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带孙子时突然消失,子女刷视频才发现她跟37岁男子再婚…(组图)
01
新娘
起初,以为是啥魔幻事件,细细看完,竟是一个女人的半生唏嘘。
安徽亳州,前一天还在儿子家照顾小孙子的张“奶奶”,突然消失了。
子女慌慌张张,满世界地寻找。
没想到,自家这寻人启事还在朋友圈挂着,母亲的新婚视频就上了抖音。
更让人惊讶的是,张“奶奶”现任丈夫是88年的,比她要小11岁。
老娘变新娘。
不过满打满算张“奶奶”也才48岁,再婚无可厚非。
但是她家里人的反应,似乎有些不太寻常。
张“奶奶”虽说是不辞而别,被找到后,却也并没有藏着掖着,至少电话一直是通的。
可子女却将事情闹上了电视台。
然后带着记者就直冲母亲的新家,对着继父一通输出,指责他将母亲藏起来,不让人见面。
面对所谓的继子继女,这位37岁的继父,也是气不打一处来。
按他说的,自己妻子是明媒正娶进门的,结婚证都扯了,哪来的藏人一说。
就算你再想看自己的母亲,也要看人家愿不愿意见你吧。
记者也被吵得满头包,只好现场拨通了张“奶奶”的电话,没想到开口就是一句:
“你想见我,以后再说,我也不想见你。”
记者赶忙追问:“为啥不见啊?你亲儿子。”
张“奶奶”那是一点面子也没给啊:
“我没有话跟他说,我也不欠他的,挂了啊。”
说完就真把手机给挂了。
记者只能再次拨通,生怕被拒,连忙转换话题:
“那为啥突然结婚,没有和儿子女儿沟通一下吗?”
张“奶奶”冷冷地表示:
“我给他说不说没有必要,我自己的事自己做主吧,20多年来都是我自己挣钱自己花。
我没有带走孩子一分钱,我自己养到大,我辛苦一辈子没吃过没穿过(好的),他不理解我。”
记者还想继续劝解,儿子也在一旁强调自己迫切想要看到母亲的意愿。
但是张“奶奶”还是那句话:“你理解妈妈吗?”
儿子连忙说:“俺爸的过错我也知道,我没强求你和俺爸复婚,不过我也要知道你现在的状况啊。”
节目的最后,母亲算是接受了儿子见面的请求,
但是从上面的这段对话中,也听明白了:
张“奶奶”的离开,不是一时冲动。
02
母职
去翻了翻网友的评论,似乎说明了一些问题:
“奶奶一定要给孩子看孙子么?”
“不应该绑架母亲,人家有自己的选择。”
“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不过子女担心也是正常的,毕竟是突然消失,没跟子女知会一声。”
“《出走的决心》含金量还在上升。”
我能理解儿女的担心,毕竟社会上骗婚的事情也不少,让家人把把关也应该。
可有一点网友说得很对,张“奶奶”之前的日子,确实过得不太轻松。
婚姻不幸就已经很难了,把儿女带大,还得照顾孙子,儿女看来也不是十分体贴。
张“奶奶”前半生的困境,说穿了就是“密集母职”下,一个母亲的真实写照。
什么是密集母职?
指的是以孩子家庭为中心,渐渐丧失自我意识的已婚女性。
网上有一个很火的视频@糖拌杨咻咻。
博主问母亲:你是哪个?
母亲:我是天天为你忙前忙后的妈撒。
博主摇摇头说不对,还让母亲继续回答,说答对了有奖。
母亲只好继续说道:我是杨XX的老婆。
博主还说不对,母亲这回认真起来,思索半天道:我是XX火锅店,月月全勤的服务员。
听到这,博主心中一颤。
不过这也不是她心中的答案。
母亲继续回答:我是你外公外婆最孝顺的女儿。
女儿摇头。
最后,母亲犹犹豫豫地喊出一个名字:我是姜XX。
那一刻,女儿握住母亲的手,连问了三遍。
直到母亲将自己的名字,喊得一遍比一遍坚定。
母女俩这才开怀大笑起来。
说真的,听到她们笑了,我的心里却有些泛酸。
刚刚过去的春节,我们见过太多像张“奶奶”和姜妈妈这样的女性。
热热闹闹的年夜饭,团圆饭,你总能看到她们忙碌的身影。
大家欢聚一堂,她们永远是最后一个上桌。
宴会结束,众人笑闹,又是她们收拾起所有的狼藉。
那一刻,似乎所有人忘了,除了母亲这个身份,她们还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
02
出走
妈妈,常常被冠以“伟大”之名,美其名“超人”。
我只同意前半句。
妈妈也是第一次当妈妈,她们也会累,也会疼啊。
张“奶奶”离家出走,再嫁他人,面对孩子的追问,她反复强调一个词:理解。
我们不知道,她在原先那个家里具体经历了什么。
但是我们能想象得到,如果不是心里有数不尽的委屈,她不大可能做出如此极端的事情。
去年,根据郑州50岁自驾游大姐苏敏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出走的决心》上映。
其中有一幕让人看得特难受。
丈夫拿了业余乒乓球赛的奖牌,女儿女婿同时升职加薪,一家人乐乐呵呵地大摆家宴。
可是从头忙到尾的只是母亲李红。
两个小外孙,这时候也不安生,一会尿到沙发,一会又磕着碰着。
女儿还在一边埋怨,母亲没照顾好孩子,孩子受伤了也不知道。
丈夫的乒乓球洒落一地,就是眼前的活儿,偏偏还要喊妻子整理。
望着一家人在酒桌上推杯换盏,李红反而安静下来了,淡淡地说道:
“你们的事我不管了哈,明天我就走。”
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提出自驾游的想法了。
但是每一次“请假”,家人总有这样那样的借口,将其按在家庭琐事的日常中。
听到李红“说走就走”,一家人除了短暂的错愕,剩下的又是一通指责和抱怨。
丈夫向来看不起妻子,说她不过就是做点天下女人应该做的事情,就整那么多幺蛾子。
女儿也在说着自己的不容易,希望母亲等自己安顿好一切,总之要等等,再等等。
女婿只知道在一旁和稀泥……
这时,李红终于爆发:
“我等不了了!这辈子我等着我弟弟长大结婚,我等着我也能结婚嫁个好男人,我等着你结婚,等着你生孩子,我等着大宝二宝上幼儿园,我等到啥时候?现在,我还要等着你的事业……再等下去,我永远就走不了了……”
看到过一个说法:
“我们这个社会中的很多女性,接受的是相夫教子、老有所依那一套传统教育。然后用一种坚韧、隐忍的态度完成了结婚、生子、育儿一系列人生大事,埋头走路几十年,在自我束缚和自我安慰中度过了前半生,抬起头时却发现换了人间。”
当妈的,也太难了吧。
04
欲望
张“奶奶”的故事里,对于母亲再婚,儿女充斥了不解和反对。
争执之中,儿子还说出过“断绝母子关系”的话。
其实,长期以来中老年人的感情生活,都被集体忽视了。
还记得这几年屡禁不止的“假靳东”事件吗?
甜言蜜语哄骗“姐姐们”关注自己,博取流量。
然后,有卖不明来路商品的,有直接伸手要钱的……
反正就是很上不得台面的一些骗局。
可偏偏就有一些中老年“姐姐们”买账,其中闹得最大的就是一位60来岁的黄大姐。
为了“靳东”,她茶饭不思,瘦了20斤不说,还和丈夫闹离婚,当着电视台的镜头大吵大闹。
一开始大家都觉得好笑,可是真的走进她的生活,一切都变得可以理解。
一辈子任劳任怨就不必多说了,记者问黄大姐:你经历过爱情吗?
黄大姐的回答异常冷漠:“没有,从来没有过。”
而“靳东”,是她的“第一次恋爱”。
类似的故事,我们在“假靳东”的视频底下能找到无数个。
“我是他家老黄牛”
“姐姐快要过不下去了”
“你是天上的星星,我只是地上的尘土”
……
作家梁州说过:
“当一个人开始步入‘老年’,他似乎就在社会意义上丧失了具有活力这一概念,而这也代表着,与之相关的情欲和情感需求都不应该出现在他们身上。”
可情欲本身,是不分年龄的。
无论一个女人身兼何职,她首先是一个有爱,以及需要被爱的女人啊。
05
母亲
《请回答1988》里有非常动人的一幕。
母亲到了更年期,情绪低落。
作为女儿的德善,不仅把母亲打扮得漂漂亮亮陪她出门逛街,还精心挑选了化妆品,给母亲涂上鲜亮的指甲油。
一旁的父亲不仅没有扫兴,还幽默地表达自己下辈子也想当母亲的想法。
最后,父亲“梦想成真”,兴致勃勃地和母亲一起做了美甲。
作家杜拉斯说,每个年龄更长的女性,都应该有人对她说:
“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与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容颜。”
请善待你的母亲吧,因为下辈子你们未必会再相遇。
我曾经听过一句话:
“如果可以一命抵一命,那么医院的天台,一定站满了排队的妈妈。”
她的大半生,都是为你而活着。
那么,她的余生,请让她做一回自己吧。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