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啃老”少年到“100亿”导演,真“我命由我不由天”!(组图)
人们都喜欢“逆袭”的故事,而当银幕内外形成如此巧妙的互文时,无怪乎用来形容哪吒的“逆天改命”也被用在了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导演饺子身上。
这个逆袭爽文的高潮我们都知道了——
自1月29日正式上映以来,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口碑和票房一路飙升,已创造多项纪录:
2月6日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
2月7日登顶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
2月13日,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全球票房(含预售及海外)突破100亿,成为中国影史首部票房破100亿电影,暂列全球票房榜第17名。
而故事的开端,是“漫画家”的梦想和“铁饭碗”的现实之间的挣扎。
“饺子”本名杨宇,1980年出生于四川泸州。
小时候的饺子是个动漫迷,《七龙珠》《圣斗士星矢》,还有宫崎骏的作品……都在他心里种下了成为漫画家的种子。
“我的少年时刻都在围绕着‘饭碗’思考。”饺子后来回忆道,“虽然我天然对绘画有热爱……但在报考大学时,我依然选择了稳妥,因为父母都在医院工作,所以我报考了华西医科大,一个铁饭碗。”
“但捧着铁饭碗我反而感到憋闷,心中一直有团无名火在烧。”
命运的转折开始于饺子大三那年,一个后来成为程序员的同学给他介绍了一款三维动画软件。
也是自学动画制作之后,饺子决定弃医从“漫”。毕业后,他靠着自学的动画技能去了一家广告公司做动画师。
刚踏入动画行业,饺子就像哪吒一样遭遇了各种质疑和压力:
“毕竟我是自学动画出身,毕业去动画公司找工作的时候,难免会被对方的有色眼镜对待。”
而他身边的亲友也觉得他放着好好的医学专业不要,转行做动画是“瞎折腾”。
但饺子并不信邪,他把 “俺别的优点没有,就是有把子力气” 当作社交平台的签名,暗暗发誓要为梦想拼到底。
“我需要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外界不提供机会怎么办,那就索性自己开干!”
在广告公司工作1年后,饺子就辞职回了家,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专心搞创作。
这一闭关就是3年零8个月。其间父亲去世,全家就靠母亲每月2000块左右的退休金生活。为了省钱,饺子的电脑不连网线,平时很少出门,身上穿的还是中学时候的衣服。
在几乎足不出户的晦暗时光里,饺子打磨出了自己的第一部动画作品——《打,打个大西瓜》。
饺子凭借这部时长16分钟的动画短片,获得了包括第26届德国柏林国际短片电影节国际竞赛单元评委会特别奖在内的30多个奖项,也在动漫行业里打响了名号。
2015年,饺子迎来了人生中的又一个重要转折点——接到了动画电影厂牌彩条屋影业总裁的电话并获得了彩条屋的投资,还成立了新公司“可可豆”。
有了投资后,饺子一头扎进新剧本创作。选题时,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哪吒:
“之所以做这个主题,一方面,这是自己压抑多年的释放;更重要的是,希望给正在奔跑在自己理想道路的人鼓励、希望、温暖、力量。其实哪吒是我们每个人,即便被塌下来的天压歪了头,也能挣扎着生出三头六臂把天扛起来!”
饺子为哪吒操碎了心,从剧本到制作,从美工到特效,甚至配音和表情示范,他都亲力亲为。
经过3年多的打磨,《哪吒之魔童降世》在2019年夏天上映。
“我命由我不由天” 这句台词在那个暑期火遍大江南北。电影票房突破50亿,饺子也一跃成为中国动画界难以忽略的人物。
《哪吒之魔童降世》大获成功后,观众们对续集的期待值拉满。
“我们明白大家带着怎样的期待,观众是抱着要看一部120分电影的盼望来的。”彩条屋影业的CEO曾在采访时说道。
“片子上映后,好多人问我制作过程中最难的是什么?说实话我想不出最难的,因为都特别难,如果某个地方比较容易,我就会怀疑自己是不是没有做到极致,就会提高难度。”饺子表示。
于是,光剧本创作饺子就用了2年多,后期制作又用了3年。
2025年春天,在距离上一部创造票房奇迹的电影上映5年后,《哪吒之魔童闹海》再次掀起观影热潮。
从医学生到百亿票房的动画导演,从无人看好到缔造票房传奇,饺子重新解读了哪吒的故事,也书写了自己的传奇。
“难道你想改变这个世界?”“我想试试。”
或许,这不仅仅是一句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