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观察:2018年政局洗牌 泛民未来须重定基调(图)
对于香港的泛民主派而言,2018年是失利的一年。在这一年中,泛民主派连续两次在城市立法会的补选活动中失利,不敌建制派候选人,这种选举败局打破了泛民主派几十年来的对决必胜神话。
两场选举失利后,泛民主派虽然都曾明言会深刻反思当下政治生态,自我检讨,并会心怀那份如旧的政治信念重新上路。只是,他们面对的政治困局,到今似乎仍未说得清楚,那么检讨,又从何谈起?
香港泛民阵营如今所面对的困局,基本上有三重成因,它们之间互为表里。
首先,自2014年之后,香港泛民争取普选之路便愈发不畅,香港民众几年来更逐渐对此产生出一股无力之感。对普罗大众来说,这些年并未能更有政治建树的泛民主派,即使进入立法会也不会带来什么贡献。在什么都做不到的情况下,不投票给泛民候选人,成为了他们最能够做的一件事,这是一种惩罚,也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情绪表达。
然而,泛民主派在立法会的作为甚少,背后亦有制度的原因。香港的宪政秩序以行政主导,立法会的权力因此相对受限,这其中,就包括了具体到立法会议员的提案不能涉及城市公共开支,而且必须经过多重形式的点票程序,因此实际当中,很多议案并不容易通过。一般而言,一类政治光谱的成员若非拥有议席够多,那么自然在立法会中就会欠缺实质权力,而泛民主派在立法会的重点倡导内容,多年来几乎都只是争取普选,但城市政治不稳所导致的政改重启被搁置,使得他们自然失去了着力的支点。
这便关系到了第二重成因,即泛民主派向来不是一个擅长有机整合的政治阵营,多年来他们亦没有提供过哪怕一份完整的政治论述。正如前述,即使跻身立法会,泛民的作用多数时候也只是就事论事的议政,这便使得香港的很多政党都在综合政治论述上相对薄弱。
议事厅堂内的如此情况,加之在香港施行的比例代表制选举统计方案下,泛民多年来只要能够拉拢人数很少的选民,争取到那些特定的选票,取得区区几万张选票,就已经有望能挤进立法会。但放眼世界,任何一个强而有力的政党,其在监察政府、经济建议以至社会政策等多重领域上,都必须要有完整的论述和蓝图,香港政党不兴的软肋,在争取普选的年代原本并不明显,但当泛民主派逐渐失去这张王牌之后,便顿时变得无计可施。
有别于传统观点里,香港政治文化的那种泛民和建制之分,近年兴起的本土派已将政治基调定位为身份认同和分离主义,并以此区分谁是政坛中的同道中人,这导致了那些愿意与香港政府有商有量的温和民主力量,也逐渐不被视为同道中人。被这种身份认同政治牵着走的当下,泛民政党就被迫要在务实和高举立场之间拉扯,因此更容易失去方寸。
而香港政府几次依法取消了一些言行极端的政治人士的公职和参选资格后,这种迹象开始成为了第三重原因,当下更是令泛民内外交困。在立法会选举的比例代表制下,激进泛民向来都有一定的政治生存空间,整个阵营的政治光谱相对宽阔。然而,上届和今届港府逐渐开始依法拒绝了部分最偏激的本土派人士参选,加上前述,比例代表制下香港选民看的是个别政党或议员的立场,而非整个阵营的宏观论述,令他们的选票未能完全过户到传统泛民主派。在这种政治形势下,泛民与建制派的选举对垒,力量必然打些折扣。
2018年的香港,可谓经历了一次程度巨大的政治洗牌,泛民主派在这之中,必须要能痛定思痛。未来的政治道路上,他们必须要做好普选牌打不响的准备,并切实发展出属于自己的完整政治论述,并进一步整合成强而有力的阵营,方才不至于陷入身份认同政治的内耗之中。若未能把握这次契机重新定位,泛民主派接下来将只会更加被动、更加迷失方向,在未来的城市选战中,只怕处于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