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女孩因吸毒过量死亡!家长质疑政府为啥不能强制戒毒(组图)
大家都知道,人一旦染上毒品,想要戒毒会非常困难,对成年人来说是如此,对一个未成年孩子来说就尤其艰难。
最近大温一个14岁华人女孩因吸毒过量死亡,家长痛苦之余质疑为什么政府不能允许强制戒毒?为什么家长只能眼睁睁看着孩子掉入泥潭却无法伸手救助?
查看51网此前报道显示,最近几年加拿大已经发生多起十几岁孩子吸毒过量死亡的案例,最近一起发生在2022年,14岁的女孩Sword的尸体被发现在她卧室的地板上,事后证实她因吸毒过量死亡。
图源:CTV
据星岛日报报道,2025年2月13日,在素里温哥华信友堂教会为一名因吸毒过量不幸离世的14岁华裔少女举行葬礼。
约百名亲朋好友、社区成员及政界人士参加了悼念仪式。在随后举行的记者会上,逝者家属及多位政界人士呼吁政府做出变革,让青少年远离毒品的危害 。
图源:dignitymemorial
去世女孩的母亲在记者会上详述了女儿的成瘾历程与最后的离世过程。她回忆道,女儿在加拿大出生,小时候性格天真、单纯。去年3月,因孩子出现焦虑症状,母亲带她看了心理咨询师,接受心理辅导。几个月后女儿出现感冒症状,并告诉母亲自己吸食了冰毒。到了11月份,女儿告诉学校老师讲想用芬太尼。菲沙卫生局获悉后,于12月委派一名戒毒师与女儿进行沟通。戒毒师每周上门,但在与孩子的谈话过程中要求家长回避,家长始终未能知晓谈话内容。
之后家长与孩子谈话要求她去戒毒,女儿也同意了。但戒毒师来到家中时,要求父母离开,说要听听她个人意见,结果谈了1小时候出来,戒毒师却说:你女儿不想去戒毒中心,她说不想在外面洗澡、不想在外面过夜。而且强调家长不能强迫她,任何人都不行。
今年1月26日,女孩在购物中心因吸毒过量被警察发现,警察告诉家长说这个孩子的情况很危险,今天差不多死掉。当晚这位母亲带女儿到医院就医,医院没有开药治疗,家长要求留院观察,医生说孩子不符合住院的要求,未能获得治疗就回家了。
1月30日早上,家人发现孩子面色发青,送医院抢救十多个小时,当晚离开了人世。她的死亡原因被确认为服用过量芬太尼。
在记者会上,逝者母亲表达了对毒品非刑事化政策的强烈反对,认为芬太尼的泛滥极大危及青少年的生命安全,这位母亲说,“芬太尼很便宜,随便在哪个车站就能轻易地买到毒品”。她呼吁政府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推行强制戒毒并加大预防工作力度。
专家表示,帮助14岁孩子戒毒 需要耐心、理解和专业支持。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来帮助孩子走出毒瘾:
1. 保持冷静,不要责备
孩子染上毒瘾可能让家长震惊和愤怒,但指责、惩罚或过度控制 可能适得其反,让孩子更叛逆。相反,试着 以开放、关心的态度与孩子沟通,表达你的 担忧,而不是愤怒。
可以说:✅ “我很担心你的健康,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 “你怎么能这样?你太让我失望了!”(容易引发对抗情绪)
2. 了解孩子的毒品使用情况
弄清楚:
使用了什么毒品?(如大麻、冰毒、可卡因等)
使用多久了?(刚尝试,还是已成瘾?)
为何开始使用?(同伴影响?压力?情绪问题?)
如果孩子不愿开口,可以观察以下 成瘾信号:
情绪变化(焦虑、抑郁、易怒)
成绩下降、逃学、和新朋友混在一起
生活习惯改变(食欲减少、睡眠紊乱)
身体变化(眼睛发红、说话含糊、体重变化)
3. 获取专业帮助
戒毒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专业人士介入。你可以联系:
✅ 心理医生(帮助孩子应对成瘾背后的心理问题)✅ 戒毒中心(提供专业戒毒计划)✅ 学校辅导员(老师和社工可以提供支持)
如果孩子染上的是高度成瘾的毒品(如冰毒、海洛因),请 尽快就医。
4.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毒瘾往往与心理问题相关,比如焦虑、抑郁或低自尊。因此,除了戒毒,还需要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
✅ 建立信任:让孩子知道你是支持他的,而不是要控制他。✅ 寻找替代方式:鼓励孩子运动、画画、写日记,用健康的方式释放压力。✅ 避免负面环境:如果孩子的朋友也在吸毒,尽量减少他们的接触。
5. 监督但不过度干涉
你可以温和地监督孩子,但不要让他感到窒息:
✅ 调整家里的规则(比如回家时间、零用钱使用方式)✅ 与学校保持联系(了解孩子的行为变化)✅ 减少诱惑(不要让孩子轻易接触到毒品)
6. 让孩子看到戒毒的好处
孩子可能不认为自己有问题,因此 让他看到戒毒后的积极变化 非常重要。例如:
成功戒毒的真实案例(可以是名人、亲戚或社工的分享)
改善的健康状况(如更好的睡眠、皮肤状态、体力恢复)
更多的自由和信任(戒毒后,家人会更信任他)
7. 给予持久的支持
戒毒不是一蹴而就的,孩子可能 反复复发,但重要的是你一直在他身边。
✅ 即使失败了,也要鼓励他重新开始✅ 每个进步都要认可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