的讲座中谈到,目前数据表明,奥密克戎感染以后,发生无症状感染者比例在50%以上,还有接近50%的感染者虽有咳嗽、咽痛、头痛、流涕、发烧等症状,但比较轻微。“这个数字可能是相对准确的。”前述公卫专家说。

张文宏团队在“华山感染”公号发文分析称,由于不再核酸全检,无症状的比例无法得知,当感染基数庞大的时候,比例很高的无症状会被“忽略”,仿佛每个感染者都会有很难受的症状。

国家药监局疫苗及生物制品质量监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陆家海对《中国新闻周刊》建议,应尽快在中国不同地区启动流行病学调查,对近半个月内各种因冠病感染引起的临床特征,进行深入地流行病学分析,比如,有多少是真的无症状,各医院感染病例是多少、有多少是老年人、多大比例接种了疫苗、重症临床特征有具体哪些表现,感染后引发心血管问题的患者有多少,冠病与不同次生疾病间关系是什么,及时公布调查结果,引导大众正确应对,“这才是‘新十条’后,各地应真正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陆蒙吉认为,冠病病毒的致病性是相对的。他分析,在奥密克戎出现之前,原始毒株进化的趋势主要朝着传播力增强、免疫逃逸性增强的方向突变。这个过程中,“因为很多人有了免疫力,看起来病毒变异后对这部分人群的致病性越来越小,但对缺乏免疫屏障的人而言,病毒的冲击力是越来越大的。”

在德尔塔之后,奥密克戎的出现是非常特殊的情况,学术界目前对它为何产生仍有讨论和争议,和阿尔法、德尔塔相比,奥密克戎的免疫原性已截然不同,有30多个位点突变,“仅从关键片段看,几乎可以说是一个不同的病毒”。幸运的是,研究人员发现,它对下呼吸道的侵入减弱,致病性要弱于德尔塔,这也为各国放开提供了时机。

不过,陆蒙吉警告称,从长期来看,病毒进化的一个基本规律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致病性逐渐减弱,但不排除未来一定不会出现传播力更强、同时致命性更强的突变株。实际上,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群针对奥密克戎形成免疫力,奥密克戎的传播会趋于弱化,不排除德尔塔卷土重来的可能性,“德尔塔目前还没有彻底消失,只是在局部地区小范围传播”。

现在,他最担心的是,在中国还没建立起足够免疫屏障的老年人中间,当病毒在短期内指数级传播时,很容易筛选出一些新毒株。他建议,未来不仅要监测与重症率、死亡率等与致病性相关的数据,也要密切监控病毒的变异,按一定比例抽检阳性样本并做序列分析,尤其要重点关注接下来三个月第一波高峰期间,各地是否在传播中出现了致病性更强的变异株。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2)
Ankina
Ankina 2022-12-25 回复
反正新年哪里都不去
K-PARIS
K-PARIS 2022-12-25 回复
这峰值有点可怕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