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22日 8.9°C-10.1°C
澳元 : 人民币=4.71
霍巴特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发病2例,2人死亡!紧急提醒:1毫克即可致命,没有特效药(组图)

2024-08-18 来源: 成都商报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近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官网发布通报,7月广东省共报告3起一般及以上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发病8例,其中3人死亡。其中有2起为米酵菌酸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为何近期米酵菌酸中毒事件高发?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中毒救治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杨志前表示,高温、高湿的条件下最适合该菌繁殖并产毒,因此中毒事件在炎热的夏天最为高发。近年,广东米酵菌酸中毒事件大多发生在7-11月。

发病2例,2人死亡!紧急提醒:1毫克即可致命,没有特效药(组图) - 1

详情如下

2024年7月(7月1日零时至7月31日24时),广东省报告3起一般及以上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发病8例,其中死亡3例。分别为:

► 东莞市厚街镇报告的一起米酵菌酸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发病1例,其中死亡1例,事件级别为较大;

► 揭阳市普宁市报告的一起米酵菌酸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发病1例,其中死亡1例,事件级别为较大;

► 肇庆市高要区报告的一起发生在建筑工地的其他中毒事件,发病6例,其中死亡1例,事件级别为一般。

为何近期米酵菌酸中毒事件高发?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中毒救治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杨志前表示:

高温、高湿的条件下最适合该菌繁殖并产毒,因此,米酵菌酸中毒在炎热的夏天最为高发。

近年,广东米酵菌酸中毒事件的大多发生在7月至11月

米酵菌酸中毒事件并非个案:

2023年7月,河南永城两人疑似吃凉皮后中毒致1死1伤的新闻引发关注。医生向家属称,两人是米酵菌酸中毒

2021年7月,广东汕头市报告1起米酵菌酸食物中毒事件,发病4例、死亡1例。

病死率42%!中毒无特效药

米酵菌酸,一种由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剧毒毒素。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在自然环境中分布广泛,适宜生长温度范围较广,最适生长温度36-37℃,最适产毒温度26-28℃。

“米酵菌酸” 由发酵的谷物、椰子及食用菌等受污染后产生,毒性强烈,无色无味,且在高温下稳定,主要影响肝脏、脑、肾等重要器官,只需1毫克即可致命。

需要长时间发酵或浸泡的食物最受米酵菌酸偏爱,如发酵玉米面(酸汤子)、发酵糯玉米汤圆粉等谷类发酵制品,河粉、粿条、米线等高水分谷薯类制品,以及泡发不当的银耳、木耳。以上食品的原料易受到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的污染,当制作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差、生熟交叉污染或者是储存不当,更易导致该菌大量繁殖并产毒。

2003~2017年全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数据显示,米酵菌酸是我国迄今为止导致食源性疾病暴发病死率最高的致病因子,平均病死率高达42%。

“米酵菌酸中毒早期常有程度不等的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早期消化道症状的严重程度有时与其后出现的肝、脑、肾、心、血液等实质器官损伤的严重程度不相平行。”杨志前介绍,由于中毒早期消化道症状不甚明显,很多患者出现早期症状都没有引起重视,误以为一般的胃肠炎或者是胃肠不适,未及时就医以致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不仅发病隐匿,米酵菌酸中毒患者病情发展迅速,目前尚未有特效解毒药物,毒素进入人体后会迅速分布到肝、脑、肾等重要器官,造成持续性损害。“重症中毒患者治疗相当困难,中毒发生后病情持续进展,最终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死亡。”

中毒潜伏期一般在24小时内

在接受采访时,杨志前提到早前接诊过的米酵菌酸中毒患者,希望借此引起重视。

2021年7月22日,陈先生在一市场购买河粉(粿条)制成肉丸番茄河粉(粿条)汤,当晚21时许,陈先生与其妻女及6岁外甥女共4人同时进食该汤粉。次日凌晨2时许,陈先生一家3口先后出现腹泻、恶心等症状,但自觉病情较轻微,并未就医;6岁外甥女于上午出现恶心、食欲差等症状,下午进食时突发呕吐、全身抽搐、昏迷,随即送至当地三甲医院进行抢救。不幸的是,外甥女于7月26日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经疾控中心流行病学调查,4名患者血样检测均检出米酵菌酸成分,明确诊断为米酵菌酸中毒。7月27日,陈先生一家转诊至杨志前所在医院。

“入院时,陈先生夫妻已有严重肝损害,肝功能指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3091-3370 U/L,是正常值的60倍。”杨志前回忆起救治情形。经过血液灌流+血液透析、血浆置换治疗,以及护肝解毒、补充白蛋白、冰冻血浆等对症支持处理,在中毒救治中心团队的精准治疗和照护下,两名患者于8月15日痊愈出院。

值得一提的是,与陈先生夫妻进食量一致、米酵菌酸毒素的摄入量也相似的女儿,由于中毒早期腹泻频繁,大量毒素随大便排出,达到了自我“排毒”的作用,其中毒程度较轻、病情好转较快。

杨志前提醒,米酵菌酸中毒潜伏期一般30分钟到24小时,少部分可延长至1至2天或更长。当中毒发生时,应立即停止进食可疑食物;第一时间催吐,减少毒素吸收;尽量保存可疑的致病食物,并及时就医。

做到这三点避免中毒

米酵菌酸无色、味,可耐120℃高温,在酸性条件、氧化剂和日光下均稳定,被其污染的食物可有正常的外观和味道,一般的烹调方法不能完全破坏其毒性。

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米酵菌酸中毒?专家给出三个要点:

一是正规渠道购买并妥善保存,凡超过保质期均应舍弃。尤其是河粉、肠粉、陈村粉、粿条、米线等湿米粉。

二是食用木耳、银耳等菌类前应检查其感官性状,变质的不能食用;泡发菌类时间不宜过长、不宜隔夜,泡发后应及时加工食用;不采食鲜银耳或鲜木耳,尤其是已变质的鲜银耳或鲜木耳。

三是家庭自制谷类发酵食品,应避免使用霉变的玉米等原料,谷类浸泡时需勤换水,制作及贮藏过程中需注意保持卫生与通风防潮,避免污染。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