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DeepSeek测符合择偶标准的男性,全国还不到2万人(组图)
一个真相:全国身高170以上,月薪过万,房车双全的适婚男性不到100万。
最近在马来西亚考察,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
马来西亚是一夫多妻制国家,但很少有男人娶几个老婆。
这是因为大部分人养家糊口就挺难的了,更别说养几个老婆。(尽管数据上马来西亚的人均GDP比我们高)
此外,马来西亚贫富差距大,为了鼓励富豪多生孩子,弥补劳动力缺口,所以长期将“一夫多妻”定为国策。
也就是说,一夫多妻,基本只为土豪开放。
接下来说说中国这几天比较火的帖子:
用DeepSeek算符合女孩择偶标准的男性。
最近,不少网友用DeepSeek测算/评价自己的择偶标准,看看自己找对象的几率到底有多大,怎么找。
但DeepSeek给出的答案,泼了不少女孩一盆冷水:
尽管在很多人看来,男性身高170以上,月薪过万,房车双全,这应该是标配。
但一个真相是,在全国1.3亿的适婚男性中,同时满足这些条件的适婚男性,可能还不到100万。
如果一个男青年能同时满足以上几个条件,就算是“百里挑一”了。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有数据基础的。
根据《2020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目前我国18到44岁男性平均身高为169.7公分。
尽管抖音、小红书、微博上的高大帅哥一大把,但在实际生活中,170以上的男青年,还不到50%。
这样一来,1.3亿适婚男青年就只6500万了。
再来看月薪。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4 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41314元,平均每月仅为 3442 元。
这意味着,大部分人的收入水平远远低于月薪过万。
哪怕是在比较高薪的互联网行业中,普通员工的平均月薪也只在 6000 至 8000 元之间。
只有部分技术骨干和高级管理人员才能拿到过万的月薪。
从全国范围来看,月薪过万的人究竟有多少呢?
相关机构调查显示,只有0.61%左右。
6500万170以上的男性中,只有不到40万的人,能达到这个标准。
而在这40万中,还要加上车房双全,本科以上学历,颜值5分以上,体重不过180斤……
每一层都要大打折扣。
这样来看,DeepSeek最后测算出来的,互联网上“看上去还行”的男人,只有2万人,并不稀奇,而且非常科学。
所以,现实中的相亲择偶,可能并不像电视剧或者短视频里播的那么简单。
但这也不是说,女生的择偶条件“太高”就有错。
因为现实对女性也不容易,无论是用人单位对性别待遇的差异对待,还是工龄偏短、照顾家庭、生育小孩等原因,找一个“更靠谱”的男性也没有错。
谁愿意“扶贫“呢不是?
只是,现实比较残酷。
因为在网上“还说得过去”的男人,真就是万中选一了。
值得注意的是,Deepseek的考虑还比较全面,在这万中选一的人里,还提到了“条件件存在相关性,可能更少”的描述。
什么叫相关性呢?
比如,随着择偶观的开放,有高质量男性之间,还内部消化了。
有的呢,选择了独身主义。
还有的呢,灵魂碎了不少片,每一片都爱上了不同的人……这又打了不少折扣。
那么未来的婚恋市场会如何演进呢?
我认为可以参考日本,
中国的房价没跳出日本的周期律,有意思的是:
日本在房地产达到高潮的时候,也是日本女性择偶要求最高的时候——普遍非王老五不嫁。
但现在也是不要彩礼,不用买房,不用买车了。
俩人好上了,租一个房子就安个新家,丈母娘基本不会问女婿:“房子买了没有?”。
因为他们也知道:
年轻人的那点收入,根本买不起好房子。
日本劳动者现在平均年收入是多少呢?
平均月薪为33.02万日元,按人民币计算约为1.54万元,加上年终奖,年收入大概25万人民币的样子。
这里还要考虑日本的工资结构:越是老人工资越高,新人和老人的差距极大,而且日本的物价还远远高出国内。
日本的年轻男性,也是普遍挺难的。
也是由于日本男青年长期"不振",所以不少日本女性在年龄面前,也慢慢释怀了……
据日本婚介公司“伴侣仲介”最新的调研,67%的日本女性认为,年收入“600万日元”(3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男人,就是“理想的男人”。
也就是说:稍微比平均水平好一点的,就不错了。
或许,中国女孩的择偶观也会在未来会有新变化:
只要是个本分老实、上进靠谱的就行。