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2月26日 20.9°C-20.9°C
澳元 : 人民币=4.55
霍巴特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史双元丨十种“不靠谱”的新模式解读宝黛初见时的“恍惚”感

2024-04-10 来源: 凤凰大语文 原文链接 评论1条

十种“不靠谱”的新模式

解读宝黛初见时的“恍惚”感

《红楼梦》属于中学生整本阅读指定书目,属于要经常读,反复读,不以考试为目的,但要为考试作准备的那种特殊阅读材料。

史双元丨十种“不靠谱”的新模式解读宝黛初见时的“恍惚”感 - 1

《红楼梦》第三回“托内兄如海荐西宾,接外孙贾母惜孤女”有一个小情人初见的场面,写宝玉初见黛玉,立马“呆”了,魔怔了(这种感觉真好!)好像曾经在哪里见过,产生了“恍惚”神遇的感觉,原文如下:

宝玉看罢,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又胡说了,你何曾见过?”宝玉笑道:“虽没见过,却看着面善,心里倒像是远别重逢的一般。”

对于这种“通灵”宝玉的醉人“恍惚”,大部分教学辅导材料已经给出了比较“靠谱”的解释:

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一方面来自全书结构的底线--关于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的前世姻缘和今世遇合;另一方面,通过初会时的心灵感应,表现两人在感情上的默契,为后来的爱情演义张本。

除了这两种“有谱”的解释,我这里再提供几种由AI帮助生成的“不靠谱”的解读,也许有利于老师在课堂上启发学生进行天马行空式的自由发挥。

首先,AI也认可,在中国古典文学中,人们常常相信命运和前世姻缘。宝玉对黛玉的恍惚感可能源于前世的某种因果联系。另外就是性情相投:宝玉和黛玉在性情上有着许多相似之处,都是敏感、纤弱、多愁善感的人物。他们初次见面时,彼此的气质和心境可能产生了一种共鸣,因此,宝玉产生了似曾相识的感觉。

AI阅读了不少《红楼梦》专家的评点和解析,所以,大路货解释还是出口成章的。除此以外,AI还提出了多个新的解释,现整理如下:

01

文学表达手法之一

在小说中,恍惚感的描述常常是作者用来表达人物内心世界的一种技巧。宝玉对黛玉产生了恍惚见过的感觉,既用来表现黛玉的视觉冲击力,也写出了宝玉经常“灵魂出窍”的不在线的思维状态,是表现“混世魔王”宝玉特征的精彩的一笔。

02

无意识的识别

这种现象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解释,属于“无意识的识别”。

宝玉可能在潜意识里感觉到与黛玉有某种连接或相似之处,即使他并不记得确切联系的情景或事件,但“无意识的识别”心理机制会帮助自动生成“陌生的熟悉”图景。这种无意识的识别可能源自于他们属于同一类型人物,具有共享的情感、体验或者心理特征。

03

投射

宝玉可能把自己的内心感受、欲望或理想投射到黛玉身上。他可能在黛玉身上找到了一种他自己内心渴望的特质或理想形象,从而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情感连接。因此,产生了恍惚相识的感觉。

04

移情

宝玉对黛玉的恍惚感也可能是一种“移情” 的表现。在心理学中,移情是指个体把自己的情感、情绪或者体验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的现象。宝玉可能在黛玉身上找到了他自己内心深处所渴望接近的意象,从而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

05

量子纠缠

在量子物理学中,量子纠缠是指两个或多个粒子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关联关系,即使它们之间存在着空间上的距离,它们的状态仍然是相互关联的。一些人可能会将宝玉和黛玉之间的恍惚感比作量子纠缠,认为他们之间存在着一种超越空间和时间的神秘联系。

虽然,这种说法好像有点“胡扯”,但目前确实不知道量子互动机制的底层逻辑。所以,人的情感互动是否可以用量子互动来解释,也不能完全否定,毕竟,“说有容易说无难”,这是科学定律。

06

集体无意识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集体无意识理论认为,人类共享着一种潜在的、超越个体意识的心理结构。宝玉对黛玉产生恍惚感可能源于他们共享的文化、历史和情感背景,以及潜在的人类心理共性。

07

灵性联系

一些人可能会将宝玉对黛玉的恍惚感解释为一种灵性上的联系,认为他们之间存在着超越物质世界的某种精神层面的连接。其实,这也是前世姻缘的另一种说法。

08

同步现象

心理学家还提出同步现象理论:某些事件之间存在着意义上的非因果关联,存在着非时空对应,非逻辑链接的同步现象。宝玉对黛玉产生恍惚认同感可能是某种同步现象的体现,代表着他们之间的某种特殊关系或命运安排。

09

预感

有些文学作品中,恍惚感常常被描绘为一种对未来事件的预感或预知。宝玉对黛玉产生恍惚感可能是一种预兆,预示着他们之间将会发生某种特殊的关系或者事件,这种关系可能超越了日常的认知和经验。

10

形而上的联系

一些哲学思想认为,存在着超越物质世界的形而上的联系和真理。宝玉对黛玉的恍惚感可能是一种对这种形而上联系的感知,使他们之间的关系具有了超越常规理解的意义和价值。

以上种种解释可能有不少属于“胡说八道”,还有一些重合处,但至少也算一些新的解读。而且,这是AI在阅读了千万家的观点以后,结合新的观念提出的创意维思维的解读,也不妨作为备课参考。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相关新闻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1)
随遇而安的人
随遇而安的人 2024-04-13 回复
现在的社会潜意识力量就是新兴发展国家总是被老牌工业国家看不起折磨……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