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2月22日 7.9°C-10.6°C
澳元 : 人民币=4.61
霍巴特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美国队长4》必须在中国死掉:民族主义推动《哪吒2》粉丝(组图)

21小时前 来源: BBC中文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本文转载自BBC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关于中国电影《哪吒2之魔童闹海》(Ne Zha 2)的赞美声此起彼伏。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神话中的少年与妖怪战斗的故事,它刚刚荣登全球票房最高的动画片。

这部影片的票房成功——目前已收割了123亿元人民币票房(17亿美元;14亿英镑)——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巨大的民族自豪感。

然而,随着爱国的《哪吒2》粉丝们将目光投向进一步的成功时,他们也紧盯电影的批评者,指责他们是为了炒作而付费的“黑粉”。

在这股民族主义的浪潮中,被视为《哪吒2》竞争对手的美国超级英雄电影《美国队长:无畏新世界》(Captain America: Brave New World)的表现也被牵涉其中。

“我不在乎《哪吒2》能否在海外生存,但《美国队长4》必须死在中国”这句流行口号已经在多个社群媒体贴文中被反复引用。

《美国队长4》必须在中国死掉:民族主义推动《哪吒2》粉丝(组图) - 1

图像来源,CFOTO/Future Publishing via Getty Images 《哪吒2》讲述了一个男孩用他的神奇力量与妖怪战斗的故事

在中国的新闻媒体和社群平台上,人们对这部美国大片在中国的票房表现低迷感到幸灾乐祸。尽管这部电影在美国之外已获得了9,200万美元的收入,但在中国这一个好莱坞最大的海外市场仅收获了1,060万美元票房。

在一个网上论坛上,一篇分析电影在中国缺乏吸引力的文章的标题是这样写的:“死的不是《美国队长》,而是美国在死。”

作者接着论述:“实际上,美国没有超级英雄,美国也不是一个热爱和平、捍卫和平的灯塔。”

据报导,中国四川省的一家电影院决定延后上映《美国队长4》,以“支持《哪吒2》”。

同时,也有人批评《哪吒2》在本月登陆北美影院时,未获得足够的放映场次。他们还指责美国的电影院播放了其他影片,而不是这部中国电影。

《美国队长4》必须在中国死掉:民族主义推动《哪吒2》粉丝(组图) - 2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爱国的《哪吒2》粉丝试图平息对这部电影的任何批评

《哪吒2》于1月29日在中国大陆上映。当时正值中国春节假期期间,许多大制作电影在此期间推出,以吸引激增的观影人群。

这部电影很快就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在不到两周的时间内就突破了10亿美元票房——这一成就在中国经济疲软的背景下,尤为令人印象深刻。

《哪吒2》被誉为华语电影进步的象征,也是中国国产影片在全球竞争力日益提升的标志。尽管中国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但好莱坞电影通常占据票房主导地位。

在此之前,中国的票房大片大多是爱国主题的动作电影,例如2021年的《长津湖》(The Battle of Lake Changjin)——这部讲述1950年代朝鲜战争的政治宣传电影在《哪吒2》之前,曾一直保持着中国票房最高的电影纪录。

虽然好莱坞电影的收入通常会分布到多个地区,但《哪吒2》的票房收入中,超过99%都来自中国——在那里,这部动画片已成为爱国情怀的试金石。

在社群媒体上,许多人表示他们已经“多刷”(即多次观看)《哪吒2》。而还没看过的人则表示,自己必须应付冷嘲热讽。

“有个朋友告诉我,因为我没有看《哪吒2》,所以我不爱国。”一位网友在中国的抖音上发文。

《美国队长4》必须在中国死掉:民族主义推动《哪吒2》粉丝(组图) - 3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2月初,《哪吒 2》已在澳洲和美国等中国以外的电影院上映

随着观众在社群媒体上分享他们对电影的评价,那些批评的声音——从情节不连贯到幽默感生硬、以及反女性主义的潜台词——遭到了大量不屑的评论。

“这种人要不是为了炒作,就是收了钱的。”一位网友在小红书(中国版Instagram)上评论道。

“大家要小心,现在网路上有一波‘黑粉’在围攻《哪吒2》,恶意批评。”另一位小红书用户评论,并补充称这些“预谋”的批评来自国内外电影行业中的嫉妒人士。

“这样一部伟大的电影,大家用脚投票。所以他们就开始恐慌和诽谤,真可耻!”他们写道。

《哪吒2》的巨大成功,正在帮助将中国神话中的角色推广给全球新观众,电影也因其剧本、特效和动画品质而获得赞誉。但它成为民族主义情感的焦点,也让一些人开始担心这部电影所带来的政治意义日益加深。

“《哪吒2》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但我认为这并不完全是件好事。”一个在小红书上的帖子中反思道。

“批评情节漏洞就被视为不爱国;无条件谴责同期上映的其他电影;将深度讨论替代为粉丝与黑粉的战争……这绝不是一个好的文化环境。”

本文转载自BBC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