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2月22日 9.1°C-11.2°C
澳元 : 人民币=4.63
霍巴特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媒体:“H1B难民”越来越多,美本留学成“杀猪盘”(图)

1天前 来源: miki粥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年前有个姐姐联系我。说小孩在美国想换份工作,现在大学研究所年薪税后7、8万刀,想去纽约发展但根本养活不了自己个儿。

但想换工作又很难,虽然TOP30的大学毕业但因为没有拿到身份,只能被H1B硬控,职场有奶就是娘,哪怕给最低的薪水连糊口都困难,也只能忍着。

小孩一心想搞个身份,当妈的觉得没这个必要。母女俩有了分歧,问我意见。

我叹了口气,说站在当妈的角度肯定不希望小孩以后留在国外,但既然已经选择这条路,就要理解小孩的苦,没身份就算你藤校毕业,连星巴克卖咖啡都不配…

当妈的不信,觉得自己花了大几百万送小孩赴美读书,耗尽心血栽培半生,要颜有颜要才有才,混了至少4年的白人圈,哪怕不是万里挑一也总能是人中龙凤…

终于毕业了,靠自己还找不到份工作?

我说,真的不能。

别说您家还不是念的大藤,现在就算哈耶普毕业,GPA3.9,智商在线还绝对努力,从大一就珍惜寒暑假期间刷实习经历,如果家庭没有背景,自己没身份,最后可能都找不到老板愿意给工签。

无它,只是因为优秀的人实在太多,用人市场买家说了算。

要不然那么多人吐槽美国大学是杀猪盘!靠着全球顶级教育的名声,早年给少量留学生发糖创造出的逆袭传说,近20年不断在全世界搜刮人才和钱财。

现在搞到智商资源严重过剩,一群聪明人为了饭碗往死里卷。

媒体:“H1B难民”越来越多,美本留学成“杀猪盘”(图) - 1

从大学卷到专业,从专业卷到GPA,现在公司招人直接“required sponsorship”。给的理由冠冕堂皇,企业考虑用人成本:雇佣一个应届毕业生要花几万刀申请费律师费,还要面临抽签不中的风险。

而且风险越来越大,H1B中签难如登天:

10年前中签率在50%上下,近些年已经腰斩到25%左右。

2024财年首轮H1B中签率仅14.6%。2025财年首轮中签率回升到25%,但还不知道会不会和去年一样有第二轮抽签…

也就是说,五个人里只能抽中一个幸运儿。

印度裔和其他少数族裔,疯狂地涌入,稀释了超过一半国际生的就业机会。留学生在OPT签证到期时找不到工作,只能卷铺盖回国。

卖掉房子手里握着五六百万的爹妈,当年送小孩赴美读书有多风光,如今就有多失望。

当然,也有幸运儿能拿到H1B,但拿到也不意味着就幸运,可能只是一个被深度捆绑的“牛马”的开始……

像文章开头讲的小孩,年薪7、8万刀入不敷出还要爹妈补贴,但就是不敢换工作。H1B跟公司不跟人,换老板的前提是找到愿意发工签到工作。而且还不敢失业,超过60天找不到工作直接被送回国。

家长送小孩赴美读书的时候,做的美国梦都是人人公平、机会均等,只有经历过才知道,没有身份连竞争的机会都摸不到。

很多人无奈回国,这两年肉眼可见的——留学顾问、机构老师、选调生里扎满了美本名校毕业生。

但藤校虽好,多了也贬值。

前两年几十万年薪的工作好找,但现如今经过多轮风雨的洗礼,名校光环掉了一地,HR一看美本就觉得搞不了实战,还不懂国内人情,弄来弄去,美本海龟还不如国产985吃香。

进退两难,说的就是刷美本的中产娃。卖房供小孩读书,想这以后可以全家去美国享受生活,多半人财两空。

如果你此刻非要探讨教育的意义无价,留学见世面让孩子读名校开拓眼界,那我无话可说。

毕竟教育跟吃饭一样都没有办法标准化,走地鸡生的蛋和饲料鸡下的蛋,你吃到心里感受是不一样的,但对绝大多数还在追求温饱的人来说,差别能有多大?

美本博雅教育你觉得好到骨子里,给小孩带来价值远超五百万,舍得砸钱请自便;但不是所有为美本奋斗的爹妈都这么想,不然东亚移二代也不会被爹妈纷纷鸡进医学院。

昨天看了个英文脱口秀,一个亚裔演员调侃说:

东亚家长一心只想让子女学医,却从来没考虑过医生这个职业的目的是救死扶伤。

他们让小孩选这个专业只是因为挣钱。

东亚爹妈生病很少看医生,因为他们不想让别人赚到他们的钱。

媒体:“H1B难民”越来越多,美本留学成“杀猪盘”(图) - 2

把家长患得患失的心态描绘刻骨。

说来说去,无论中国还是东亚,大部分爹妈鸡下一代,主要是为了挣钱才那么舍得花钱。没有人会想四五百万投资教育,就为了买一次人生体验。

担心没身份打水漂的,最后不少人会选择婚绿。因为这几乎是所有国家和地区都通用的、高效且省钱获得身份的一种方式。

如果是女生,在美国会比较容易。只要不太挑剔且舍得花钱,硅谷遍地男性码农。但男生就比较难了…

有人说男男也能结婚领证,但这法律或许能包容,中国爹妈是真心不包容不了。

当然如果有爹可拼,那大学就已经投资拿身份上岸了,你夸这些有钱人的眼光,人家就会摆摆手,说只想让小孩有选择的机会,而不是被选择。

选择的机会,都是金钱创造。

没钱,跑到美国读文科就为了上岸藤校,大错特错。STEM专业OPT至少3年,有三次抽签机会,文科专业大多只有1年OPT,12个月到期就万事OVER。

就算婚绿相亲,文科都比理科仓促得多。

不过,美本这几年太折腾也不全是坏事,把一部分中国家长的理性唤醒了:

放弃美本选择去英国;

放弃私立藤校读公立大学;

还有拿钱先砸身份,再根据家庭财务状况选择海外大学,甚至专业。

都是聪明的选择。

比起一厢情愿做美国的白日梦,这些规划帮下一代稳扎稳打地薅羊毛。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