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14日 14.5°C-15.2°C
澳元 : 人民币=4.51
霍巴特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春运是否是新疫情高峰,是否需要错峰出行?中专家解答了(图)

2022-12-28 来源: 中时新闻网 原文链接 评论3条

本文转载自中时新闻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2023年1月8日起,中国大陆将新冠感染将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

对于接下来即将到来的元旦、春节,民众在出行时应该注意什么?春运是否有可能导致新一轮的疫情高峰?

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报导,大陆公卫专家建议,对于患有基础病、身体免疫力相对较低的极少数公众来说,应尽量避免人群扎堆,少聚集;

目前不仅有Omicron,也是流感的活跃期,错峰出行并不现实,主要是保持个人的防护措施,注意防护,避免感染,而春运导致二次感染的概率较小。

春运是否是新疫情高峰,是否需要错峰出行?中专家解答了(图) - 1

大陆公卫专家解答:春运是否可能导致新一轮疫情高峰?是否需要错峰出行?(中国铁路官网)

对于即将到来的元旦、春节,广大市民如何安全出行?已经转阴恢复的市民和暂未感染的市民是否需要错峰出行呢?

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院长胡国清表示,对于感染过且已恢复的民众来说,产生了一定强度的免疫力,且此免疫力将持续数月才会出现下降。对于此部分公众而言,不用过度担心二次感染,需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心态、日常饮食、睡眠和卫生习惯(如:外出戴口罩、回家后先洗手),尽量避免从事强度过大的劳动或锻炼。

此外,暂未感染的民众也不用紧张,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提升个人免疫力仍是大家主动应对感染的重要策略。如有条件,该人群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接种第四针加强疫苗。此外,公众可在家里适当准备一点应对常见感冒症状的常备药,以备紧急使用。对于患有基础病、身体免疫力相对较低的极少数公众来说,应尽量避免人群扎堆,少聚集,不宜让身体过度疲劳。如要出行,此部分人群可考虑错峰出行。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主任魏晟表示,广大民众仍需要做到戴口罩、勤洗手、少扎堆,公共场所仍然需要贯彻执行「口罩令」。目前不仅有Omicron,也是流感的活跃期,错峰出行并不现实,主要是保持个人的防护措施,注意防护,避免感染。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赵卫表示,出行时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如规范佩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养成「一米线」好习惯,就餐时拉开间距,使用公筷公勺;从外面回到家里先洗手、通风。已经转阴恢复的民众和仍未感染的民众不需要错峰出行,未感染的民众更需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可以在出行前补种一次疫苗。

春运是否可能造成二次感染?春运是否可能导致感染高峰?各地公共卫生机构及市民应该如何应对?

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院长胡国清表示,大范围感染过后人群会形成一定的免疫力。如果绝大多数康复者不是自身过度疲劳,发生二次感染的概率不会很高,但这不适用于自身患有严重基础疾病的康复者。当个人特别劳累的时候,免疫力会下降,就可能会发生二次感染,而且感染后症状可能还会较重。

胡国清表示,就目前社会公众发布的感染信息看,整个社会感染的比例已经很高了,未来不太可能出现更高的感染高峰。从整个社会来看,社会秩序在春节前后会逐渐恢复正常,广大公众对疫情防控调整适应后,中国大陆很快就会迎来充满活力的2023年。

胡国清表示,在此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倡导正确的个人心态,倡导戴口罩、坚持运动、合理膳食和良好睡眠等健康生活方式,减少社会焦虑,建议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合理服用药物,切忌凭个人感受胡乱吃药。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主任魏晟表示,目前流行的BA.5、BF.7毒株从Omicron病毒进化株来看比较接近,感染后能起到交叉免疫的作用,春运导致二次感染的概率较小。从各地监测的数据来看,目前全大陆的感染率都比较高,春运反而会进入平缓期。

魏晟表示,之前对于新冠感染的分析样本量较小,现在是社会活跃人群感染,感染的样本量大,第一波放开后的数据统计、经验教训总结是很有必要的。

目前需要做的就是做好动态的数据监测,以备接下来可能到来的第二波、第三波感染。但之后感染的人群数量一定会大幅减少,不需要过度担心。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赵卫表示,目前不同地区流行的都属Omicron株,不同毒株间的免疫原性差异很小,可以实现交叉保护。因此,感染过的人获得的免疫保护作用在3-6个月内是很强的。感染后至少三个月内不必要担心再感染。免疫力好的人,半年内都是安全的。

春节期间,各地公共卫生机构需要重点关注农村及偏远地区的疫情,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人及有基础病的人,需要储备好对症治疗的药物。

目前,南北方毒株是否有明显差异?

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院长胡国清表示,目前暂无权威研究数据证明南北方毒株存在哪些生物学属性差异。社会公众对南北方毒株差异的判断,主要是个别公众结合自身、朋友或家人感染症状的个人判断,这些判断不能代替严格的科学证据。无论是新冠,还是流感,很多感染者都会出现一些症状。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在所有有症状感染者当中,症状相对较轻的患者仍占绝大多数。

胡国清表示,由于当前社会公众对新冠感染非常重视,不少民众可能会放大对新冠感染者后自身症状严重程度的判断。目前存在两种极端的认知,一种极少数公民放大新冠的感染症状。

对于青壮年来说,一些症状被放大了,很容易在社会上引起公众的集体性焦虑。

另一种错误做法则是硬扛,比方说忽视了持续高热对感染者身体的危害,坚持自我医疗,甚至同时服用多种同类药物。

建议公众在用药之前咨询一下周围的医生、药师等专业人员,切忌仅凭个人感觉乱服药。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主任魏晟表示,从病毒学的角度来看,目前南北方流行的毒株之间没有太大的差异。

但南北方气温相差较大,流感的流行强度存在一定差异,目前除了Omicron,也可能有叠加流感合并感染的情况。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赵卫表示,在大陆国内,从患者反映的上呼吸道和全身其他症状来看,北方和南方似有一些差异。

但尚未见系统的研究报导,更多只是停留在个人感受层面。

目前的研究尚未发现Omicron株致病性存在差异的线索。

因此,这种个人体验的差异可能更多的是受气候、温度、湿度的影响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导致。

本文转载自中时新闻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3)
suzii
suzii 2022-12-28 回复
李安妮ANNIELI
李安妮ANNIELI 2022-12-28 回复
反正迟早会中
SAT最后一次必胜
SAT最后一次必胜 2022-12-28 回复
不需要啦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