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28日 12.9°C-13.9°C
澳元 : 人民币=4.7
霍巴特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北疆文化·文物说丨夹衫绣作满池娇

2024-05-23 来源: 搜狐时尚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绣花夹衫最精彩处是表面的刺绣,花纹图案多达99组,尤其两肩及前胸刺绣的一对鹭鸶,长37厘米、宽30厘米,背景衬以生机勃勃的荷叶、粉莲、灵芝等,这是当时流行的“满池娇”纹样。

满池娇

满池娇纹样的雏形出现于辽代,刺绣品中多见的是莲塘中飞雁、荷藕等莲塘小景。

绣花夹衫

面料为棕色四经绞素罗款式为直领,对襟,广袖。四经绞罗以蚕丝做原料,纯手工织造,工序特别复杂。一个熟练织工每天只能织造5厘米,织完一匹罗往往需要半年多的时间。(绣花夹衫出土于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元代集宁路古城遗址)

日前,记者去内蒙古博物院“探宝”,典藏部马颖自豪地推荐了一件绣花夹衫。她说:“古代服饰以绫、罗、绸、缎最为人们熟知,后来用于形容衣料的华美与贵重。这四种丝织物中,绫、绸、缎从古至今较为常见,而罗却鲜见于大众视野,人们往往只闻其名不知其物。我们博物院珍藏的这件元代绣花夹衫就是罗的材质,无论是质地还是上面的刺绣,都令人叹为观止。”

绣花夹衫出土于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元代集宁路古城遗址,面料为棕色四经绞素罗,款式为直领,对襟,广袖。四经绞罗以蚕丝做原料,纯手工织造,工序特别复杂,其中关键的一环是穿综,需要将经线交叉后穿过综眼,过程极为精细。经密的大小直接影响开口的清晰度与经线的摩擦程度,经密越大,绞综与经线、绞经与地经之间的摩擦就越剧烈,再加上软综容易互相缠绕,每绞一次,都要用手指整理清楚,这就严重影响了织造的速度,一个熟练织工每天只能织造5厘米,织完一匹罗往往需要半年多的时间。

绣花夹衫最精彩处是表面的刺绣,花纹图案多达99组,尤其两肩及前胸刺绣的一对鹭鸶,长37厘米、宽30厘米,背景衬以生机勃勃的荷叶、粉莲、灵芝等,这是当时流行的“满池娇”纹样。

“满池娇”是刺绣中描绘池塘风貌的纹样,由莲花、莲叶与禽鸟构成。元代诗人张昱在《宫中词》中说:“鸳鸯鸂鶒(xī chì)满池娇,彩绣金茸日几条”,由此可见,满池娇的主题是池塘小景。满池娇纹样因闲适的情趣和象征幸福美满的寓意颇受古人喜爱,并被广泛运用于金石器皿、织绣文画中。

文献记载,刺绣始于虞舜时期,《礼记·月令篇》有“文绣有恒”的记载,这里的“文”指画,古代祭祀礼服上衣的图案是画上去的。春秋战国时期,刺绣工艺趋于成熟,有龙凤虎等动物图案。汉代,经济繁荣,百业兴盛,丝织业尤为发达,刺绣品开始展露艺术美,纹样多为波状云纹、飞翔的凤鸟、飞奔的神兽,以及带状花纹、几何图案等,针法以锁绣为主,整幅图景光滑平顺。隋唐时期的刺绣沿袭了汉代锁绣,但针法开始转变,以平针为主,辅以其他多种针法,多种色线,绣底质料也不再局限于锦帛和平绢。宋代是手工刺绣的高峰时期,设立了有300多名绣工的文绣院。皇帝宋徽宗又设绣画专科,纯欣赏性刺绣以仿绣书画为长,多以名人作品入绣,追求绘画趣致和境界,仅“平针绣”就创出许多新针法,有齐针、缠针、套针、接针等,南宋时期,刺绣针法已达十五六种。

到了元代,观赏性刺绣继承了宋代写实的绣理风格,元大都(北京)设立了文绣局,全国各地也广设绣局。贵族喜欢用金线刺绣,这个时期金线绣得到很大发展。元代流行贴绫绣刺绣针法,即采用加贴绸料并加以缀绣,这样绣出的图案有立体感。这些风格华丽奢侈的绣法主要为皇家和贵族所用。

元文宗皇帝的御衣上刺绣有满池娇图案,元代书画家柯九思在《宫词十五首》中写道:“观莲太液泛兰桡,翡翠鸳鸯戏碧苕。说与小娃牢记取,御衫绣作满池娇。”柯氏自注:“天历间,御衣多为池塘小景,名曰‘满池娇’。”注文中的“天历”是元文宗图帖睦尔的年号。

满池娇纹案的雏形出现于辽代,当时的刺绣品中多见莲塘中飞雁的莲塘小景。南宋出现“满池娇”一词,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记载临安夜市售卖的物品有“挑纱荷花满池娇背心”。

绣花夹衫上还刺绣有鹿与野兔纹样,是辽金时期流行的“春水秋山”纹样的主角。“满池娇”与“春水秋山”纹样结合成为固定纹样,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是多种文化相互碰撞与融合的结果。满池娇图案反映在丝绸上最细致、完整的就是文中的绣花夹衫。

绣花夹衫从图案纹样的设计到布局,再到每一帧图案精湛的绣工,使得每一景、每一物皆活灵活现、绚丽多姿,彰显了元代丝绸刺绣的高超技艺,为研究当时织绣工艺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图片由内蒙古博物院提供)

【自白】

我身上的刺绣华美绚丽

□娜拉

古人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尚美之道,千古之风。”据说黄帝时代就有彩绘花纹的记载,人们起初将颜色涂在身上,称“彰身”,后来又刺在身上,称“文身”,再后来就发展到绣在衣服上。古人穿裙袍,称上身穿的为“衣”,下身穿的叫“裳”。《尚书》记载虞舜上衣有日、月、星辰、山、龙、华虫6种花纹,下裳有宗彝、藻、火、粉米、黼(fǔ)、黻(fú)6种花纹,衣裳共12种花纹称“十二章”。

到了元代,元大都(北京)设立了文绣局,全国各地也广设绣局,贵族喜欢用金线刺绣,同时,加贴绸料并以缀绣体现立体感的绫绣针法备受青睐,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华丽地诞生了。

我的面料为棕色四经绞素罗。罗是质地轻薄、丝缕纤细、经丝互相绞缠后呈椒孔状的丝制品;素罗指经纱起绞的素织物罗,素罗根据绞经的特点分为二经绞罗、三经绞罗、四经绞罗等。

我的款式为直领、对襟、广袖,身长58厘米,宽107厘米,袖长43厘米,下摆宽54厘米。我的领子和前襟贴黄色挖花罗,前襟有2个用于系带的花朵形纽袢,衬里为米黄色的绢。最吸睛的是我身上精彩的刺绣图案,针法类似于今天的苏绣,以平针为主,结合打籽针、稀切针、戗针、鱼鳞针等针法。刺绣花纹图案多达99组,大小不一,分散排列,大部分为5厘米至8厘米的花鸟纹样,当时称这为“散搭子”。散搭子的花纹图案特别丰富:一女子盘坐于莲池旁边的树下,凝视着池中戏水的鸳鸯;一女子骑驴扬鞭,在山间枫树林中行走;一位戴幞头的男子悠然自得地倚坐枫树下;一位戴帽撑伞的人泛舟湖上;还有牡丹、幽兰、百合、灵芝、牵牛、竹叶等花卉纹样,也有野兔、角鹿等动物纹样,不论是人物故事还是花卉动物,个个活灵活现。

我的两肩及前胸则分布着大型图案,最大的一组长37厘米、宽30厘米,位于两肩袖之上,主题是一对相互凝视的鹭鸶,一只伫立,一只翱翔空中,背景衬以水波、荷叶、粉莲、灵芝、野菊、水草、芦苇,以及天空中的彩云,显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是元代流行的“满池娇”图案。

无论是“散搭子”还是“满池娇”,我身上刺绣的这些图案生动活泼,立体感十足,色彩搭配巧妙,衔接自然,彰显了织造工匠高超的绣工,是目前所知元代刺绣服饰中最杰出的作品。

【观点】

多元文化共存的刺绣

□马颖

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元代集宁路古城遗址出土的绣花夹衫,是目前所知元代刺绣服饰中重要的佳作。绣花夹衫虽然是元代制品,但其形制仍具有南宋服饰的风格。绣花夹衫的主要面料是褐色四经绞素罗。四经绞罗是我国传统的罗织物,需要用特殊的罗机子织造,因此,这件绣花夹衫在织造技术史上也有着较高的地位。

刺绣又称针绣,民间亦称“绣花”,早在周代便已经出现,是我国古代先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刺绣技艺复杂多样,技法包括锁绣、平绣、齐针、套针、缠针等,作品多为色泽亮丽、图案逼真动人的高端艺术品,为历代豪门贵族彰显地位身份的奢侈品。

元代刺绣中禽鸟纹是应用较多的一类纹样,受宋代“满池娇”纹样的影响,禽鸟纹常与植物纹样搭配出现,组合成带有吉祥寓意的刺绣题材运用于服饰品中,是人们情感的寄托和审美价值的体现。

鹿也是元代刺绣中深受人们喜爱的纹样,以鹿为题材的刺绣纹样主要受辽金时期刺绣纹样题材“春水秋山”的影响。元代的鹿纹带有吉祥寓意,体现出元代北方游牧部族文化与中原传统文化的融合。

进入中原后,元代刺绣受多元文化的影响,纹样题材更加丰富,花卉纹样占很大比例,成为当时流行的纹样题材。“凡学绣者,必先自花卉始”,植物纹样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的彩陶上就已出现抽象的植物纹,魏晋南北朝时期,植物纹样更加丰富,并广泛装饰于织绣品中,此后,经过不同时期的发展与演变,在宋代达到高峰。元代吸收宋代的刺绣技艺和风格,形成种类繁多、造型丰富的植物纹,应用于服饰品中,尤其以莲花纹为题材的绣品占比很大,绣品中莲花纹样外形简洁优雅,花瓣饱满,多以正侧面形象突出表现莲花特点,这是元代刺绣中莲花的主要表现形式。元代刺绣艺术在中原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无论是技法还是纹样题材,都体现出多元文化共存共融的特色。(作者系内蒙古博物院副研究员)

【史话】

新城故名话集宁

元代集宁路原系金代集宁县,建于金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为金代西京路大同府抚州属邑,是金朝同漠北进行贸易往来的重要榷场。集宁路为元代建置,属中书省管辖,被元朝视为京畿腹地,是与岭北行省及漠北各大城市进行贸易往来的纽带。游牧部族所需的生活用品由中原输入漠北,集宁路是由中原通往漠北的交通要道。

2002年,内蒙古考古工作队在集宁市(今集宁区)土城子村勘察地形,根据古代地图所示,这里曾经是一个名叫集宁路的古城。经过抢救性考古发掘,完成发掘面积22045平方米,出土完整瓷器200余件、可复原瓷器7416件、铜钱36849枚,陶器、铜器、铁器、金银器等各类器物5000余件,随着成排的房址、道路、灰坑、十字街道等一批重要遗迹的发现,集宁路古城的真实面貌逐渐显现出来。根据这些集中出土的古代钱币和云集于此的中原各大窑口的瓷器,我们可以脑补当时集宁路商品交易的宏大场面。有史书曾记载元朝都市商贸繁荣的景象:“万方之珍怪异宝,璆琳、琅玕珊瑚、珠玑、翡翠、玳瑁、象犀制品,江南吴越之髹漆刻镂,荆楚之金锡,齐鲁之柔纩纤缟,昆仑波斯之童奴,冀之名马”,凡举“天生地产,鬼宝神爱,人造物画,山奇海怪,不求而自至,不集而自萃”,由此可见集宁路当时的繁华。

2005年6月至11月,文物考古工作者对集宁路古城遗址进行了连续第4年的考古发掘,共揭露面积3500平方米,出土了瓷器、陶器、铜器、古钱币等各类器物470余件,这些遗迹、遗物的出土,为研究元代的城市制度、经济文化生活提供了详实可靠的实物资料。(娜拉整理)

编辑:孙丽荣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